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86歲老人想在去世後進行花葬 ......

2021-12-10 二三裡手機客戶端

86歲陝工職院退休老師,想在自己離世後以花葬的形式進行安葬,因為這樣可以給國家節省土地,還可以永遠的被花兒圍繞。記者幫助老人聯繫了鹹陽市民政局和鹹陽市部分陵園,但目前鹹陽市還沒有花葬的相關政策及喪葬服務。詳情請見下文。

「希望現在的年輕人

要想著自己為祖國和人民可以做出多少貢獻」

王厚欣老人,出生於1935年,是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從事教育行業多年的一位退休老師,老人在為教育事業奉獻一生之餘,還為公益事業貢獻著自己的綿薄之力,在2020年疫情期間,老人就捐贈了1000元人民幣。而且老人還希望現在的年輕人不要老想著自己什麼沒有得到,而是要想著自己為祖國和人民可以做出多少貢獻。

「人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貢獻,

如果沒有生命了,沒法貢獻了」

老人表示自己只是聽說過花葬,但是具體不太了解,之前還聽說過樹葬、水葬的生態葬禮形式。老人說:「我覺得人離開世界後也就沒法給人民貢獻了,人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貢獻,如果沒有生命了,沒法貢獻了,離開世界的時候就也不想佔用國家的土地。其次,我最喜歡的花是菊花,因為自己的兒子出生的時候菊花開的最旺盛,如果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能在花的簇擁之下,這樣也就感覺孩子還在自己的身邊。」

記者在了解了王奶奶的訴求之後,記者也幫助王奶奶聯繫了鹹陽市民政局和部分鹹陽市部分陵園,但目前鹹陽市還沒有花葬的相關政策及喪葬服務,之後我們也會盡力幫助王奶奶繼續聯繫。

那麼,在這裡也專門給大家科普一下花葬這個綠色生態的殯葬方式: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這是我國的傳統觀念,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觀念也在逐步改變。永遠與美麗鮮花為伴,以一種詩意的方式與親人和世界告別,從而被更多人採用。如今,花葬、樹葬等生態葬方式已漸漸的被人們所熟知。

花葬就是將骨灰倒進花壇下方地窖,讓其自然溶解。上面再種上花,一般來說,有骨灰滋養的花圃,花朵都會分外豔麗。而且這種安葬方式充分利用地下空間,除去基礎建設用地,可達到「零佔地」,與傳統的安葬方式相比,花葬環保又節約土地,可以實現真正的環保節地生態安葬。

節地生態安葬,就是指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價值導向,採用樹葬、花葬、草坪葬,以及骨灰立體安葬等不佔或少佔土地、少耗資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安葬骨灰的安葬方式。

生態花葬其實不是簡單的葬在花海的意思,而是推行殯葬改革的一種新的生態安葬方式,是繼骨灰撒海等環保節地葬法後的最綠色、最理想的喪葬方式之一。

近年來,我們國家也在倡導綠色、文明殯葬理念,公益性生態公墓覆蓋率大幅度提高,純節地型公墓也在不斷增加。有了眾多「平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另一種告別生命的方式,包括骨灰廊、骨灰堂、海葬、花葬、樹葬等多種生態節地葬法逐漸被更多人群所接受,節地生態安葬得到進一步推廣。

