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霧館丨我他媽就看你一塊錢能發多少條朋友圈

2021-02-16 農大之聲

前幾天,朋友圈被騰訊公益的「小朋友畫廊」給刷屏了。

整個朋友圈都掛滿了各種精美的畫,這些畫出自一群智力亦或精神有缺陷的自閉類症的「小朋友」之手。

仔細翻了每一張,全都色彩斑斕,天馬行空。

作者都是殘障人士:從智力障礙,精神障礙,腦癱,再到自閉症。

最小的11歲,最大的37歲。

當時就覺得這活動很有意義,也很有創意。

直到看到一些動態,言辭挺尖酸刻薄的——

「我他媽就看你捐一塊錢能發幾條朋友圈」。

「就捐了一塊錢而已,顯得跟自己多善良似的。還發朋友圈,丟不丟人啊?」

怎麼說呢,其實我覺得發與不發都沒有什麼錯,但是不發的去嘲諷發的人就不對了吧?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刷屏也沒什麼啊,會覺得原來有這麼多人願意去付出,哪怕這只是舉手之勞,不足為奇。平時不怎麼關注這方面的人挺多的,但是看到了也願意盡微薄之力幫助,多好呀。哪怕是想炫耀,也是好事,做好事炫耀一下也沒什麼不行呀~

再者,相信很多人發這朋友圈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人參與到這件事,而不是炫耀或者曬什麼愛心。

有時候,樹立一次慈善的公信力需要十年的努力,而摧毀它可能只需要一篇並不嚴謹的文章。每次公益和慈善事業背後,總會有這樣那樣的「揭露者」,告訴我們被騙了,告訴我們很愚蠢。

亦或是電影《二十二》大火朋友圈的時候,有人出來說,這是導演郭柯利用這群老人圈錢

又或者是吳京逼捐。

對於慈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捐錢額度,也不能代表善意多少;

把自己做的善事公布了,也不是沽名釣譽;

