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本文根據深港通頭等艙微信群成員討論整合而成,若機構投資者有意向入群可添加小通微信號「xtong100」
電池業務量爆增的背後,意味著電動車市場同時也高速擴張,現在切入,時機正好。2014年我國純電動車銷量為45048輛,同比增長208%。根據工信部數據,2015年1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6599輛,同比增長近5倍,全年大概率維持100%以上的行業增速。
昨日公告,公司預期錄得淨虧損減少30-70%,主要是由於市場更加認同鋰電池及其自身規模效應開始顯現。除了動力電池業務自身增長外,電動車製造業務方面,2015年上半年已進行商業化生產,配合整個電動車行業高速發展,預期今年公司將扭虧為盈,密切留意中期報告。
昨日公告,五龍預期收入較去年多兩到三倍,毛利較去年多八到十一倍,而電池業務佔其總收入96.06%,可以說五龍電動車名不符實,本質上是一家動力電池製造企業,但這名字卻為切入電動車生產環節埋下伏筆。
2014年,五龍通過收購進入了電動汽車生產市場。五龍將專注於生電動商用車(小巴,長途客運汽車,卡車,貨車和轎車)。以約8億港元收購了兩個生產基地,杭州基地年產能約為100,000輛,主要生產電動客車及電動小巴;昆明基地年產能為4500輛客氣,2500輛公交車,2000輛小巴和商用車。
同時,五龍正在向地方政府機構推廣其電動小巴。管理層表示,公司於杭州、天津、南京、東莞及內蒙古做了大量前期工作,預計在生產廠投產初期已能獲得訂單。現時,每輛電動小巴的現金生產成本約45 萬元人民幣。若計及政府補貼,該公司預期每輛小巴的利潤約40萬元人民幣。
回歸公司的主要業務(動力電池業務),管理層表示,在電池、電池管理系統和電力傳動裝置的內部研發工作方面,五龍較競爭對手擁有優勢。該公司主要生產以磷酸鐵鋰為基礎的電池,與其他區內電池製造商(如比亞迪、ATL和光宇)相似。管理層強調,公司的電池業務擁有成本優勢。
--END--
深港通頭等艙申明:本文只是作為頭等艙會員做的研究與邏輯分享,並不代表頭等艙贊成或反對其中邏輯與結論。請乘客務必學會用心閱讀,自我理解和吸收。投資有風險!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添加深港通頭等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