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整治歸來,出行安全需要齊心共治 | 光明網評論員

2021-02-23 光明網


光明網評論員:溫州順風車命案後,滴滴啟動全面整治,先是全國範圍內下線順風車業務,9月8日至15日深夜11點到凌晨5點,停止計程車、快車、優步、優享、拼車、專車服務。在深夜出行整治期滿後,滴滴於昨日晚間發布了初步整治情況暨恢復深夜服務的通告,同時開始執行深夜運營規則——快車(含優步、優享)及專車司機在深夜期間(23:00-5:00)需滿足註冊時間超過半年、安全服務超過1000單等條件才能接單。

通告對於整治情況進行了粗略的披露。比如錄音功能已經覆蓋78.9%的訂單;698萬乘客添加了緊急聯繫人;司機安全培訓考試99.3%的通過率;重大安全客服人數增加3倍。它目前的點讚數已經破10萬+,足見滴滴所受到的外界關注度有多高。

不過通告也提出了一些新問題,比如一鍵報警上線,但「因客觀條件限制,暫時無法將信息自動同步給警方」。滴滴有獨立的資料庫,但公民信息在各地可能是條款分割狀的,再者以目前很多地方的警力配套看,接收到乘客的一鍵報警後,也未必能達到實時出警的水平,所以暫時無法同步可以理解。但是滴滴之外的責任部門,也要全力而為,掃清壁壘,不能因為可能因此承擔部分出行安全責任而推諉,延緩信息同步的進度。

2017年滴滴的年訂單量高達74.3億筆,佔絕對主導的市場滲透率要求它必須擔負起守衛出行安全的責任,沒有任何迴旋餘地。過去一段時間,輿論聚焦於滴滴,滴滴迫於壓力而下線順風車業務,同時暫停深夜出行,對滴滴的業務也形成了不小的影響。至於乘客,打車難再度回歸讓出行體驗變得糟糕,這說明企業如果沒有良好的治理,對誰都不會有利好。

當然也得看到,在「滴滴消失的第一夜」,關於計程車拒載、漫天要價,以及黑車泛濫的報導多了起來。圍繞滴滴的討論,也不像命案發生時那樣呈現一邊倒的趨勢,這種局面可以預料。相對於計程車和黑車而言,滴滴的存在,至少能形成競爭和制衡。失去競爭,行業獨角獸滴滴可能在安全保障上降格,漏洞衍生命案;失去競爭,賣方市場下的計程車,自然重新掌握話語權,沒有改善出行服務品質的動力。

滴滴叫停深夜出行,打車難回潮,風波發展至今,我們應該清晰的看到,出行安全保障最終得納入到供需關係下考量。換句話說,滴滴作為市場主導者,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但出行領域安全規範,還需要協力共治。

規範網約車,改革計程車,打擊黑車,這些手段一個都不能落下。需要指出的是,這兩年滴滴因為準入限制業務收縮,計程車依靠壟斷身份,重新獲得市場加持,打車難再現,也是計程車改革陷入停滯的產物。不論如何,對滴滴的整改最終是為了確保出行品質,如果計程車因此成為大贏家,並降低服務水準,廣大乘客將成為最大受害者。

對於滴滴而言,在整改之後重新回歸,正如它自身在通告中所言,「保障司乘安全依舊面臨較大挑戰」,但經歷過多起命案之後,滴滴或許再也沒有試錯的餘地了,這也許是最後一次機會。希望輿論容忍的限度能夠倒逼滴滴,從商業模式和運營機制上時刻緊繃,全力確保乘客安全。而基礎保障乘客出行權益的考慮,對計程車和黑車的治理,也該走向深入。

文章來源:光明網(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投稿、合作QQ:892726843(加時請註明微信投稿or合作)

