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朋友圈被騰訊公益的「小朋友畫廊」給刷屏了。
整個朋友圈都掛滿了各種精美的畫,這些畫出自一群智力亦或精神有缺陷的自閉類症的「小朋友」之手。
仔細翻了每一張,全都色彩斑斕,天馬行空。
作者都是殘障人士:從智力障礙,精神障礙,腦癱,再到自閉症。
最小的11歲,最大的37歲。
當時就覺得這活動很有意義,也很有創意。
直到看到一些動態,言辭挺尖酸刻薄的——
「我他媽就看你捐一塊錢能發幾條朋友圈」。
「就捐了一塊錢而已,顯得跟自己多善良似的。還發朋友圈,丟不丟人啊?」
怎麼說呢,其實我覺得發與不發都沒有什麼錯,但是不發的去嘲諷發的人就不對了吧?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刷屏也沒什麼啊,會覺得原來有這麼多人願意去付出,哪怕這只是舉手之勞,不足為奇。平時不怎麼關注這方面的人挺多的,但是看到了也願意盡微薄之力幫助,多好呀。哪怕是想炫耀,也是好事,做好事炫耀一下也沒什麼不行呀~
再者,相信很多人發這朋友圈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人參與到這件事,而不是炫耀或者曬什麼愛心。
有時候,樹立一次慈善的公信力需要十年的努力,而摧毀它可能只需要一篇並不嚴謹的文章。每次公益和慈善事業背後,總會有這樣那樣的「揭露者」,告訴我們被騙了,告訴我們很愚蠢。
亦或是電影《二十二》大火朋友圈的時候,有人出來說,這是導演郭柯利用這群老人圈錢。
又或者是吳京被逼捐。
對於慈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捐錢額度,也不能代表善意多少;
把自己做的善事公布了,也不是沽名釣譽;
更不要用一些條條框框去衡量公益和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