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垃圾分類成了大家熱議話題。為了更好宣傳垃圾分類,今天杭州上城區清波街道城管啟動了全市首個垃圾分類「敲門行動」。
早上11點,杭州上城區城管局清波中隊工作人員來到所管轄的小區,挨家挨戶檢查並宣傳垃圾分類知識。
從今天開始,上城區清波街道的居民都可能迎來這麼一群特殊的「客人」。他們通過敲門入戶的方式,查看居民垃圾分類的第一源頭。
廚房,客廳的每一個垃圾箱,他們仔細查看,並且給每家每戶建好垃圾分類檢查表,記錄下餐廚垃圾和其它垃圾分類的準確率,發現問題及時提出。
在檢查中,孫隊長告訴記者,雖然大家現在都已經有了垃圾分類的初步意識,但是具體怎麼分,還是需要慢慢養成習慣。
杭州上城區城管局清波中隊中隊長 孫志剛 :
通過上門給居民宣傳,使居民養成一個垃圾分類的習慣,從而提高整個垃圾分類的準確率。
對於不按要求進行垃圾分類,並且屢教不改的居民,城管人員將對他們進行處罰,並且將不良記錄依法計入個人檔案。
杭州上城區城管局清波中隊中隊長 孫志剛 :
屢教不改的話,我們可以對當事人進行行政處罰,最高個人罰款可以達到200元。 根據杭州市最新的條例,一旦我們罰單開出之後,相應的處罰信息將會作為不良記錄依法計入有關個人、單位的信用檔案。
除了「敲進門」之外,工作人員還在社區門口擺放了智能垃圾袋發放機。居民可以通過掃碼獲得垃圾袋,通過每個垃圾袋上的二維碼,就可以查詢到誰在使用。
杭州定安路社區居委會副主任 朱辰翔:
我們這裡的垃圾袋是需要居民實名制登記之後,才能在這裡掃碼領取。如果我們在投放垃圾桶裡面看到了錯投的現象,我們直接可以掃上面的二維碼,來追根溯源這個垃圾的源頭在哪裡。
此外,清波街道定安路社區還派出了近百位志願者,在每個垃圾投放點巡查,同時通過小區監控24小時查看,力爭將小區居民的垃圾分類準確率提升約10%,小區垃圾減少約5%。
記者|單晨鵬
來源|新聞深一度
責編|章敏
編輯|江翊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