華商報記者 楊寧 編輯 魏藝超 牛佩瑤


二三裡資訊

微信號:ersanlinews_ln

新浪微博:@二三裡遼寧

更多即時新聞資訊盡在二三裡APP

長按二維碼關注二三裡資訊

相關焦點

  • 巢湖一86歲老人狀告五子女......
    近日,巢湖市人民法院妥善化解了又一起贍養糾紛,八旬老人終得厚養。吳老太已有86歲高齡,育有三女二子。老伴去世後,因年事較高、體弱多病,吳老太一直跟隨小兒子共同居住生活。但迫於經濟壓力,小兒子實在無力隻身擔負照顧老母親的重任,兄弟姐妹們無法就如何贍養老人達成一致意見,進而產生了矛盾。吳老太無奈訴至法院,要求兒女輪流照顧自己或給付贍養費。
  • 鎮江新區一86歲老人忘記回家路,但卻記得派出所怎麼走!
    4月3日下午,一名老人緩緩走進了丁卯派出所的戶籍室。民警將老人扶至大廳坐下,並詢問其是否需要辦理什麼業務。但老人搖了搖頭,稍稍歇歇後,老人說她並不是來辦理業務的,而是來求助的。原來,老人上午去看望哥哥並送了點東西,由於年歲太大,從哥哥家出來回頭時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老人自豪地對民警說:「我來過派出所,記得怎麼走,曉得有困難找警察,就找過來了。」
  • 因不慎「違反」社交距離,86歲老人在紐約急診室遭暴力死亡
    近日在布魯克林的一家醫院,一名86歲的老人就因為對方的過激反應而不幸身亡。3月28日下午2點左右,86歲的Janie Marshall正在布魯克林Woodhull Medical and Mental Health Center急診室等待治療。但因年事已高且身體抱恙,她突然之間失去平衡。
  • 你了解花葬、樹葬嗎?
    我們平時說的節地生態葬,是指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價值導向,採用樹葬、花葬、草坪葬,以及骨灰立體安葬等不佔或少佔土地、少耗資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安葬骨灰的安葬方式。節地生態葬包含節地葬和生態葬兩種:塔葬、壁葬、一穴安放3個及以上骨灰為節地葬,花葬、樹葬、草坪葬、不保留骨灰為生態葬。塔葬、壁葬:在骨灰樓(塔、壁等)以格位存放骨灰的立體安葬形式。 一穴安放3個及以上骨灰:在規定面積的墓穴裡安放3個及以上骨灰的安葬形式。
  • 撒旦老人?"聖誕老人"訪問後,18名老人去世
    【導讀】在「聖誕老人」訪問後,比利時莫爾一家養老院18名老人因新冠去世。
  • 86歲指揮官: 坐在簡易凳上飛了出去....
    下面這個視頻只有兩分鐘畫面裡是一位走路似乎都顫顫悠悠的老人,看到此刻的他時,已經86歲。快90歲了,他不是在家裡享受清福,而繼續開始他最拿手的本行,設計飛機,開飛機,然後,讓自己的設計作品,飛向天空。視頻裡你會看到他把這個簡陋的作品飛翔在天空,這是他的傑作。
  • 吉尼斯認證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
    圖片來源於每日星報世界最長壽的老人——都千代(Chiyo Miyako)於近日去世,享年117歲。去世前不久,她剛剛收到金氏世界紀錄的認證。今年4月,上一任世界最年長紀錄保持者、日本女性田島鍋去世,享年117歲。都千代隨後成為新的紀錄保持者,卻在7月22日離世。在她們二人之後,另一位日本女性——115歲的田中金江(Kane Tanaka)成為目前世界上最長壽老人。報導稱,當今世界最長壽的男性——野中正造本周剛剛在日本度過了113歲生日。他自爆長壽秘訣是泡溫泉和吃甜食。
  • 蕪湖66歲老人自願離世後捐獻遺體 想造福社會
    不久前,弋江區馬塘街道藍灣半島小區66歲居民張國松,收到了省紅十字會發來的榮譽證書,表彰他自願在逝世後捐獻遺體(角膜),稱這是「高尚的人道奉獻精神」的行為。日前,記者見到了張國松。眼前的老人很瘦,頭髮全部發白,但他說自己身體不錯。「我現在在外面做保潔,每天上下班都走路去,一趟50分鐘。」張國松說,雖然家門口有公交車直達,但自己習慣了走路。
  • 表兄妹結婚釀悲劇 遂寧一個86歲母親堅持10年照顧癱瘓兒子
    故事的主角是一對母子——86歲的王以芳和59歲的伍雲富。  一間修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土牆房子就是他們的家,地面坑坑窪窪高低不平,家裡唯一顯眼的是一臺八成新的輪椅,那是殘聯送來的。高齡多病的母親、下肢無力癱瘓在床的兒子、沒有多餘的人來幫襯,這就是王以芳和伍雲富的現狀。耄耋老人照顧花甲老人,苦苦支撐的王以芳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久,「我死後我的兒子怎麼辦?」
  • 瓊瑤丈夫平鑫濤去世,悼文追憶二人情感歷程
    今日(6月4日),皇冠出版社發聲明,稱著名作家瓊瑤的丈夫、皇冠集團創辦人平鑫濤已於上月23日過世,享年92歲。