更不要用一些條條框框去衡量公益和慈善。

相關焦點

  • 餘生就不用你指教了,我自己瞎他媽過吧
    大年初一湊熱鬧和茶姐去看了《西遊伏妖》,其中一句臺詞讓茶姐瞬間淚目:「我欠你的早已還清,你欠我的也不必還了。」電影院圖喜慶,送了免費的大白兔奶糖。茶姐出來的時候抓了一大把,說:「這臺詞太酸,我得多吃點糖,甜甜自己的心。」她往前走了兩步,又轉頭問我:「你就沒感覺?」我說:「這句話不適合我,我應該說『我從來不欠你什麼,你欠我的也不必還了。』」
  • 精選段子:請看我用雙腿夾爆你的頭
    NO.3今天肚子疼,在蹲廁所,這時一個手機控玩個手機吃著奶油麵包來蹲廁,我當時就驚呆了,這還不是gc,最後見他走的時候掏出衛生紙擦了一下嘴,然後提上褲子玩著手機離開了!我是不是該提醒他一下???NO.4同學和老外對話的時候,總愛看人家肚臍眼兒那個地方。旁邊有學友提醒道:「你應該看人家的眼睛。哪有一直看肚臍眼兒的!」
  • 別問丨我他媽也不知道我哭啥
    這裡是城主的後花園歡迎你來凌晨兩點半
  • 不能回家的開陽人,這條街藏著你多少情懷?開陽縣城快過年的樣子~
    新年以倒計時的方式加快了腳步,正街的燈籠已經高高掛起,馬路上張燈結彩,空氣中的年味也一天天地濃醇起來,忙碌的人們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品味著迎接新年的快樂,這條走過無數遍的街,藏著多少開陽人的情懷?復中錯雜的電線彰顯著這條街的過往,像極了舊電影裡的老弄堂。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這條街就像是繁華鬧市裡的一片淨土,聽不到機械轟鳴和汽笛喇叭。只能聽到三三兩兩的老人聚在一起的交談,和孩子們銀鈴般的童音.
  • 這是他媽是什麼狗逼制度,缺錢缺瘋了吧,「他媽」兩字值八萬?
    往期文章:有多少人知道中國搖滾狄托傳奇「大表」「二表"夢想終究是夢想,別讓路人無心的舉動
  • 鞏義文明行(公交車)——一塊錢
    一塊錢    昨晚下班坐公交,已是最後一班了。我最後一個上的,車門隨時關了,車也啟動了。但當我投幣時,翻遍身上所有口袋,都沒找到一塊錢零幣,連個5塊的零錢也沒有,好尷尬!只好問車上僅有的幾個乘客:誰有一塊錢,幫我投下,我微信給你錢。沒人回答……我又走近身邊一個小姑娘問,人家小姑娘笑了笑:不好意思,也沒零錢。我的頭上直冒汗了,似乎脊背也發熱起來……車上有熱心大哥出主意:你在門口,有人上你收錢,湊夠9塊,你投個10塊就行。我說,好吧。
  • 看看一年到底能發多少錢?
    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看看一般情況下,公務員都能發哪些獎金呢?第一,精神文明獎精神文明獎是比較普遍的一類獎項,每3年評比一次,一般獎金的金額每年1萬-3萬不等。但是並非所有的單位都有這個獎項,即使有具體獎勵的金額也會有所差別。那是因為,要想獲得這個獎金,你所在的單位必須被評為縣級以上精神文明單位,如果能夠獲得地市級、省級甚至國家級那就更好了。
  • 謝謝你,願意來看我的朋友圈
    講真,我越來越不愛發朋友圈了,越來越覺得自己在朋友圈裡無話可說了。微信剛流行那會兒,我覺得很新奇,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會被我分享在朋友圈裡,我也時常跑到親人好友的朋友圈留下自己的足跡。可現在再去看以前的動態,覺得很辣眼睛、很幼稚,甚至有點不解,當時我是懷著怎麼樣的心情,發下這條朋友圈的?
  • 去他媽的限遷.....
    昨天看到車商朋友圈在狂轉一個說法——去他媽的限遷——覺得有意義,轉發給所有的二手車人看看吧,以下是全部內容:近日,關於取消二手車限遷的規定在微信朋友圈中迅速傳播,但我們沒必要歡呼雀躍,因為限遷本身就是錯誤的,違法的(物權法),限遷政策制定以來,霧霾好像一年比一年嚴重,空氣品質無任何的改善,這次取消限遷的規定實質上就是對限遷政策的糾偏糾錯
  • 這條大街我來的肯定比你早
    哎喲 劉關張也他媽的湊不出一桌麻將我特麼不知道你們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真不明白你們丫挺的憑什麼叫囂 幾把孩子
  • 江湖兵器譜第一,孫小果他媽的飛刀
