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研究 | 孫璐:美利堅民族性建構與後冷戰時代美國國家身份危機
作為現代民族國家中「最典型的想像的共同體」,美國的國家身份和民族認同是在不斷建構「他者」、不斷反思進而重塑「自我」的動態過程中確立的。冷戰結束後,美國因失去意識形態層面的「他者」而陷入「自我」困頓,又因傳統價值觀的衰落和多元文化主義的興起而引燃了「文化戰爭」,使美國個體與整個美利堅民族遭遇了身份危機。探究後冷戰時代美國國家身份危機及其引發的學界論戰,可以看出美國重構民族性的緊迫性與種種努力
-
後張國榮形象建構:賽博空間的偶像復魅
「偶像是媒介的產物,也是現代化或後現代化進程的演化,」 洛楓曾在其著作《禁色的蝴蝶》中提出,媒介「催生一代又一代的名人明星,讓分布各地不同世代、年齡、階級、種族的受眾選擇、排斥或追隨,而受眾亦只可通過這些虛擬的媒體,建構他們跟偶像的關係「。
-
英劇:黑鏡1~3季 Black Mirror (資源)
《黑鏡(Black Mirror)》是英國電視4臺(Channel 4)於2011年12月播出的迷你電視劇,由英國製片人查理·布魯克(Charlie Brooker)製作。目前全劇更新至第三季,第一季、第二季各三集,分別以三個建構於現代科技背景的獨立故事,表達了當代科技對人性的利用、重構與破壞。 《黑鏡》在2012年2月27日發行了DVD。2012年7月12日宣布,本節目將拍攝第二季,2013年2月11日第二季開播,2014年1月查理·布魯克宣布《黑鏡》將會回歸,2014年12月18日聖誕特集開播。
-
英國科幻電視劇《黑鏡 Black Mirror》第一季+第二季+聖誕特輯
喜歡美劇 的朋友 可已關注我們 或者可以加我們的美女小編微信 wangsisi520520520 拉您進美劇群需要資源的關注我們 回復 黑鏡《黑鏡(Black Mirror)》是英國電視4臺(Channel 4)於2011年12月播出的迷你電視劇,由英國製片人查理·布魯克(Charlie Brooker)製作。目前全劇更新至第三季,第一季、第二季各三集,分別以三個建構於現代科技背景的獨立故事,表達了當代科技對人性的利用、重構與破壞。
-
「地位授予」:我國媒體對一家國際環保組織「媒體身份」建構的描述性分析
在對大眾傳播媒介社會功能的論述中,「地位授予」(status conferral)是大眾傳播媒介重要的社會功能之一(Lazarsfeld & Merton,1948),媒體授予「地位」的對象不僅是議題或活動,還包括個人、機構和社會組織等,也包括與媒體產生互動或試圖進入媒體論壇(forum)的消息來源或議題(活動)的發起者和捲入者。
-
在線觀影:黑鏡 第一季(Black Mirror Season 1,2011)
,正是你的人性汙點,經媒介停格、放大尤為觸目驚心。這是屬於媒體時代的荒誕事件,人們迷戀網路上的各種扮演,已經全然分不清真實與假象。而《黑鏡》的第二集脫去了黑色冷酷的現實外衣,雖然是悲觀的主題,卻根植在光怪陸離的異想世界,帶十足的科幻精神。
-
有獎投票|《數碼影像時代》2016年度產品媒體評獎入圍名單!
《數碼影像時代》雜誌編輯部攜DVCC [DVClub]產品測評室繼續推出——「2016產品年度評獎」,梳理、總結出這一年裡推出的致力於繁榮影像產業格局的產品,旨在表彰一年來推動行業技術革新、助力中國影像事業發展的機構與廠商。歡迎大家為自己所支持的產品投上寶貴的一票。
-
YMT· 放映 | 令你高潮又絕望的《黑鏡》!
