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變人》的重點並非仿生人,而是人性

2021-02-26 機核

點擊上邊的「機核」關注我們,這裡不止是遊戲

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這個「Become Human」到底在中文裡叫什麼好的時候,不妨把這個問題反過來想想。

如果我是一個仿生人的話,我是想突然「變成」一個人類呢,還是假裝得和人一樣「化身成人」呢?

直到在試玩會上方達米爾解釋《底特律》和其他描寫人工智慧、仿生人的作品有何不同的時候,我才真正意識到了為什麼兩個小時的試玩之後它帶給了我同類型電影電視劇所沒有的感受。

「當然我們也學習了《銀翼殺手》、《西部世界》這樣優秀的作品,不過有一點。不管是《銀翼殺手》中的戴克還是《西部世界》裡的威廉,我們始終都在以人類的視角去思考那個未來的世界。但是在《底特律》遊戲裡,玩家會真正以仿生人的身份去思考一切,去感受這個世界如何對待他們。」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不管大家怎麼爭論,其實都說得有道理,並且,我們都只是以人「高高在上」的角度去思考的。

官方至今並沒有給出遊戲的中文譯名,可能也在衡量「Become」這個詞對遊戲來說真正的分量。或許到底如何翻譯才最為信達雅,這一切都要完整地體驗過遊戲之後才能意識到吧。

感謝香港索尼的邀請,我們和眾媒體一起在四月上旬的時候前往了香港參加了《底特律:變人》(請允許我暫時繼續這麼稱呼)的試玩活動。

遊戲的敘事與時間軸

隨著故事的發展,角色會展現給玩家不同的面。玩家也會隨著遊戲喜歡上不同角色

此前我們已經陸陸續續看過各種《底特律:變人》的遊戲片段了,三位主人公各自在自己的世界裡推進著故事。

這個模式同《暴雨》一樣,幾位主人公有著各自的生活軌跡,可命運的渦流總會把他們攪到一起。

試玩的內容就是遊戲開始的前兩個小時,三個不同的章節交替進行,非常有Quantic Dream的特色。

非常有趣的是,實際上手之後那幾位主角帶給我的感受和看預告片時留下的印象截然不同。一個角色的形象建立需要事件來塑造性格,放出來的預告片裡通常都只是不到一個章節裡的故事,到底主人公們遇到過哪些事兒導致了他們的改變,這讓我很是好奇。

啊對了,還別忘了一點,我們不能再以人類性格成長的角度去審視仿生人們,他們只是一個高級的,會學習的「機器」。

遊戲的章節時間軸系統

為了更好地讓玩家明白在故事的什麼地方有分支選項,有幾種可能會發生,最終會導向什麼樣的結局,遊戲裡添加了一個「時間軸故事板」的系統。

你可以在章節中打開這個時間軸看看目前進行到哪兒了,也可以等一個章節結束後檢查在什麼地方又不一樣的選擇。

這個系統可能算是幫助你看到所有的走向,達成全結局用的,但實際見到它後會有一種命運女神在編織世界線的快感。

(設置:)一個真實、令人信服的近未來

場景在一部電影裡也起到了相當關鍵的作用,如果要把一個故事講述得無比生動,真實的世界的重要性比你想像地要大得多。

《暴雨》雖說有點「科技」的成分,但基本還算如今的世界,《超凡:雙生》則當真有了超能力,《底特律:變人》的世界介於兩者之間,近未來的底特律正是人類走向「幻想」的變革點。

毫不客氣的說,《底特律:變人》的畫面比起最早的那個預告片來縮水了,挺明顯就能看出來。

不過遊戲裡的絕大多數時間你根本就不會去在意這些,未來的底特律如此真實,高度信息化的它就像是與你交互的一部分。少數幾個畫面瑕疵很快就會被遊戲體驗的那種「真實」所覆蓋。

Quantic Dream的遊戲一直以逼真的人物表情為特色,PS3時代的兩款作品畢竟也還是有機能上限的限制,人物面部表情相當豐富了,可肢體卻有一點說不上來的「關節感」。

如今PS4從《戰神》開始慢慢進入了將機能逐漸挖掘的發力期,《底特律:變人》的人物不僅在面部上做到了以假亂真,在動作上也愈來愈逼近真人。

可能電子遊戲也在做著將虛擬人物真實化的事情吧,直到兩者有一天看不出任何差距。

我還錯以為這個老哥是方達米爾親自扮演的

(體驗:)講好一個故事,還是讓你成為故事本身

在《底特律:變人》的媒體資料上寫著這款遊戲的類型是:互動劇。那麼我們還應該稱它為「遊戲」嗎?

