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娜·阿倫特:平庸之惡

2021-02-22 第一哲學家

這件事要從一個叫艾希曼的人說起,艾希曼是執行屠殺數百萬猶太人的納粹戰犯,雙手卻沒有鮮血。「我會笑哈哈地跳進我的墳墓,因為一想到我已經處理掉了幾百萬猶太人,我就感到到極大的滿足。」艾希曼中校的官階不高,他的工作是負責執行屠殺猶太人的方案。

 

二戰中艾希曼被美軍俘虜後逃脫,逃亡到阿根廷。1960年,以色列特工將其綁架並運至以色列。1961年4月11日,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受審。

獲悉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受審的消息,阿倫特作為《紐約客》的特派記者前往審判現場進行報導。旁聽過程中,阿倫特發現艾希曼和輿論宣傳描繪的那個極為邪惡,罪大惡極的殺人狂魔完全不同,阿倫特在法庭上見到的艾希曼中等身材,前腦門半禿,牙齒不太好,近視眼,脖子乾瘦。整個審判過程中,這個納粹戰犯一直朝法官席的方向探著脖子」。阿倫特覺得艾希曼不像是一個極端邪惡的人,他對於自己所做的行為極為冷漠,只是覺得在執行上級命令。

阿倫特發覺:

被關在玻璃籠子裡的兇殘戰犯,

怎麼看都是一個普通人。

一個普通人為什麼會如此邪惡?

阿倫特給的解釋是「平庸的惡」。

阿倫特記錄之下的艾希曼就是為納粹制度效力的一顆齒輪:官僚心態,盲目服從,麻木執行。正是這一點,令阿倫特意識到,惡的化身未必是狂暴的惡魔,在極權統治下,如果缺乏思考力和判斷力,

每一個普通人都可能成為惡的代言人。

艾希曼既不是伊阿古也不是麥克白,更遠遠不具備查理三世那種「成為惡棍」的決心。除了不遺餘力地追求升遷發跡,他根本就沒有別的動機;就連這種不遺餘力本身也沒什麼罪,他肯定不會殺害他的上司而取代其位置。

「平庸的惡」這一高度原創性的觀點,由此在阿倫特有關艾希曼的審判報導中被首次提出。

如此的遠離現實、停止思考,對一個人造成的災難可能要比這個人自身具有的所有罪惡動機加在一起還要嚴重。」

阿倫特認為:唯有始終應該堅持辨別善惡的能力,堅持傾聽內心的道德律令,個體才有可能在極權主義統治下抵禦「平庸的惡」

因為「平庸的惡」的提出,更因為阿倫特指出許多猶太領導人也是大屠殺的幫兇,她受到了來自各方的巨大爭議,一度令她眾叛親離。

今天,在一個點擊就是行動的網際網路時代,匿名作惡已經毫無成本,只是一念之間的事情,毫無門檻,人人都可能成為一個平庸之惡的兇手。如何能保證自己不是屏幕之後的「艾希曼」呢?

法律可以遏制這種平庸之惡嗎?非常困難,司法機構本身也官僚機器,很難及時並準確完成責任判斷。平庸之惡潛伏在道德、法律、制度三者的邊緣。儘管沒有人願意成為一個邪惡的化身,但當人們生活在一個對社會撒謊,對自己撒謊的狀態裡,道德人格都不具有確定性。