英國迷你科幻劇《黑鏡》(《Black Mirror》)就做到了。《黑鏡》系列迷你劇誕生於2011年,至今已經播出了三季和聖誕特別篇,每季都由數個各自獨立的小故事組成,彼此之間沒有直接聯繫,但都以極其黑色幽默的口吻諷刺和探討了科技,尤其是傳媒技術發展到了極端後對於人類社會生活的影響。
-
《黑鏡之白色聖誕》:大野心的小撲街
在《黑鏡》第三季正式回歸之前,主創們苦心孤詣創作的聖誕特輯篇《白色聖誕》按照英劇的慣有模式,正式出籠間歇性挑逗觀眾。但是可惜這一次似乎,並沒有預想的那麼成功。根據維基百科的最新數據,《黑鏡》聖誕特輯在英國的本土觀眾收視率剛剛突破100萬人次,不到前兩集開播集收視人群的一半,在總共七集中基本墊底,作為第三季的前哨戰,聖誕特輯其實並未達到預期的成績。可是,喜歡它的人們仍然將桂冠、讚譽,毫不吝嗇地贈予,《黑鏡》的科幻驚悚仿佛鑲出了一幅明晃晃的「金字招牌」,成了少數派的定製劇,成了孟什維克們的神劇。
-
王曉培:美國電視脫口秀節目對中國形象建構的效果——以《奧利弗上周今夜秀》為例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增強,中國開始在國際社會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視對國家形象的建構與傳播。建構良好的國家形象不僅是出於國家的戰略考慮,也是確立該國國際聲望的重要方式。中美兩國關係是目前國際領域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同時,由於美國在國際社會佔據優勢地位,故美國對中國國家形象的認知和塑造,對兩國關係和國際輿論環境均有重要影響。
-
紅綠藍印染:數碼印花終結了爆款時代!【獨家專訪】
莫林祥:紅綠藍是「國家數碼印花產品開發基地」。目前我們已經擁有3臺MS-JP7數碼印花機,1臺日本東伸2040數碼印花機,以及14臺網印仿數碼印機,現在正考慮上第5臺數碼印花機。而數碼印花機就不可能了,換墨水很麻煩,沒有三五天搞不定,清洗太麻煩了,你也不可能經常換墨水,會對噴頭造成損傷。所以,幾乎不可能一臺數碼印花機今天換活性,明天換分散,那是不現實的。 春霞:是的,現在數碼印花機一臺機一個方案。
-
攝影:技術塑造的變色龍媒介
10月23日的藝術家講座邀請到瑞士藝術家凱薩琳·洛伊滕艾格分享她對數碼革命時代攝影的理解。從早期的《柯達之城》到《新人造物》,再到2018年完成的《科學之美》,凱特琳的創作始終圍繞著科技對人類生活所帶來的影響所展開,並在項目的發展過程中拓展攝影的定義和展示方法。正如她所說:"我認為我們生活在攝影史上一個非常獨特和令人興奮的時刻。這個媒介正變得更加複雜,難以定義。
-
網絡語境下媒介使用對用戶行為表徵的影響研究
新媒介對受眾生活的影響. 青年記者,2008,28:55-56. [8] 鄭素俠. 中國網民的民族主義及其影響因素:一個媒介使用的視角. 國際新聞界,2017,12:138-153. [9] 孫明源,王錫苓. 社會變遷視閾下的中國城市居民媒介使用與生態環境認知. 新聞與傳播研究,2018,12:21-41+126. [10] 劉鳴箏,袁諒.
-
周五電影:黑鏡:卡利斯特號
《黑鏡》系列一直被譽為科幻神劇,它的每一集都是個單獨的小故事,今天推薦的是第四季第一集《卡利斯特號》,豆瓣評分高達8.4
-
給你發了個紅包,咱們聊聊《黑鏡:潘達斯奈基》到底好不好看
據不可靠消息來源 有才華的同學最近都在看《黑鏡:潘達斯奈基》這不《黑鏡》剛宣布「互動」就馬上自動添加到朋友圈必備炫耀利器清單中滿屏儘是「5小時」 「5個結局」連從來不玩遊戲的張三李四都一夜之間變成當然 熱度當頭難免因跟風而發瘋等熱度褪去了那麼一丟丟同學們冷靜冷靜我們來好好聊一聊: 在你心中,《黑鏡:潘達斯奈基》到底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
HOMEWORK | 從德陽安醫生事件看公民媒介素養
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個人被無窮盡的信息無縫包圍著,但是對於時間和精力都相對有限的我們來說,我們是不可能細看每一條信息的,所以仔細瀏覽每一條新的信息是無法做到。面對著這海量的信息我們應該如何從其中篩選判斷?
-
新遊下載:恐怖遊戲《黑鏡4》免安裝中文版下載
遊戲名稱:黑鏡英文名稱:Black Mirror遊戲類型:冒險解密類(AVG)遊戲遊戲製作:KING Art遊戲發行:THQ Nordic遊戲平臺:PC發售時間:2017年11月28日【遊戲簡介】 《黑鏡(Black Mirror)》是一款由King Art Games製作THQ Nordic發行的冒險解謎類遊戲,描述的是一個叫David Gordon男人的故事。
-
數碼寶貝大便獸進化:細數那些喪心病狂的數碼寶貝
看過數碼寶貝的小夥伴都知道,數碼怪獸在被稱為「數碼世界」的計算機網絡上的模擬信息空間中生息,他們是一種擁有人工智慧的虛構生命體
-
黑鏡第五季:3個關於科技的故事,第一集就顛覆了三觀
黑鏡這一系列英劇,向來就以腦洞大開,黑暗諷刺為名。
-
數碼寶貝:導演真貓奴?貓形態數碼寶貝的究極體都不是泛泛之輩!
概況數碼寶貝大多都能在現實當中找到原型,比如說加魯魯獸是狼,古加獸是鍬形蟲,比多獸是獨角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