如果我們把遊戲的定義定義成「通過反覆的學習來通過某項挑戰,並從中獲得樂趣」的話,《底特律:變人》唯一給你重複挑戰的回報就是看故事不同的結局。

這就是一個純粹劇情導向的數字產品,玩家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推動劇情的發展,而吸引玩家的動力也是劇情留下的懸念。所以說白了,故事好壞,或者講故事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這個遊戲的生死。

在選題上,《底特律》挑選了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時間節點

我們暫且不討論《底特律》故事的設定、角度等等是否有吸引力,只說說作為「互動劇」,Quantic Dream的第三部作品如何把這個故事「演」好。

遊戲玩家在玩遊戲的時候體驗實際上並不近似於看電影,哪怕它3D、4D還是5D,玩家更像是領著一群演員在舞臺上表演的舞者。優秀的遊戲會把這個舞臺搭建得很精緻,場次安排得很合理,最重要的是伴舞配合得很聰明。

在我看來,遊戲敘事真實性最大的阻礙就是AI的水平。遊戲在講述重要劇情的時候可以播放CG,這個時候遊戲的真實性可以做到極其逼真,但玩家此刻卻像被強行拉出遊戲,在一旁看著另兩位演員表演。

一旦回到實際操控,還沒有以假亂真的AI就會「出戲」。《底特律:變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相當簡單粗暴,但也最直接有效——變人。

Quantic Dream在做的其實也是把虛擬人物變成人

既然AI模擬的角色會不真實,那把角色換成真人不就得了,畢竟這就是一個劇情為主體的「互動劇」。

整個《底特律》一共請了三百多個專業演員參與拍攝和動作捕捉,遊戲到現在一共開發了4年多,光是演員的拍攝就花掉了2年多的時間,可以說《底特律》一半的開發都用在演員表演上了。演員來演好所有的可能性,玩家選擇他們要怎麼做,還有比這更加真實的AI嗎?

Quantic Dream還在許多地方下了功夫,這些都不是那麼容易被玩家發現的。比如合理安排角色的思考和動作,從角色停下等待玩家做指令,到玩家思考怎麼選擇,再到遊戲角色做出動作。

這些細節他們都有深思熟慮過,確保玩家能體會到角色的命運是和自己的選擇緊緊掛鈎的。另外遊戲還用三種不同的鏡頭視角去展現三個不同的人物,讓玩家不知不覺間感受三個角色的情緒,這方面法國人實在是太熟練了。

如果仿生人頭上不再有亮圈,你還能分辨他們麼

《底特律》的遊戲時長將會有10~20小時,如果想看到所有的劇情和結局的話大致需要25~40個小時。玩家要做自己故事的導演,自己參與到故事裡去,這才是遊戲想達到的目標。

(反饋:)自由,究竟什麼是人

在去年的TGS上,方達米爾先生曾對我說《底特律》的主題是「自由」,如此一想可能那個時候他就是站在仿生人的立場上這麼回答的。

既然遊戲是以人的身份去扮演仿生人的視角,那抽離出來看,《底特律》站在玩家角度上的主題則是探究「到底什麼是人性」。

孩子和老人永遠是最能觸動人心的角色

我們在很多事情上都會「自私」地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覺得自己持有的觀念才是正確的,覺得自己了解了非常多東西。

實際上當我們換位思考切換不同的位置之後,許多事我們都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底特律》最了不起的一點就是把這個強制的「換位」做得無比完美。

這一次我們非常的大膽,想通過這個遊戲揭露出現有社會上的一些現象,讓玩家思考人類到底有什麼意義。想給「人性」這個東西做一個定論,當然這個定論將由玩家來判斷。

三個主角都是仿生人,他們與人類都有著不一樣的聯繫,同時也在沉默地觀察著人類的社會。其中有「人」完全就是工具,有「人」被當作商品,有「人」則是溫暖的伴侶。

很多時候我們甚至不會感受到自己操控的是一個「機器人」,直到他們嘗試違背「機器人三大定律」或是執行程序之外的指令時,你才能感受到他們的「不同」。

故事裡總要有一個破案的人對吧

另一方面,當我們不再站在人類的立場幫他們說話的時候,你才發現人類是多麼的卑微。那麼多的落魄美國人沉溺在毒品當中,仿生人的衝擊使他們感到恐慌。

再加上生來便低人一等要無條件聽從人類的地位,人類巴不得對他們多踩上一腳。

人類真的是很脆弱的機器,兩三下就壞了。

劇情裡出現這句話的時候,甚至激起了我一些不好的回憶。遊戲裡我不停地在人類和仿生人心情上轉換,糾結又矛盾的感覺並存,這兩個角度交織在一起讓我更立體地觀察了這兩個群體,或者說讓我更全面地看到了《底特律》這座城市。

