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白駒過隙,倏忽而逝。轉眼間,我從事測謊工作已經十年了。這十年,我雖未成為「匠人」,但這十年耕耘,也讓我收穫頗多。
初識測謊是在2007年,我在反貪局工作。那時候從未想過我會從事測謊工作,更沒有預料到,這項工作我會堅持十年。
猶記得第一次見到測謊設備時的情景,好奇、疑問、訝異:一臺筆記本、六個傳感器組成的設備,能測試人是否說謊?
後來,我們一行六人去了北京,參加心理測試專業培訓,這便是俗稱的測謊。因為太好奇,我聽得特別認真。從基礎知識、設備原理學起,慢慢了解一些後,我對它愈發有了興趣。
開始實際操作後,老師為我們進行了第一次模擬測試,進行最簡單的數字測試。傳感器一件一件戴到我的身上,我的心跳加速,呼吸也變得急促,說謊時莫名有些心虛。幾分鐘後做完了測試,同學說出我說謊的題目,並準確寫出我說謊的數字,我被震驚到了!我第一次體驗到科技的神奇,也切身感受到說謊是怎樣的一種心理活動。求知的大門被打開,一個全新的世界呈現在我眼前。
從北京培訓回來後,我的學習熱情高漲,幹勁十足。閒暇時惡補心理學、犯罪心理學等知識。但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都沒有遇到真正需要測謊的案例。
2009年,測謊技術終於讓人刮目相看。當時,反貪部門辦理的一起貪汙案件進入瓶頸期,辦案人員委託我們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測謊。
經過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我們最終準備了三套測試題。在三套題目的測試結果下,嫌疑人難圓其說,心理防線崩潰,如實交待了犯罪過程。案件的成功突破,給我們打了一劑興奮劑,也給了我繼續堅持下去的信心。
2010年,我院成立信息技術科,心理測試成為信息技術部門的一項專門鑑定門類,我也從反貪局調出,專職從事信息技術工作。就這樣,案件也逐漸多了起來,全市兩級院自偵部門在辦理案件過程中遇到問題,都會邀請我們一同協助辦案。
2013年,測謊技術開始用於全市反貪、反瀆案件,我院又新增腦電心理生理測試儀和身心監護儀,我們的測謊工作更加專業。這一年,我們運用測謊技術成功破獲一起7人受賄大案,此測試案例成為《2014年全國檢察技術典型案例集》中僅有的兩例案件之一。
同時,此案還作為反貪精品案例在全市自偵工作會議進行經驗交流,影響頗大。但當時承辦人的話卻澆滅了我的興奮,他在匯報中說:「當時案件走到了死胡同,沒想測謊給打開了一扇門,為什麼我們辦案人員辛苦那麼久,卻不如測試這幾分鐘呢……」聽了這席話,我的內心在翻滾。
就如冰心所言,「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珠,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測謊技術運用了幾年,可是大家對測謊技術的認識還是止於表面,讓人心生悲戚。信息技術與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之路依然漫漫。
2015年1月2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授予我心理測試專業技術資格證,我成為了全市檢察機關測謊第一人。面對著藍色的證書,我少了些年少時的激情,增添了一份從容與淡定。
在流動的歲月中,過去的舊時光變得無比溫暖,滋潤著當下和未來。感謝我的工作,豐盈了我的生命。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依然會毫不猶豫選擇這份工作,成為一名測謊人。
作者:山西省屯留縣檢察院 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