    這麼複雜的運作,難度實在超出常人想像,其間到底有多少人參與其中,外人不得而知。不妨比較一下,老百姓到有關部門辦點事,哪怕符合規定,一般也要跑上三五趟。要是稍微有點問題,那就不知等到猴年馬月。記得前幾年看過一篇報導,有個商家想經營煙花爆竹,前前後後用了三年多的時間,總共花費一百多萬,把所有手拿印把子的都打點了個遍,才把許可證辦妥。
  • 20條臘八節暖心朋友圈高級文案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頭像壁紙表情包吶立刻設置我為✨星標/置頂✨- 謝謝你圖源網絡丨吶子整理丨禁整篇搬運丨禁同行
  • 拒絕隔離威脅防疫員:你他媽個大傻逼
    你要點臉不,我是從泰國回到上海再轉機到重慶的,現在中央政府都沒有明確要求隔離境外人員,你憑什麼要我隔離?」面對女子如此囂張的態度,防疫人員決定不再與其溝通,表示不論如何今天都需要接受隔離。還沒等到防疫人員話落下,女子情緒突然激動了起來,用手指著防疫人員大罵道:「我他媽告訴你,今天我就是堅決不隔離,我每天都要回家,如果你要幹擾我的話,信不信我他媽告你!我他媽是不會去隔離的,你個大傻逼!」
  • 【熱議】朋友圈中了「霧霾」 要付錢才能看的照片你買單了嗎?
    26日下午,朋友圈被一大堆模糊的照片被刷屏了,「低頭忙其他的事情,就一會,朋友圈就冒出來十幾張朦朧『裸照』,嚇得我以為手機中毒了……」仔細一看,網友們樂了……         江西不少微信用戶被首次限時上線公測的
  • 靜夜思|謝謝你,願意來看我的朋友圈
    時至今日,再去看以前的動態,有些不能理解,當時是懷著怎麼樣的心情,發下這些動態的?那時什麼心聲都敢往朋友圈裡吐,也不怕別人覺得矯情,不怕讓別人覺得自己無知,不怕打擾到別人……真的是隨心所欲。如今微信加了太多人,為了保護隱私,我從「半年可見」改為「一個月可見」,再改成「三天可見」。
  • 因為這些,很多人想關閉朋友圈…你的朋友圈還好嗎?
    64.2%的受訪者不會關閉朋友圈。  北京市豐臺區東高地第三小學一年級班主任鄧春陽,平時都是通過微信平臺和學生家長取得聯繫。「家長們都在一個微信群裡,平時有需要通知家長的事情就發到微信群。我每天一起床和下班到家後,第一件事就是看微信群和朋友圈,看看家長們有沒有發微信,有沒有對孩子在校生活肯定或不滿的狀態」。
  • 過節了,你的朋友圈有「微信乞丐」嗎?女子半天討上千元
    朋友圈裡發個信息 她一下午收了上千元紅包  「發個紅包給我,我截圖發到朋友圈告訴你我對你的印象啦!」昨天中午,重慶市民黃小姐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條信息,想試試到底能收到多少紅包。出乎意料,100多位微信好友給她發了微信紅包,一下午的收入就達上千元。  「真是太受寵若驚了,沒想到大家這麼在乎我對他們的印象。」
  • 看爸爸媽媽的朋友圈真是汙到我了~
    無意中刷到老爸的朋友圈豔照!歌頌我親愛的祖國的大好河山!(此處作者的平淡描述實則是表達著內心的強烈不滿及無處可控訴的焦灼與憤怒)▼然而,不能輸!我決定,我要挑戰老爸的朋友圈!!!嗯,兒女情,很重要老爸,我不會舉報你的你放心吧-【Round 5】-更勁爆的來了!
  • 晨讀重慶 婆婆的朋友圈,1620條全是孫子;公公的朋友圈,全是自己做的菜……這樣的愛,很單一、很單純!
    ▲婆婆發的朋友圈和公公發的朋友圈婆婆的朋友圈更怪,每一天發的都是孫子,多的時候發十幾條,少的時候發兩條,一共發了1620條小視頻,全部都是我的兒子,沒有其他內容。他們朋友圈的背後,藏著各自不同的愛與感情。其實,他們和眾多讀者的父母一樣,對家人的愛、對子女的愛,很單一、很單純。
  • 搞笑段子:公交車上,一女怒吼:「你他媽的摸誰呀?
    但是呢~最少接龍十次」 侄女就低頭寫著「為所欲為~為所欲為~為所欲為……」 呃……我剛把車子在路邊停好,突然車前竄出一個老大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往車頭前一躺,嚇得我前列腺差點失控。正不知所措時,路邊閃出幾個小學生,硬是把老大媽拽了起來,攙扶著過了馬路。看著一臉不甘的老大媽和那群紅領巾,我瞬間淚崩了。下班,公交車上,一女怒吼:「你他媽的摸誰呀?」男:「誰他媽的摸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