相關焦點

  • 色情直播視頻的二次傳播危害更大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上周五(6月12日)有媒體報導說,河南鄭州警方發布的關於「滴滴司機直播性侵事件」的通報稱,網上流傳的網約車司機迷奸女乘客的視頻,是一對夫妻在安裝某直播平臺APP後,以網約車司機性侵為噱頭,公開進行色情表演直播,
  • 國際市場波詭雲譎,何去何從待觀察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今天(3月18日)早晨,這波被稱為「自由落體」下降的國際原油價格,又下降了2%,在紐約市場報收26.42美元/桶。商業票據市場可以為經濟活動提供直接融資以及增信、貸款、抵押和市場主體的日常流動性需要。美聯儲啟動此一機制,將減輕融資市場、短期信貸市場和股票市場的壓力,有助市場主體渡過難關。  美國以及西方主要工業發達國家的提振措施,究竟有無效果、有多大效果,尚需觀察。
  • 滴滴出行安全月: 開展交通安全教育實踐活動
    」的安全日主題,滴滴出行將配合各地公安交警部門在12月份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安全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以進一步提升司機、乘客的交通安全意識,共創安全文明出行環境。在「滴滴出行安全月」期間,滴滴將積極配合公安交警部門在全國51個城市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知識競賽、安全培訓大講堂、安全知識進校園、兒童安全出行系列繪本推廣等系列線下交通安全教育公益活動。其中滴滴代駕開展了全國範圍的「反酒駕」行動,切實提升司機道路交通安全意識。安全月期間,滴滴希望通過豐富多樣的線下活動把交通安全的知識帶給社區居民,帶進校園,帶給更多司機和乘客,更多行人。
  • 螞蟻集團美國遇阻,傳遞出明確信號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昨天(10月15日)有媒體報導說,美國國務院已提交一份方案,要求政府將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集團列入貿易黑名單
  • 扇人耳光、綁人樹上,何來如此戾氣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今天(
  • 大氣重汙染成因與治理攻關事關民生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今天(
  • 生僻名字用不了,不是老百姓的錯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據媒體報導,浙江寧海嚴女士的女兒,在上海念大四,馬上就要保送研究生了。原本是很高興的一件事,但學校在向「學信網」推薦過程中卻發現,這個名字沒法錄入系統。怎麼辦?需要明確的是,生僻名字用不了,不是老百姓的錯,不能用「誰讓你用生僻字」這種話語來規訓民眾起名字的自由。從價值判斷上,當然可以作出「少用生僻字」的建議,但是,這終歸是民眾的權利。生僻字固然會造成生活上的困難,但是這種生活成本只要自願選擇就無可指摘。不應該給民眾施加在起名上「隨大流」的壓力,別具一格,是個體無可厚非的權利。
  • 【光明網評論員】「腎奴案」不只是個法律問題
  • 【光明網評論員】且慢斷言「轉基因產品造福於民」
  • 公共場所普查手機是侵犯公民隱私權丨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昨天(7月30日)有媒體報導說,深圳有關方面發布消息稱,近日,網上出現一則「深圳地鐵民警一個一個檢查乘客手機內音頻、視頻、圖片」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在法治社會,公民隱私權不受侵犯,是公民安全以及獲得安全感的最基本來源之一。舉凡憲法、民法、民訴法、刑法、刑訴法以及侵權責任法等各個層級的法律,都對公民隱私權的保護設置了規定。當然,隱私權並非無限。個人隱私權的邊界是公共安全的底線所在。這也正是一些城市的地鐵設置安檢系統,查驗乘客是否攜有管制器物的正當性基礎。
  • 給女友拍下「一片海」,有何不可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近日,有媒體報導了一則新穎的「秀恩愛」——有人出價68萬元,競拍「一片海」送給女友,這引發全民圍觀。都需要清晰界定。當然,其實資源使用權轉讓,本身並非新鮮事。依據《海域使用管理法》第十六條,單位和個人都是可以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申請使用海域的。且依據該法第二十條,海域使用權也可以通過招標或拍賣的方式進行取得,只要相關部門履行了相應的審批手續即可。因此,送出「一片海」,只要具備相關資質都是可以的。
