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武昌火車站的兇殺事件駭人聽聞。老闆多收一塊麵條錢引起爭執,與客人大打出手,顧客憤怒之下用麵館的菜刀將老闆的腦袋砍下。老闆絕對沒想到,他的這顆腦袋就值一塊錢!
是的,麵館老闆的腦袋就值一塊錢!儘管看似價格太低,但生活中就發生了這樣的交換!儘管在「特殊」情況下發生,但確實發生了!
為什麼會發生?
老闆欺客。標價四塊,收人五塊,面對質問,底氣十足:「我說幾塊錢一碗就幾塊錢一碗,吃不起你就不要吃。」
多收人錢還態度傲慢,哪來的膽子?欺負別人是過路的外地人。類似的欺生現象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千百次地上演。
那為什麼不是每天千百顆人頭落地?因為要麼顧客忍了,要麼老闆強大,顧客砍不了他的頭。但其實每個被欺負的顧客心裡都想砍老闆的頭!這一點老闆心裡也清楚。
那老闆為什麼說話還那麼橫?因為他認為危險可控。前面的九十九個都沒事,第一百個當然也沒事。但他沒料到,夜路走多了,總會碰到鬼。
你橫我更橫,你鎖我衣領,我砍你腦袋。比你更橫暴的人就是你的「鬼」。橫暴之人跟橫暴之人相遇,當然會發生橫暴之事。所以打架鬥毆之類的事每天都在發生。
為什麼不按規則依法辦事呢?因為對多收一元之類的小事如果通過法律解決,麻煩費事效率低還不能解決問題,維權成本遠超一元。
不通過法律解決那通過什麼解決?要麼隱忍,要麼通過武力解決。於是兇暴之事發生。許多人通過「鬥狠」解決了問題,得到了好處,於是「鬥狠」成為他們的處世方式。暴戾之氣廣泛存在,時不時以不同的形式加以表演。
暴戾之氣衝暈了老闆的頭腦,讓他有法不依,以己為法,囂張無懼,使他那顆精明的腦袋貶值為一元。
千百年來暴戾之氣一直存在,並非今天才有。那受它影響的我們怎麼辦呢?
靠法律嗎?當然是一個途徑,如果法律有改進,老闆多收一元就罰他十萬,我想再蠢的老闆也不會多收。亂世用重典,就是這個道理。
但問題是我們不能等著法律的變革改進,生活中的問題每天都在發生。
2014年有一部美國片,叫《至暴之年》,講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發生在芝加哥的故事。主人公亞伯面對別人的兇暴之舉保持克制,以理想的姿態來解決問題。別人兇暴,他不兇暴。家裡堅決不藏手槍。雖生活在充滿暴戾之氣的環境,卻能保持克制和理想,決不隨波逐流。
法律不可能完美,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面對暴戾之氣,我們可以選擇沉默退讓,可以選擇以暴制暴,更可選擇克制與理想。拿起電話,舉報老闆亂漲價的行為,督促工商局去落實他們的工作。這才是高水平的現代公民。
最近朋友住的小區物業管理處在未經業主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對停在路邊的車輛收費,鬧得不可開交。物業本是服務機構,現在卻翻身做了業戶的主人。業戶們在堅決抵制的同時,向電視、報紙等各媒體反映,積極舉報,終於讓物業退卻。解決問題並不一定要靠暴力。
暴戾之氣從未在世界上消失。面對充滿暴戾之氣的身邊環境,面對自己心中徐徐升起的暴戾之氣,一定要用理性加以克制,不要讓它衝暈大腦,讓你的腦袋貶值為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