沒有建立在獨立人格之上的思考,每個普通人都可能成為平庸之惡的工具。漢娜·阿倫特的思想對今天這個世界依然十分重要。

相關焦點

  •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老黃牛式的平庸辦公室罪犯
    其實,艾希曼非常清楚,他所合法運送的這些猶太人最終的去向,也知道集中營裡所有悲慘之事,但卻佯做不知,依然沒有任何心理障礙地嚴絲合縫地執行命令,完美地完成他的工作。他在法庭上說他周圍缺乏良知的聲音,就像許多納粹在紐倫堡所聲稱的一樣,認為自己只是以「秉公之心」實施了這些罪行。艾希曼真的沒有良知指引嗎?他將猶太人送到羅茲隔都一事,就顯示出了一絲良善。
  • 溫馨情感治癒系列《惡之花》.哭到爆的情感本!
    即便有人說「全面發展等於全面平庸」,但是這部《惡之花》卻是一部不甘平庸的佳作。代入感強,淚灑當場雖不能誇大說玩過之後,連菠蘿頭都榨出菠蘿汁,但結束的那一刻,總能讓人回味無窮。這種感情非常貼近現實,作者的文筆細膩恬淡,讀起來不會覺得哪裡很虐,可一旦將所有伏筆回收,內心的傷感就排山倒海地撲面而來。一場酣暢淋漓的搏殺之旅!
  •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句話我們都會說,但可能大家都覺得我不做壞事就是不為惡。其實我理解這句話中的「惡」是指我們自身的欲望與惡念,因為這個惡小而去放縱慾望,就會沉淪於其中走向墮落。而這句話中的「善」則是說生活中的一些正面導向的小事,在生活中不應怕麻煩而去逃避。希望這篇文章刊出後,我們都能反省自己,共建文明小區。
  •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心學大師王陽明就曾說這樣一句話: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人生為善去惡,對內為善,讓自己心懷善心;對外去惡,抵制和打擊惡的事物,必要時「以惡制惡」。
  • 我們與惡的距離
    南方周末的新年獻詞裡說:「我們同在一輛行駛的車上。是的,我們只是乘客罷了……我們什麼也不能做,甚至不能保護自己。」人的善與惡往往只在一瞬間,當壓垮人們善良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他就會步入萬丈深淵,永遠沒有回頭之路。有的人下一秒就蛻下人皮,拔刀相向;有的人下一秒就踩下油門,衝進洪江。在此,需要訴說我最敬仰的魯迅先生,他本來是為了濟世救人而去學醫,後來發現,原來不是人病了,而是人的心病了。
  • 與惡為敵的勇氣
    例如《民數記》記載的非尼哈,他在什亭事件中表現了」與惡為敵的勇氣」,得到神的喜悅。當時以色列人住在什亭,因為巴蘭先知的計謀,百姓和摩押女子行淫,還祭拜他們的神,在生活和信仰上都大大敗壞神的名。真神發怒,降下了瘟疫。那時百姓分成兩派,一派是持續的享樂,而以摩西為主的另一派則為此哭泣。
  • 《惡之花》李準基:「文彩元的鼓勵,讓我充滿自信接拍這部作品.」
    出道20年的演員李準基,以tvN作品《惡之花》讓人再一次刷新對他的印象,在七個月的長期拍攝後終於現在能稍事休息,20年來始終如一的李準基
  • 張扣扣殺人案:安全閥的缺失造就極端之惡
    即使張扣扣背負著三條人命,網友中仍不乏同情之聲。他選擇殺人為母親報仇,是因為復仇的正常渠道都被堵死了。報仇是他生活的支點,也是自我毀滅的手段。去年春節前夕,陝西省漢中市南鄭區新集鎮三門村,35歲的張扣扣持刀殺害鄰居王家父子三人,並點燃王家的一輛小轎車。兩天後他投案自首。2019年1月8日,張扣扣一案開庭審理。法院一審判決,對其判處死刑。
  • 《惡之花》白熙成純真的臉龐背後邪惡本性暴露,狂啃手指甲
    注圖文來源網絡,侵刪                                                                                                                                   tvN水木劇《惡之花》中金智勳的反轉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 (央視消息)最新惡老虎的圖片,看看就知.
    呵呵,有權有勢的傢伙們把自己扮成人中老虎的威嚴模樣,欺於社會、惡於人民,實在是共產黨的敗類,中華民族的千古賊人、罪人,這些自視老虎的傢伙們咋麼也沒有想到,習大就是專門收拾這些個狐假虎威於人民的惡虎勢力,還社會於無惡虎的太平世道,讓良善的人們享受自由公平的生活自由,不再被惡虎殃及做人的尊嚴,實實在在的恢復社會應有和諧秩序和共產黨一心為民的真心承諾,讓人民滿意的活著幸福著就是共產黨最大福祉!
