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國最西部的邊陲小鎮,這裡是中國最晚迎來朝陽和最晚送走夕陽之地。這裡距首都北京5000公裡,同處北緯40度附近,在同一條緯線上與北京遙遙相望。
斯姆哈納位於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烏恰縣吉根鄉,都說中國版圖是只向東方啼鳴的公雞,那麼新疆是雞尾的話,這斯姆哈納就是雞尾上的翹得最後的那根羽毛。
地處中吉兩國邊界附近的斯姆哈納村,是一個典型的以放牧為生的柯爾克孜族村莊,在帕米爾高原這個海拔2900米左右村莊裡,人均草場不足一畝的現實把牧民們的生活限制在了貧困線以下。
在1952年前,這裡即是中蘇間邊境貿易口岸,現在這裡是繁忙的伊爾克什坦口岸,距烏恰縣153公裡,對應是吉爾吉斯斯坦的奧什州。早在清代這裡就是民間貿易往來的通道。如今這個深山峽谷中的口岸車水馬龍,勃勃生機。
攝影/喚歸
在這裡,村莊和哨所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斯姆哈納邊防連則是祖國版圖最西端的邊防哨所,肩負鎮守我國西大門的重任,素有「西陲第一哨」之美稱。
走進斯姆哈納邊防連,映入記者眼帘的營區是一幅綠樹成林、小橋流水、馬羊成群的美麗畫卷,建卡49年來,經過一代代官兵的不懈努力,昔日荒涼的營區已被4萬多株楊樹、紅柳、沙棘等掩映,綠化覆蓋率達90%以上。
連隊官兵自己建造的「落日公園」裡,「彩虹橋」、「國門哨」、「戍邊樓」、「小西湖」、「刺玫園」等8大景觀成為千裡邊防線上的一道亮麗風景,這樣的生態環境在帕米爾高原近3000米海拔的雪域高原實屬罕見。
攝影/紅旗2012
斯姆哈納邊防連官兵戍守的邊防線,有21個巡邏點在海拔4500米以上,最高點達6020米。官兵每月巡邏2到4次,平均每次往返300公裡。一個戰士一年巡邏的路程,相當於從烏魯木齊到北京走一個來回。一代代官兵懷著對祖國領土的無限赤誠和愛戀,用忠誠和信仰捍衛祖國西部邊關的安全與穩定。
在這裡你可以這樣玩:看我國最後一抹夕陽落,看古老遺珍卡音地松樹林、伊爾克什坦通關口岸。
這裡你可以這樣吃:在柯爾克孜牧民的氈房裡盤腿暢飲暢吃馬奶酒、酸奶子、駱駝奶、羊肉、奶皮子、黑加侖。
坐標: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烏恰縣吉根鄉
自駕:
出喀什沿309省道,經上阿圖什鄉、託帕爾、烏恰縣去中國西部的邊境小鎮斯姆哈納,二百餘公裡路,沿克孜勒蘇河逆流西行,過烏恰、康蘇、烏魯克恰提、吉根,再沿海拔3000多米的克孜勒套與柯爾克昆蓋依套之間的峽谷,向西南而上。出峽谷,抵中國最西邊的鄉村斯姆哈納,再沿克孜勒蘇河而上,過克孜勒蘇河大橋,一條南北流向的伊爾克什坦河便擋住了去路,這裡就是伊爾克什坦口岸(原稱」斯姆哈納口岸」),海拔約27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