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歐洲國土面積第四大國,西班牙位於歐洲伊比利亞半島,西鄰葡萄牙,東北接壤法國和安道爾,西北面臨大西洋,東和東南濱地中海,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摩洛哥相望。領土還包括地中海上的巴利阿里群島和大西洋土的加那利群島等。
最近幾年,綽號「板鴨國」的西班牙又得了一個「笨豬五國」的貶稱。所謂笨豬五國說的是歐洲地區五個債權信用較低、赤字過高、經濟低迷的國家。很不幸,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西班牙房地產泡沫破裂,經濟呈現負增長,與此同時,西班牙的債務規模不斷增長,2012年債務總額達到8844億歐元,佔GDP的84%,由此被列入「笨豬五國」之列。
實際上,作為歐元區第五大經濟體,西班牙並沒有說到那麼不堪,作為一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西班牙有著雄厚的工業實力,其旅遊業年收入超過700億歐元,是世界第二旅遊收入大國。
二戰結束後,佛朗哥控制下的西班牙經濟處於類似自給自足的封閉狀態,直到1986年加入歐共體,才融入到歐洲社會。上世紀90年代初期,歐洲經濟普遍不景氣。而西班牙則憑藉著1992年舉辦的巴塞隆納奧運會經濟穩步增長,對西班牙總體經濟影響規模達300億美元。在奧運會開幕前的一年半時間,西班牙的股市大漲了33%。
到1993年,西班牙的GDP總量高達5093億美元,位於世界第七,人均GDP則超過1.25萬美元。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水平呢?可以參照當時的中國,1993年中國GDP總量為4447億美元,比西班牙少了646億美元,人均GDP不足400美元,差距很大。
巴塞隆納奧運會結束後,這個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很快發展成為歐洲最受歡迎的高端旅遊地之一,成為全歐洲第七大城市,被譽為是歐洲經濟發動機之一。
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前,西班牙的經濟增長率一直保持3%-4%之間,居於歐盟各國首位。但是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全球蔓延,西班牙經濟也暴露出了不少問題。最突出的一點就是西班牙的房地產危機,房價過高,泡沫化嚴重。泡沫破裂後,西班牙的經濟受到了嚴重衝擊,失業人口總數超過600萬,佔到了就業人口總數的五分之一。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領取失業救濟大軍,政府財政支出壓力增大,不得不收緊外來移民進入的門檻。
自2014年始,西班牙經濟開始出現恢復性增長,2017年西班牙經濟增速3.1%,居歐元區前列。作為最重要工業支柱之一的汽車工業,當年汽車總產量285萬輛,居歐洲第二,世界第八,接近於中國的十分之一。
與此同時,西班牙還是世紀科研強國,與英國、德國、法國合辦空客,是世界第二大和歐洲最大的電熱太陽能生產國、世界第二大太陽能光伏能源生產國、第四大風能生產國。在機械設備製造,技術改造與整合方面西班牙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生產的產品備受世界市場青睞。
2017年西班牙的旅遊業競爭力則位居全球之首,全年吸引近8200萬國際遊客,帶來了770億歐元的收入,佔國民生產總值的12%,旅遊業的直接和間接就業人數相當於全國勞動力的15%。
2019年,按平均匯率計算,西班牙的GDP總量比上年略有下降,約為1.4萬億美元,人均GDP2.95萬美元,跌破3萬美元指標線。前面說過,1993年時,西班牙的GDP比中國還高,如今也只有十分之一了,不過在人均GDP方面,仍然有著巨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