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老講究:一不吃,二不扔,三不掃

2021-02-12 微什麼

新年的第一天是從大年初一開始的,正所謂是萬事開頭難,凡事頭起得好不好,直接關乎其後續發展。老百姓們認為:新年的第一天的頭起得好,那接下來的一年就會萬事順意。為了預祝接下去的一年能順心順意,所以,這一天,說話做事都是大有講究的,切不可衝撞了一年的福運。

大年初一早起先做什麼

大年初一早起第一件事並不是洗臉刷牙,也不是燒早飯,而是放鞭炮。這通鞭炮叫「開門炮仗」,寓意「開門紅」,大家最喜歡用的是百子炮,因為聲兒夠響夠密集。

引線一點,噼裡啪啦一頓響亮的爆炸聲,濃煙瀰漫,碎紅滿地,一片紅紅火火的氣象,象徵著來年生活紅紅火火,吉祥如意。鞭炮串兒越長越好,鞭炮聲兒延續的越久,代表著新年裡好運會延續得越久。

鞭炮放完之後,是一地的碎紙泥屑,可別嫌它髒,早早的將它掃乾淨。這些碎紅代表著祥瑞,得一直讓它留到初二以後才能掃除。

放鞭炮的時間也是非常有講究的,通常會選在東方露出第一縷曙光之時,寓意好運和太陽同時升起,和光明一起並存。也有些會選一些代表吉祥數字的時間點,比如六點零六分,八點零八分等等。

在農村,通常誰家放了年初一早上的第一炮之後,後面就會很快跟上,整個村子都是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此起彼伏,能延續好長一段時間。

其實在放鞭炮之前,原本還有一件事是得先做的,那就是給先祖敬香上供。以前農村有祠堂,很多人家中也會供著祖宗牌位,所以大年初一早上第一件事是先敬祖宗,以示不忘本,同時也是祈福,祈求列祖列宗能保佑家宅平安,子孫福澤。

不過,現在這套正月初一敬祖儀式在普通老百姓家已經少有了,所以大多數人家的新年第一件事就成了放鞭炮。

但是,因為現在禁燃煙花爆竹,大多數城裡也是不能放鞭炮了,正月初一也聽不到那番熱鬧的鞭炮聲了,年味是越來越淡。農村目前倒是還沒禁燃,就怕哪一天也跟城裡同步了。到那時,有些年味兒,真的只能在記憶中回味了。

大年初一早起吃什麼

放完鞭炮,就該吃早飯了。新年的第一天必須吃素,不能碰葷腥,連葷油也不能用。吃素代表不殺生,代表向善,佛家覺得這是功德無量,會有福報的。而且吃素即吃齋,「齋」音同「災」,吃齋即表示把一年的災禍都給吃了。新年第一餐吃素,就是為了討個好彩頭。

吃早飯之前先得喝一碗糖水,寓意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喝完糖水才能吃早飯,大年初一的早上,在陌上花這裡,你不管去哪家,都會發現早餐幾乎都是一樣的,不是麵條就是年糕。

大年初一吃麵條,不能叫吃麵條,而是叫吃「長壽麵」,在開飯時,大人都會喊一聲:「來來來,吃長壽麵了。」新年第一天吃長壽麵,是以此來祝願家人在新年裡身體健康,無病無災。

而年糕呢,則早取其「年高」的諧音,寓意年年高升。新年第一天吃年糕,是祝願家人,讀書的在學業上能步步高,工作的在事業上能節節高升,一家人的生活一天好過一天。

朋友們,大年初一早起做什麼,早飯吃什麼,你們都有些什麼講究呢?這些講究你會照做嗎?

