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第四大招:繪畫招。
公元1995年,發生了一起轟動文物界的事情,有一幅畫拍賣了1800萬,買方是——故宮博物院。
這是張先在82歲時畫的《十詠圖》,為了懷念他的父親。
張先《十詠圖》
說到這裡,我們來好好認識一下張先吧。
張先出生於烏程,也就是現在的浙江湖州,他的字叫子野,因為在安陸做過知縣,也叫張安陸。
張先的稱呼挺多的,你喜歡稱呼什麼就稱呼什麼吧,反正他也不在乎。
父親張維,小時候家裡很窮,輟學回家種地去了,他喜歡讀書寫詩,平時愛和朋友們寫詩唱和。
他對孩子的要求不是很高,張先啃老到40歲才考中進士,之後也就是做個什麼知縣啊、判官啦之類的小官。
74歲的時候做到了尚書都官郎中的位置,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副局級幹部吧,但是那會兒他老爹也看不到了。
張先絕對屬於百花園裡最晚開花的品種,他爹在教育孩子方面堪稱內心強大:
我先活得搖曳多姿,你慢慢開,就算一輩子不開花,當個沒心沒肺的狗尾巴草也挺好。
這幅《十詠圖》,來自於張維寫的十首詩。
當他82歲的兒子翻看他生前的詩作,看到這麼一句詩,促使他下決心要為老爹畫一幅畫:
他日定知傳好事,丹青寧羨洛中圖。
於是,我們能從《十詠圖》中看到——
重簷歇山的樓閣、翩翩起舞的白鶴、打魚的漁夫、織布的婦人、結伴考試的書生,還有和朋友在小亭子裡下棋的父親……
已經進入耄耋(mào dié)之年的張先,不僅是在懷念父親,更是在懷念他美好的青春年華。
於是,十首詩,十個畫面,恬靜淡然,甜蜜憂傷,千年來打動了無數人的心。
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有乾隆手書的「誦芬寫妙」,有南宋陳振孫的拖尾,有宋元明清各個收藏者的印章十餘方,還有末代皇帝溥儀的三方印。
溥儀從清宮到長春的時候,把這幅畫偷了出來,後來偽滿洲國覆滅,這幅畫不知所蹤,直到半個多世紀後,一位老農帶著它重現江湖。
有人問這幅畫現在值多少錢?2個億,不止。
有些東西的價值不是價格所能衡量的。
張氏繪畫招,就問你服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