  • 南充一男子撞傷84歲老人後,居然將老人的手掰開……
    男子騎電瓶車撞倒老人,被老人抓住後,竟然掰開老人的手將其拖拽至路邊後逃逸。這是10月15日清晨發生在四川營山縣城的一幕,營山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事故中隊接到報警後,通過老人講述結合沿途監控,成功鎖定嫌疑人。
  • 武岡村裡一老人去世 安靜而簡樸
    .稠樹塘鎮龍田村6組一村民:喪事「讓位」疫情防控「各位親朋好友,家父於正月初十去世,因疫情當前,故喪事簡辦,不辦酒席,一切從簡,請各位諒解2月3日,正月初十,該村6組村民歐德盤老人因病去世。在得知這一消息後,村支兩委班子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工作人員聞"訊"而動,立即趕赴逝者家裡與其家屬積極溝通,為他們送去口罩、消毒水等防護用品,同時將市裡《關於取消婚喪喜慶等各類聚餐活動的調度令》和市紀委監委《關於嚴明疫情防控期間紀律的通知》中"取消聚餐活動"、"嚴禁聚餐聚會、從簡操辦喪事"等內容細讀給他們聽,並以鄰村一村支部書記因違規操辦其父親喪事受到黨內警告的事例進行警示教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爭取他們的理解與支持
  • 著名作曲家孫韶西安逝世 享年86歲
    記者今日獲悉,我省著名作曲家孫韶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6月29日凌晨在西安逝世,享年86歲。
  • 老人入住十餘天后去世,子女狀告老年公寓索賠
    經審理,海澱法院認為老年公寓對老人去世並無過錯,但其擅自處置老人遺體的行為違反協議約定,故判決其退還殯葬費、告別費、壽衣費等共計五千餘元。姐妹倆將母親送到老年公寓,不料17天後接到電話告知母親已經去世,為此姐妹倆將老年公寓訴至法院,要求老年公寓返還繳納的養老費、殯葬服務費、告別費、壽衣費等,並要求賠償違約金。10月22日,海澱法院山後法庭審結了此案。
  • 80歲空巢老人在家中去世三周無人知,遺體被寵物狗吃掉
    大作文觀,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事發美國密西根州的底特律,一名80歲的拾荒空巢老人在家中去世三周無人知曉據琳達·喀吉馬回憶,表姐是在家中的廚房裡去世的,屍體就坐在家中的一把草坪躺椅上,而且頭上還掛著一幅達文西的名畫《最後的晚餐》,看起來十分的可怕。而莎莉·霍尼切克養的一條名叫傑克的羅特韋爾犬已經把她的屍體啃咬得面目全非了。
  • 慶陽合水「酒仙」老人去世,誰知他的身份?
    11月11日晚,慶陽市合水縣發生一起窯洞失火致人非正常死亡案件,死者「酒仙」老人在合水縣生活了十餘年,因老人頗有文採、為人和善,在合水縣幾乎無人不曉,在得知老人去世的消息後,眾多網友發文悼念,並希望發起愛心接力查出老人的身世,送老人回家。
  • 一直擁有:賺人熱淚的時刻,92歲老人實現心願和自己66年的髮妻最後一次握手,兩個小時後去世
    have and to hold: Tear-jerking moment dying man, 92, is granted his last wish to hold hands with his wife of 66 years as the couple meet for the last time two hours before he dies一直擁有:賺人熱淚的時刻,92歲老人實現心願和自己
  • 寵物殯葬:寵物去世了怎麼辦?
    我們可以通過殯葬的方式來為我們的寵物進行體面的善後,有些寵主不希望觸景生情,會選擇將寵物遺體進行集體火化,和其他的貓咪狗狗一起集體火化後的骨灰會直接埋入花圃中,集體花葬。有些寵主不避諱死亡,希望寵物去世後還能送它最後一程。會選擇將寵物遺體單獨火化並拿到骨灰,有些寵主會選擇找一片寵物以前常玩地附近的水域,將骨灰灑入水域當中,算是為寵物進行了水葬。
  • 中山73歲老人彌留之際的這一舉動,讓人看到生命與承諾的高貴
    記者 繆曉劍 攝  市人民醫院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王鳳手捧器官捐獻志願書,和站在病床邊的家屬一一確認後,拍照見證。籤署這份器官捐獻志願書的人,正是躺在床上、神情安詳的73歲老人梁美彩。見證的家屬則是老人的女兒阿芬。
  • 「我走後,房子歸你」88歲老人送外人房產,真實原因警醒所有人
    可是對於沒有子女或者子女早亡的老人來說,這句話顯然不太適用了,那該怎麼呢? 於是有人說了,就算沒有子女,老人應該也有親人,親人可以幫老人養老,可現實真的是這樣嗎? 上海就有這麼一位88歲老人,老伴和患有精神疾病的獨子相繼去世,留下他一個孤寡老人,生活的很孤獨,他的親戚也從來不去看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