牛年到「牛」轉乾坤

先從搶紅包開始

支付寶掃描上方二維碼

領紅包啦

每天可以掃5次

即掃即到帳

新年鴻運

就從這裡開始吧

相關焦點

  • 大年初一禁 忌:「不掃不劈,不打不催」,啥意思?有道理麼?
    但是到了正月初一,各種講究也就多了起來,因為各路神仙都會在除夕回歸本位。所以農村人在正月初一是有很多禁忌的,比如有句俗語叫做「不掃不劈,不打不催」,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一、不掃意思就是在正月初一這一天,不能掃地。其實並不是不能掃地,而是不能動用掃帚,因為正月初一是掃帚的生日。如果在這一天動用掃帚,就會把好運氣掃走,會破財的。
  • 大年初一,山東磕頭拜年,初二媳婦回娘家,初三初四初五更有講究
    大年初一,山東磕頭拜年,初二媳婦回娘家,初三初四初五更有講究!文章開篇先給大傢伙拜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財源廣進,大吉大利,牛上加牛!大年初一,俺們山東的大拜年在網絡上霸屏了,不管打開哪家的短視頻平臺,都會看到成群結伴的小夥子老漢子、大姑娘小媳婦,給宗族裡的長輩老者磕頭拜年,送上新年的第一聲祝福。
  • 大年初一18大禁忌,不知道就虧大了!
    因為大年初一好多嘢唔可以做!.....大年初一回娘家意味把娘家吃窮!現在是因為初一很多人去婆家拜年,"新抱"要在家幫手招呼接待客人。........以前只有窮人家才在過年吃稀飯,而且,年初一是萬神盛會,為了尊敬要吃素。所以,第一頓最好吃乾飯,而且不吃葷。重病的人不得以所以除外。....
  • 不掃地?不洗澡?正月初一到十五!春節習俗你都知道嗎?
    大年初一開門放鞭炮,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財氣。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還要走街串巷去拜年,現在對於遠方親戚,用手機打電話,微信也能拜年啦!從初一到初五,婦女不用針線、剪子,小孩子也不讓動。大年初五俗稱破五,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尾聲。這一天也是迎五路財神的日子。這天,民間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懷化人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吃餃子,而且菜板要剁的叮咚響,讓四鄰聽見。另外,出門子的女兒不能回娘家,照娘家的燈會方公公。
  • 大年初一:「一哭喜、二鬧福、三叫財」,指的是什麼意思?
    今天要分享的話題是:大年初一:「一哭喜、二鬧福、三叫財」,指的是什麼意思?春節是我國一個傳統節日,又稱之為「過年」,據說是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延續至今已經有四千多年歷史,大年初一即正月初一是春節的第一天,流傳著這種說法,那就是「一哭喜、二鬧福、三叫財」,這些說法具體指的啥意思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首先,「一哭喜」指的什麼意思?
  • 羊肉三吃:餵飽肚子不怕冷
    ⎊ 冬天吃咩咩咩,我不怕不怕冷 ⎊最近上海一直很冷,鍋妹一直期待著哪一天氣溫能回升一些。直到今天翻開日曆,發現還有兩天就是立冬!又胖又怕冷的鍋妹,瞬間整個人都不好了。想要冬天抗寒不發胖,就必須在飲食上下功夫。多吃紅色食物,諸如西紅柿、紅薯、胡蘿蔔、山楂、紅棗等,能有效的提高免疫能力,進而抵禦風寒。當然,說到抗寒食物,不得不提的就是羊肉。
  • 大年初一,若不缺錢,少吃瓜子花生,多吃這6樣,牛年福氣滿滿
    導語:大年初一,若不缺錢,少吃瓜子花生,多吃這6樣,來年福氣滿滿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生活中唯有美食和美景不可辜負。