  • 【光明網評論員】盛世中國更需「低點思維」
  • 暴打女生的嫌犯抓到了,還有三大關切待回應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6月25日深夜,遼寧大連警方發布公告:在甘井子區南關嶺一居民小區將網傳「女子半夜遭毆打」案件犯罪嫌疑人王某(男,31歲,大連人)抓獲。經初查,犯罪嫌疑人王某因與其女友感情糾紛情緒波動,酒後於22日凌晨路遇被害人吳某,對其使用暴力並強制猥褻。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對其犯罪事實供認不諱,警方正在進一步工作中。
  • 男子不肯系安全帶還打傷司機後被滴滴永久封禁!吵翻了!
    男乘客上車後,司機按規定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帶,遭到乘客拒絕。隨後發生的一幕,讓人咂舌!男乘客揚起手中手機,多次暴打司機的頭部,將司機打致頭破血流。經查明,當天凌晨,乘客孔某平(男,50歲)酒後乘坐司機張某的滴滴轎車,在轎車上因不肯系安全帶問題與張某發生口角,孔某平還動手打了張某,致張某頭部受傷住院治療。
  • 婚騙都是套路,為啥鑽套者絡繹不絕丨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最容易提供社會心理研究素材的,往往是流行的騙局。光明網評論員曾在《冒充「領導」和「黑老大」:電信騙子的成功學》一文當中說過,多無知的騙子,也能算得上人性弱點的洞察者;多粗陋的騙術,也能清楚地掌握一些社會意識:比如,相信財富可以通過偶然發現一次機會而空手套白狼的底層哲學;比如,相信明規則之外另有一套潛規則在主導社會運行的經驗判斷;再比如,對個體在公權力面前保持人格和伸張權利的不託底、不相信。
  • 整版廣告謝政府:謝意背後還有什麼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今天(2月19日)有媒體報導說,2月15日,浙江溫州一家企業在當地媒體刊登整版廣告:「我們用一個整版,文章來源:光明網(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投稿、合作QQ:892726843(加時請註明微信投稿or合作)
  • 「滴滴出行」仍未在中山辦理登記註冊!小欖多部門約談「滴滴」
    目前,已有9家網約車平臺在中山辦理了經營許可,但滴滴出行仍未辦理。相關部門要求滴滴公司立刻辦理經營許可,擔負起安全主體責任、規範管理,並制訂不合法車輛、人員的限期清退計劃等整改意見。「滴滴出行」安全事故頻發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同時更多關於滴滴的
  • 聯合國總部遷西安,還真有人信了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昨天(8月19日)有媒體報導說,陝西西安警方近日抓獲了一個涉嫌詐騙的團夥。文章來源:光明網(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投稿、合作QQ:892726843(加時請註明微信投稿or合作)
  • 官微亂發言,一句「異常登錄」太輕率丨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距離女遊客在雲南麗江被打毀容事件已過去三個月,目前6名嫌疑人已被批捕。但事件在曝光後,又再起波瀾。2月10日晚,麗江警方官方微博轉發指責被打女遊客「放蕩」的內容。文章來源:光明網(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光明網評論員」)投稿、合作QQ:892726843(加時請註明微信投稿or合作)微信推出新功能了,你知道嗎?公眾號也能像好友一樣置頂!
  • 別讓沒掃過墓的烈士家屬再等30年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今天(3月30日)有媒體報導說:「至今麻慄坡烈士陵園,還有三分之一的烈士家屬迄今因為家庭生活困難沒有去掃過墓。他們已經等了30年,希望他們不會等更久!」(轉載請註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光明網微信號:gmw_001相遇,是一份意外的驚喜,感謝你,讓我走進你的生命,從這一刻開始,讓我們彼此珍惜,不見不散,不離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