  • 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多遠?
    最近,大熱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就深入探討了人性。電視劇目前豆瓣評分9.4分,雖還未正式引進,但因其內容之深刻,已經在網上形成了巨大的討論熱度。這種集體無意識的惡,被赤裸裸地展現出來,強迫我們睜開眼,看清身處的黑與白,善與惡之間搖擺的灰色地帶。
  • 宅宅說:再大的惡,都要用愛來消弭
    我們生活並熱愛的城市發生這樣的事,出離憤怒之餘,卻有更多疑竇。這個人,我認識嗎?與他有過剎那交集嗎?腦海中卻浮現某次因外賣遲到,對小哥抱怨的自己。每個人都是惡的容器,也是惡的參與者。當惡在某個點上爆發,那不是一個人的惡,而是集體之惡的集中投射。於是我繼續努力回想:有沒有某時因某事對陌生人惡語相向?
  • 勿以惡小而為之,人人都是學姐,看清華學姐鹹豬手事件有感
    學姐人品一般,做事有瑕疵,但到了網絡上,一切東西都被放大,懲罰巨大,在我看來,已經超出她的那點惡了。所以,人還是要善良,勿以惡小而為之,否則後果會難以承擔。另外,網友們非常義正詞嚴。不過,我想請網友們冷靜一下,隔著網絡,你對事情的了解有多少?在不了解情況下,就喊打喊殺,是不是跟當時學姐沒有拿到監控時就公布學弟信息一樣?
  • 「閃電」行動,一舉打掉12個涉黑涉惡犯罪團夥!
    掃黑除惡打出聲威,決戰決勝攻勢凌厲。
  • 我們與惡的距離,賈靜雯「新作」封神!
    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目前已經更新到第六集,作為一部現象劇,在豆瓣達到9.3分的高度,實屬罕見。跟《誰先愛上他的》一樣,該劇出自編劇呂蒔媛之手。2016年2月28日,臺北街頭,年僅3歲的女童「小燈泡」跟在媽媽身後騎著腳踏車。在腳踏車卡住之際,一個手持菜刀的男人上前,菜刀向「小燈泡」身上砍去,足足23刀。《我們與惡的距離》便取材改編於「小燈泡事件」。
  • 孰善孰惡?誰對誰錯?
    孰善孰惡?誰對誰錯?——有感於《我們與惡的距離》「我曾在黑暗頂端,以為光的距離很短。」《我們與惡的距離》結尾處,律師王赦重新走到了那個為正義鬥爭而負重前行的崗位,看到他眼中閃爍著希冀而慢慢走向正義徵途的那一刻,我終於感受到了這部劇給觀者留有的,唯一的光。而此前種種,給人感受的都是一片低沉氣壓籠罩之下的寒意和讓人慾罷不能的淚。
  • 「醫鬧」首次被公安機關定為黑惡勢力,將嚴厲打擊!
    《通知》強調,要聚焦涉黑涉惡問題突出的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把打擊鋒芒始終對準群眾反映最強烈、最深惡痛絕的各類黑惡勢力違法犯罪。雖然只是一字之變,但涉黑涉惡問題出現了新情況新動向,專項鬥爭的內涵發生了重大變化。這次「掃黑」,重視程度前所未有。黨中央、國務院專門印發通知,整合多部門力量,集黨和國家之力要把這個問題解決好。過去「打黑」更多是從社會治安角度出發,強調點對點打擊黑惡勢力犯罪。
  • 破獲涉黑惡刑事案件213起!通城曬出掃黑除惡「成績單」
    通城縣破獲涉黑惡案件多少起?批准逮捕涉黑惡案件多少件……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收官階段,通城也曬出自己的「成績單」。自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通城縣始終保持了對涉黑涉惡違法犯罪的高壓嚴打態勢,在專項鬥爭的強力牽引下,科學謀劃、精心組織、攻堅克難,以提高審判質效為抓手,通過集中公開宣判、公布典型案例、以案釋法宣講等方式,在全縣形成了強有力的震懾,營造了嚴厲打擊黑惡勢力犯罪的濃厚氛圍。
  • 刑拘涉黑涉惡犯罪嫌疑人270餘人!七星關警方厲害了!
    2020年是實現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三年為期目標的決勝之年,七星關公安分局先後成功打掉了一批批群眾反映強烈、深惡痛絕的黑惡犯罪團夥,有力維護了社會治安大局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