  • 風水先生告誡子孫:「一黑二黃三花四白」,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在農村挑狗,講究「一黑二黃三花四白」,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 棗類 : 一日吃三棗,終生不顯老.
    棗類,一向都是女士補血的不二之選,經常聽人說「一日吃三棗,終生不顯老。」除了棗子的功效顯著,它還帶有甜味,大眾都喜歡把它加入菜式或湯水中補身。不過,原來蜜棗、椰棗竟然無想像中好!棗子是什麼?其外表呈橢圓形和暗紅色,而表面皺紋不規則而帶點光澤。適合血虛皮膚萎黃、氣血不足睡眠差者,或經期後的女性亦可食用,以補氣血。 2. 南棗:主要在「義烏」附近一帶出產,由於產量少,所以價錢昂貴。南棗其實是青棗煮熟放涼再曬乾。而何醫師指出在臨床實證下相比紅棗,南棗較為溫和,適合想補氣血而且怕燥熱的人士食用。
  • 韓國食堂吃出異尖線蟲 | 你還敢不講究衛生的隨便吃嗎?
    異尖線蟲(Anisakis)是什麼?這以後還能不能好好地吃學校食堂了啊?作為一枚在韓留學汪,本扒這次算是真的深深的被恐懼到了,在「有毒雞蛋」的時候都能坦然自若,但這次實在是被噁心到了!通過這件事情扒姐發現真的應該注意一下食品衛生安全了,我們都說韓國食品如何如何乾淨,但總有不乾淨的東西,所以無論是從超市買來的還是在我們大學食堂吃得食物,我們都應該更加注意食物衛生
  • 俗語'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告訴你!
    春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春節的習俗從西漢一直延續到今天,傳統的春節是從臘八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結束,這期間大家置辦年貨、祭祀、除塵、舞獅等慶新年活動,尤以大年三十及大年初一最為熱鬧
  • 古代盜墓者的潛規則:不挖3種墓,即使挖了也不做3件事
    而民間有關盜墓的傳說或者「行話」也不在少數。有關盜墓界的「三種墳不挖,挖了也有三件事不能做」這條規則,你知道指的內容分別是什麼呢?首先說的三種墓穴不能挖,分別是說:民墳不發、義墓不發、近冢不發。所謂「發」在古代指的是「盜墓」的意思,只不過隨著忌諱隱語的變化,盜墓這種說法變得更為直接。在古代,盜墓是一種不告而取的方式,屬於偷雞摸狗的行當,但是也有行內的標準和規矩。
  • 他們在扔垃圾,他們在撿垃圾
    2月16日,年初五,市民沈女士在微信朋友圈吐槽:「過年去刷個清明山,沒想到滿地都是遊人扔的垃圾!
  • 吃一半扔一半,這是「面子」還是「丟人」?
    再說中國人也向來講究「禮多人不怪」,為顯誠意,請客七大碗八大碟,點菜寧可多不可少。久而久之,這種習慣某種程度上也異化為擺闊心理、炫富心態、攀比行為,許多人裹挾其中,即便內心並不認同,也不得不為了「面子」隨大流。   吃一半扔一半,這到底是「面子」還是「丟人」?遏制餐飲浪費,確實需要社會文化心理上的反思和重塑。
  • 三口之家的晚餐,經常做4個菜,普通人家的生活講究細水長流!
    香檸醋拌花枝&照燒雞腿三口之家的晚餐,經常做4個菜,普通人家的生活講究細水長流!
  • 醫生直言:一不打針,二不吃藥,三不花錢的治白髮偏方,黑髮、生發效果好
    民間處方:一不注射,二不吃藥,三不花錢治療白髮方劑,黑髮,髮絲效果好治療脫髮的部分方藥是什麼?哪種食療局部方能治療脫髮?以下是四種食療部分方治療白髮脫髮的介紹。1.第一種有雞爪的何首烏黑豆配料:首烏10克,黑豆20克,雞爪8克,豬瘦肉100克,紅棗5克。
  • 伊川暖心聞:退役軍人李翔濤大年初一孤身滅火不留名
    伊川交警李翔濤不顧個人安危奮力救火大年初一,伊川縣交警大隊三中隊輔警李翔濤冒著生命危險深入火災現場,用鐵鍬等工具迅速滅火,避免了火災的繼續擴大和重大財產損失
  • 椒鹽蛇排不能吃, 老不死
    椒鹽蛇排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