人類真的是很脆弱的機器,兩三下就壞了

究竟人和仿生人的界限在哪裡?仿生人比人類智慧,比人類更有力氣,那他們想要變成充滿缺陷的人類做什麼。

所謂的人性到底多麼「獨一無二」,這些都在前兩個小時的體驗裡給我挖下了一個巨大的坑。

現在我很期待《底特律:變人》,但是是很平靜地期待。你讓我說出期待它的理由,我無法列舉出那麼多點來,只能對你說我非常好奇故事的走向。

在我的參與下,我在意的那些人會有什麼樣的結局,未來的世界會和我設想的一樣嗎?可能,這就是《底特律:變人》最大的魅力所在吧。

精彩內容

(點擊圖片查看)

相關焦點

  • 《底特律:變人》,一個關於服從或是反抗的故事
    12月12日,PC版的《底特律:變人》將在Epic平臺上解鎖,對於這款電影播片式的遊戲——也是阿索認識的第一款電影互動式的大作——那種仿佛是親自執導電影一般的體驗,以及能夠親身去操控劇情走向的感覺,是其他遊戲不能帶給我的。
  • 劇情遊戲大作:《底特律變人》半年銷量破200萬份
    (點擊上方「GameLook」↑↑↑↑,訂閱微信)12月13日,索尼宣布《底特律變人(Detroit:Become Human)》
  • 《底特律:成為人類》 模仿了賽博朋克的形,但沒能抓住它的神
    而《底特律》,它給人的第一感覺頗為驚豔,可是在打通之後回味,你會發現它的劇本終究還是差強人意,甚至有些關鍵情節也沒能得到清楚的解釋。《底特律》講的,是仿生人AI覺醒,不願繼續遭受人類奴役,轉而尋求種族自決權的故事。玩家在遊戲中所做的選擇,決定了仿生人所採取的抗爭方式(和平示威/暴力起義)還有最終的成功與否,這一切聽起來都挺賽博朋克的。
  • 《底特律:變人》幫助女性擺脫酒鬼男友的家暴
    在開始玩《底特律:變人》之後,她的男友有時候會在旁邊跟著看,遊戲裡的情節也觸動了這個酗酒者。在「暴風雨之夜」章節,卡拉覺醒自我意識,帶著愛麗絲從暴虐的託德身邊逃走。坐在邊上看劇情的男友突然試探著問她:「我應該沒託德那麼壞吧?」很顯然,男友意識到了自己跟劣跡斑斑的託德其實挺像的。她沒有回答,因為她知道,即使確實沒那麼糟糕,但男友的表現也已經很接近託德了。
  • 美國底特律照明管理局起訴路燈供應商
    外媒消息,底
  • 誰,來拯救底特律 | 印象·底特律
    曾經是美國第四大城市的底特律的命運,就像一則發人深省的寓言,以及後工業城市全球性衰落現象在美國的縮影。它率先受到經濟衰退的衝擊,但能不能成為整個國家經濟復甦的前兆?不過當特斯拉拒絕底特律,拜騰、蔚來甚至是FF都以不同的時間出現在CES展上,傳祺在底特律車展上大放異彩可以看出,未來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第一的可能性。
  • 路燈供應商Leotek回應底特律照明管理局的質量投訴
    前段時間,中國之光網援引外媒消息報導了Leotek因路燈過早的變暗和「失明」被底特律公共照明管理局起訴的消息,現在後續來了。(點擊了解:底特律照明管理局起訴路燈供應商,稱20000多盞LED路燈過早的變暗和「失明」)5月15日,Leotek發布關於底特律LED路燈的聲明,回應了近期的質量投訴問題。Leotek在聲明中表示,公司在10多年前推出了其首款LED路燈,其全球客戶已經從改善照明質量和大幅降低能耗成本中受益。Leotek為自己的創新感到自豪,同時面臨著與技術領先相關的挑戰。
  • 【走進底特律之一】舊電影院
    (經過了多年衰退的底特律,昔日的輝煌已所剩無幾。我卻從「草根」美國人身上看到了文化底蘊。)
