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話題開始於一個朋友問我,怎麼樣在酒吧裡點酒會讓自己的逼格顯得高一點。
一次不愉快的酒吧經歷可能是因為一個不識趣的搭訕,可能結束於喝失態的同伴,但往往開始于于一次不暢通的交流,這種時候如何點一杯讓自己滿意的酒就變得至關重要了。想要點一杯能讓自己驚喜的酒,首先要清楚自己要什麼,當然還要知道如何描述——看上去像空話嗎?不是的!(主頁君在嘶吼
有的客人說會仰頭挺胸的,你們做得最好的是什麼;有的客人則說有的客人會一臉迷茫,我什麼都沒喝過——寶貝兒你讓我死。有的客人會非常瀟灑的說隨便——您當然可以說隨便,只是我跟您朋友不太一樣,你跟他們點菜的時候「隨便」出的菜不好吃你會被罵,你這麼「隨便」出來的酒是我被罵,更重要的是,花了錢買不合胃口的東西,何必呢。
如果你能夠儘量提供更多的信息來說明自己的口味最好不過了,酸的,甜的,酒味濃鬱的,清爽的,特別中意的香味或果味,當然能說出喜歡的酒類更好,金酒,威士忌,等等。多嘴一句,見過一些客人說我超討厭伏特加的味道,都酒精味。其實不然,以伏特加為基酒的雞尾酒在所有的雞尾酒種類中或許是最大的,因為較其他烈酒相比,伏特加沒有顏色,沒有甜味,也沒有植物香氣,成為調酒中最好用的基酒,適合在不影響其他材料特色的前提下增加成品的酒精濃度。其實,頂級的伏特加純飲也非常有滋味,說都是酒精味的那位,大約是被純灌了半瓶絕對吧。下面開始正題。
如果你沒有特別喜歡的酒,看一下酒單未嘗不是一個好選擇。稍微用心的酒吧,通常會標識出自己店的招牌酒,既然是招牌,除了品質有保障外,通常店家也一定是充分考慮過客人的接受度的,如果下面有說明味道或簡要的配方,再好不過。不要害羞,不懂就問,不會有店家拒絕回答或讓你覺得沒面子的。
如果你已經有偏好,或是要為同伴點酒。基酒的話,最好能說出指定的牌子,因為如果不作特殊說明,一般調酒師會選擇「性價比最高」而不是「最好喝」的基酒來為你調。不知道?試出來。問問酒保你們都有哪些牌子的伏特加,然後可以從中挑出一個來,這樣還顯得你懂呢對不對,讓酒吧刮目相看的結果就是他/她會上心很多的為你做這杯酒。不喜歡?那下次就選另外一個牌子。
如果你很挑剔,請也一定不要覺得所有調酒師調出來的雞尾酒是一樣的味道,哪怕是有統一配方的經典雞尾酒,因為不一樣就是不一樣。說的客氣一些,每個調酒師都在那杯酒裡注入了自己的品格和標籤,比如細節處的微調(上篇金湯力中調酒師的不同做法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不客氣的話,是技術活就有個高地好壞不是。對自己胃口就很難得了。
一些顯得逼格會高的術語:
純飲:neat 只用倒入酒水即可,不加冰,不進行調製。一般針對whiskey居多,畢竟純飲金酒這種行徑還是英國人幹的比較多。通常純飲的客人,都會為其備一杯清水。在英語中叫做「back」。
加冰:on the rocks 也是針對純飲而言,冰塊可以讓酒體慢慢稀釋,酒香慢慢散開。冰球也是出現在這時候。
Dry,very dry :martini,manhattan 中會出現 dry,sweet,perfect的不同做法,dry並不是指口感上的幹,而是指酒中幹苦艾酒分量。幹一點,幹苦艾酒就少一點。
dirty martini中的dirty並不是「髒」,而是因為有橄欖汁液在其中,讓martini這杯酒有了渾濁之態。
所以,下次你去酒吧的時候,如果你想要一杯「伏特加馬提尼,苦艾酒少一點,沒有冰,哦哦,還要一點橄欖。」就可以說「ketel one martini,幹一點,兩顆橄欖」。或者,「不加冰的whiskey,再給我來杯水」就可以說「美格,純飲」逼格秒升有沒有。
末了說一句,提升逼格不是貶義,我一直覺得,在裝逼的路上奮力前行的人,終有一天也會成為真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