近年來,我縣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自然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觀、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觀、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的整體系統觀、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的嚴密法治觀和世界攜手共謀全球生態文明的共贏全球觀,切實推進我縣生態文明建設。隨著生態環境日益好轉,植被的覆蓋面積逐步加大,民眾的保護環境和愛鳥護鳥意識普遍提高,在田野裡、公路旁、樹叢中……隨處都可以看到各類野生動物!近日在康巴諾爾臥龍圖風景區附近拍到了一組野雞照片,之見有百餘只野雞在公路兩邊的草叢中覓食。
雉雞(學名:Phasianus colchicus):共有30個亞種,鳥綱~雞形目~雉科~雉屬,別稱:環頸雉、野雞,雄鳥前額和上嘴基部黑色,富有藍綠色光澤。頭頂棕褐色,眉紋白色,眼先和眼周裸出皮膚緋紅色,耳羽叢亦為藍黑色。頸部有一黑色橫帶,一直延伸到頸側與喉部的黑色相連,且具綠色金屬光澤。在此黑環下有一比黑環更窄些的白色環帶,一直延伸到前頸,形成一完整的白色頸環。上背羽毛基部紫褐色,具白色羽幹紋,端部羽幹紋黑色,兩側為金黃色。背和肩慄紅色。下背和腰兩側藍灰色,中部灰綠色,且具黃黑相間排列的波浪形橫斑;尾上覆羽黃綠色,部分末梢沾有土紅色。
棲息於低山丘陵、農田、地邊、沼澤草地,以及林緣灌叢和公路兩邊的灌叢與草地中。雉雞腳強健,善於奔跑,特別是在灌叢中奔走極快,也善於藏匿。見人後一般在地上疾速奔跑,很快進入附近叢林或灌叢中。
下面幾張野雞照片是去年夏天在康巴諾爾國家溼地公園西岸拍攝的。
雉雞系一雄多雌制,在壩上地區繁殖期一般在六、七月,繁殖期間雄鳥常發出『咯-咯咯咯』的鳴叫,特別是清晨最為頻繁。叫聲清脆響亮,500米外即可能聽見。每次鳴叫後,多要扇動幾下翅膀。發情期間雄鳥各佔據一定領域,並不時在自己領域內鳴叫。如有別的雄雉侵入,則發生激烈的毆鬥,直到趕走為止。
中國亞種全部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為三有保護動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