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點擊上方MUSLOG音樂人關注我們:)
預定排練,讓熱愛發聲
形容極度悲傷應該才可以用得上傷心欲絕這個詞。
而臺灣有支朋克樂隊恰好以這四個字來命名。
論樂隊的取名,各有各的典故和來源,比如酷玩樂隊的原名是starfish,主唱Chris Martin 的朋友組了個樂隊取名coldplay,來自Philip Horky的一首詩歌集《Child’s reflections, cold play》。後來他朋友的樂隊解散,Chris Martin才向他借來這個名字,沒想到一炮而紅。
比如Black Sabbath樂隊的名字來自一部義大利恐怖電影《黑色安息日》,為了契合樂隊硬搖滾的風格。樂隊取名有時是精挑細選,有時則純屬偶然。
比如The Who樂隊就是在討論樂隊名時總被問到The Who?樂隊就順水推舟用了這個名字。
在一篇對傷心欲絕樂隊的採訪中,被問到團名的由來時,許正泰說「我們24、5歲的時候很喜歡憂鬱虛無的概念,覺得當個loser挺叛逆的,所以就想取一個既聳動又不帥氣的名字,主要是想展現幽默感,那時候就喜歡和自己開玩笑。」
隨後,傷心欲絕樂隊成為「絕望世代代表」,總有人在他們的歌詞裡看到所謂的厭世態度,但對樂隊成員來說,任性的討厭世界是很簡單的,但說出觀察到的世界的缺陷與單純抱怨是不同的。他們總掛在嘴邊的是他們想帶給觀眾的更多的是希望。
2013年樂隊暫時解散,因為團隊成員都處在二十歲轉入三十歲的階段。生活和精神上出現的巨大轉變讓大家都想要給彼此一些空間去適應新的生活。直到2015年樂隊重組,也發行了一張新專輯《還是偶爾想要偉大》。
《還是偶爾想要偉大》的專輯封面是一張五官不太明確的人臉,因為他們想要傳達某種曖昧和不明確感。
想要自己變得偉大,也許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每個人都會有的短暫期許,多數時間雖然都會被「其實我不過是個普通人」的自嘲消解,但也有些時候,這種渴望的偉大成為自己想要在世界發出一點光亮的小小希望。
如今樂隊成員都已經三十歲的傷心欲絕,比起第一張專輯,反倒多了更多對未知的掙扎和迷茫。聽到他們的歌詞仿佛仍然在世界上找尋自我的價值和生存的意義。當然,這個課題也許我們終其一生都無法了解。如何與自己相處,如何與失望相處,如何與世界相處。如果到了四十歲,不知道傷心欲絕的成員會不會得出新的認識。十年後的我們對世界又是否會有新的感知呢?
但無論如何和世界相處,被打倒或扶起,音樂,永遠都是我們的解藥。
- End -
MUSLOG 4.0 已上線
一鍵開啟線上排練預定
即可在線預訂全國範圍排練室
掃描二維碼下載
👇👇👇
ios&安卓通用二維碼
點擊MUSLOG排練預定小程序
線上預定全國排練室
就在你的指尖分分鐘
👇
快分享給樂隊好友試試吧!
加入MUSLOG粉絲群
WeChat:muslogfans
-
你可能錯過的內容
生活還得繼續,李志對每一個沮喪的成年人說
72歲的帕蒂·史密斯:搖滾屬於所有人
人民群眾與搖滾藝術之間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優質的排練室那麼多,然而適合的才最重要
學霸留步,這套搖滾高考題你能答對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