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錄製蒔菋課堂視頻有蒸八寶飯,今日正逢臘八,煮上現有的食糧,做成粥,一半做鹹口味,一半做甜口味,臘八過後,年味漸近……
願新年:輕鬆自在、安住當下、人物和諧、安康喜樂……
鹹甜八寶粥製作方法
▲Pic:Darren
用料 (根據自身當地食材增減)
1.紅豆 20g
2.黑豆 20g
3.黃豆 20g
4.腰豆 20g
5.綠豆 20g
6.蓮心 20g
7.花生 20g
8.瓜子仁 20g
9.小黃米 20g
10.長粒米 20g
11.糙米 20g
12.高粱 20g
13.燕麥 20g
14.紫米 20g
15.桂圓 7粒
17.光杏仁 10g
18.紅棗 5枚
19.核桃 3顆
20.葡萄乾 10g 3..
21.芡實 20g
22.伏姜 3粒
23.葵花籽油 2大匙
——原味——
24.紅糖 適量
25.肉桂粉 適量
——甜味——
26.青菜 2顆
27.胡蘿蔔 半根
28.豌豆角 1小把
29.山藥 1小段
30.香菇 1個
31.鹽 少許
32.五香粉 少許
33.麻油 少許
——鹹味——
步驟:
1.提前一晚衝洗1~22食材,並浸泡。
2.熱鍋加油,將米麥炒黃備用,其餘用陶瓷鍋大火煮開,轉小火煮約1小時,至豆酥。
3.再將炒好米麥加入,燒至濃稠,吃食材的原味。
4.把甜味的量盛出,放入紅糖和肉桂粉,拌勻即可。
5.青菜、胡蘿蔔、山藥、香菇洗淨、全部切丁。
6.豌豆角剝開,焯水。
7.熱鍋加油,放入香菇丁,微炒,加入胡蘿蔔丁、山藥丁、青菜丁、炒至變色,放鹽、五香粉和小豌豆,炒勻。
8.最後加入原味八寶粥,燒至濃稠,淋上麻油即可。
▲Pic: Darren
八寶粥起源:
農曆十二月(古稱臘月)初八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吃「臘八粥」的習俗。在漢代,以冬至後第三個戊日為「臘日」,南北朝時改為十二月初八日,謂之「臘八節」。人們在這天進行祭祀活動,祈求豐收和吉祥。
臘八節這天也是佛教節日「成道節」。相傳,釋迦牟尼在比哈爾邦的尼連河附近遭難被牧女所救,在菩提樹下得道成佛。此後,佛門弟子便於臘八節舉行誦經活動。並用乾果、雜糧煮成「臘八粥」。
後來民間爭相仿效,合家聚食,還饋送親友鄰裡。今北方絕大部分地區和江南部分地區,特別是洞庭湖南部地區人民仍保留著過臘八節、吃「臘八粥」的習俗。雖然原料上有些變化,但營養健身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
▲Pic: Vibhuti
八寶粥養生功效:
明朝大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粥「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也」。宋朝著名詩人陸遊甚至以為,食粥能長壽成仙。醫學界公認,粥能補益陰液,生發胃津,健脾胃,補虛損,最宜養人。
粥熬好後,上面浮著一層細膩、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質,中醫裡叫做「米油」,俗稱粥油。很多人對它不以為然,其實,它具有很強的滋補作用,可以和參湯媲美。
通常所說的粥油是由小米或大米熬粥後所得的。清代醫學家王孟英在他的《隨息居飲食譜》中則認為「米油可代參湯」,因為它和人參一樣具有大補元氣的作用。
▲Pic: Vibhuti
食味分享
此款鹹甜八寶粥深入人心,各有所取,吃了臘八粥,開心滿足,快樂迎新春佳節!
公益線上視頻1月16日19:00又開播,可以回看哦……
▲Pic:Flora
▲Pic:Volunteers
食味者|巧姐Vibhuti
7歲時,第一次給姐姐做鹹鹹的麵條。
9歲時,幫姑媽切三色絲。
16歲時,開始給爸爸做中晚餐。
1996年,給鄰居、家人及孩子做飯吃。
2005年6月,志願為藏寶閣請來的活佛做素餐。
2006年8月起,開始為自己量身定做符合自己體質的瑜伽飲食(蔬菜、水果和堅果類素食)並和朋友分享體驗。
2016年,為XX瑜伽機構的早課做公益早點。
2018年5月21日,在印度isha中心與isha瑜伽的食物結緣,後在岑卜村、泉素優品、龍華徐匯敬老院分享餐點。
2019年,在博物館和文化宮的茶文化課分享茶點。
2020年,參與isha線上兒童營的isha食譜的直播、isha上海中心的課程現場演示;多次參與瑜伽工作坊餐食製作;參與瑜伽靜修營的中印餐食的製作;自製自編食空之旅食譜,帶領朋友一起踐行瑜伽生活……
自願到哪做到哪,喜愛帶著美食去旅行……
意願素食走四方,喜悅徜徉健康去生活……
志願奉獻愛分享,願意呈現美好去消融……
課程視頻可重複播放,歡迎掃下方二維碼進直播群,留言、討論、交流、分享和學習
🥬杭州滿月夜美食素宴🥬
▲Pic:Volunteers
杭州滿月夜美食素宴的哪道菜或想吃其他地方的素食——歡迎留言,下次會製作分享到公眾號。
歡迎掃下方二維碼進群留言,討論,交流,分享和學習
交流分享
更多閱讀:
食空食譜|杏仁椰棗能量球
食空食譜|韓式炸醬麵
食空食譜|三彩薑黃炒飯
食空食譜|什錦拌粉條
食空食譜|什錦炒年糕
食空食譜 |清炒三色丁
食空食譜 |冬暖花開
食空食譜 |三彩蘿蔔匯
食空食譜 |茴香桃膠胡蘿蔔煎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