  • 暗黑心理學:幸災樂禍與人性的陰暗面
    在心理學如此多群體流派的背景下,理察·史密斯的《暗黑心理學:幸災樂禍與人性的陰暗面》就出現了。《暗黑心理學:幸災樂禍與人性的陰暗面》於2015年1月1日出版,由穆華夏翻譯,中國工信與人民郵電共同出版。書的封面採用了極簡的風格,附加上一紅一黃的表情圖,就可以看出本書的主題與我們的情緒息息相關。
  • 大事件 | 《The Grand Tour》第三季於底特律測試美式肌肉三劍客
    《The Grand Tour》第三季攝製組日前被拍到在美國城市底特律取景,恰好在海外知名汽車網站
  • 「年度最美災難片」,來自冰島導演的人性拷問
    有一天,你厭倦了陸地上海,和心愛的人一起駕著帆船遠洋航行,一切都是那麼美好,美麗海景盡收眼底,幸福仿佛永遠定格……然而,轉瞬間,四級颶風颳來,與驚濤颶浪搏鬥之後,你精疲力盡,但最終倖存下來,這時的你該如何回到岸上?並非人人都是少年派,並非人人都能有一場幸運的奇幻漂流。然而,這個情境卻並非虛構,1983年,真的有人親身經歷過這樣的災難。
  • 人性本賤?
    朋友說,人性本賤,把這交規撤了換成約束行人的試試,那些散漫得瑟的主兒立馬老實了。 無獨有偶。一個同行朋友在香港的銀行辦理業務,一個常規的開戶和境外匯款,整整弄了一天,因為這些銀行迫於反洗錢的監管要求,對每一個辦理業務的客戶都有著嚴苛的識別調查程序,開個戶匯個款要一天,這放在境內的銀行是不可思議的,估計客戶早鬧騰著把銀行拆了。
  • 美國女子因長相可疑在底特律機場遭脫光衣服搜身
    4年前,有著猶太和阿拉伯血統的美國女子海柏希在底特律機場被懷疑是恐怖分子而遭到扣押,並被帶到小房間內脫光衣服,接受搜身。對此,海柏希將航空公司(Frontier Airlines,)以及機場管理部門告上法院,21日,這一官司已達成和解,海柏希將獲賠4萬美元。
  • 研究發現:感情破裂了,很多人不分手,原因並非捨不得,而是不忍心
    原來,這背後竟隱藏著人性的善。 分手可能是痛苦的,即使你和你的另一半在一起不再快樂,但決定分手本身往往是非常困難的。 現在,心理學上或許能夠解釋,為什麼大家在想結束一段不愉快的感情時,會產生內心的痛苦掙扎。
  • 江歌事件:人性的醜陋是超出一般人想像的
    這是一個突發事件,並非預謀。此事很悲慘,又是意外發生,大家很惋惜。 不過是一件清晰明白的社會治安事件,如今變成了對人性的失望,對人類中竟然還有這樣卑劣的存在而震驚。 法律卻此無可奈何,甚至江歌的媽媽也無能為力,這讓人無比的憤怒。
  • 旺仔你變了:再也不是小饅頭,而是大饅頭了!
    不僅有大饅頭,還一口氣出了浪大仙、大挑豆、大仙貝、大雪餅、大辣人共6款。然而變大大大大的它們都不能吃,並非人民群眾們熱切期盼的超大份零食。但是像它們一樣尺寸格外驚人,也真的能吃的食物有沒有呢?以下就是小焙給您找的一些超大號食物。要知道為了做出這個長達273.5米的巨型提拉米蘇,廚師們光是奶酪就用了500公斤,咖啡也有300升,相比之下65公斤糖似乎已經不算什麼了。
  • 變臉失敗變「掉臉」,這位演員「洩露國粹玄機」!
    飛往底特律的機票幾乎全部「售罄」阿里巴巴在美國底特律舉辦的中小企業論壇,在當地時間20、21號兩天舉行。這是中美兩國在提出「百日計劃」等一系列升溫兩國經貿措施之後,中國的企業第一次在美國舉辦大規模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