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總部遷西安,還真有人信了 | 光明網評論員

2021-03-05 光明網

光明網評論員:昨天(8月19日)有媒體報導說,陝西西安警方近日抓獲了一個涉嫌詐騙的團夥。報導稱,西安和平圓建設管理有限公司以「聯合國總部將搬遷至西安」為名進行詐騙,「涉案資金近200萬元,受害人目前查到的是近70名,全國各地都有」。
相信不少人是以娛樂的心態來看待此條新聞的,而「智商稅」則無疑是人們最先想到的詞彙。但是,問題顯然不是那麼簡單。有人相信「聯合國總部遷西安」說,這實際上是「奇蹟後遺症」之一種,是許多原來不可想像、不能想像的奇蹟實現後,一些人以「奇蹟」替代了常識的結果。是的,設想一下,如果一個人生活在奇蹟的氛圍裡,耽溺於奇蹟的幻象中,那麼,有什麼理由不可想像「聯合國總部遷西安」,又憑什麼不信「聯合國總部遷西安」!細數起來,許多被當下人們認為是荒誕無比的事情,卻都被我們的前輩甚或我輩相信乃至篤信過。這一方面是常識不彰、信息不暢的結果,另一方面也往往是在諸多「奇蹟」誕生之後的認知偏差所致。的確,聯合國可以設在紐約,為什麼就不能挪往西安;聯合國大廈可以建在曼哈頓,為什麼不能遷到「秦嶺以北」?尤其是近年美國大筆賴帳聯合國會費,今天拆這個群,明天退那個群,為什麼就不可在阿房宮的故地所在搭個群舍?是咱們劃不出這爿地界,還是建築能力不行?單拎出來,這些問題也並非毫無根據,甚至,是不是也有相當的道理?然而,這些根據和所謂的道理,卻是將政治以及國際政治的常識解構成社交媒體中的段子的結果,是社交媒體的粗簡語言反噬思維的結果。聯合國的會,畢竟不是區域性國際組織的會議,更不是奧運會亞運會所可比擬。聯合國所駐之地,看似一個地方,卻是國際政治理論的一個刻版,是世界歷史及其發展格局、國際規則及其價值的一個體現。可以肯定的是,聯合國的搬遷,並非沒有可能,但那只能是國際政治經歷了前所未有劇烈變動後的結果。最起碼,依據常識,即使聯合國真的要遷往西安抑或其他任何地方,是不是也應該開些個大會小會商議一下,聯合國5大常任理事國是不是也要舉個手一致一下,怎麼可能像開發個樓盤一樣,「於2019年6月4日在北京華僑大廈三樓會議室」「由和平圓公司主辦的《聯合國總部西安項目設計研討會》上」就決定搬遷了呢?退而言之,即使和平圓公司剃頭挑子一頭熱、想先斬後奏地將新聯合國總部建起來了,那麼也要冒著聯合國就此討論不定、搬遷不成,富麗堂皇的聯合國新總部被閒置的巨大風險。當然,從「涉案資金近200萬元,受害人目前查到的是近70名,全國各地都有」的已知案情看,上述這些常識還是被一些人置若罔聞。不過,如果從和平圓公司可以於2019年6月4日在北京華僑大廈三樓會議室公然主辦所謂「聯合國總部西安項目設計研討會」看,問題顯然還不是只產生了「近70名」被騙者那麼單純。警方辦案人員稱,和平圓公司「註冊資金高達99億元人民幣」。而擁有如此巨額資金的公司不幹正事卻走起了歪門邪道,這種奇事也同樣耐人尋味。據上述「研討會」介紹,聯合國新總部佔地216平方公裡,投資26500萬億人民幣,建設周期自2019年9月9日起6年完成,調水15億立方米/年,「總規審查已獲最高決策批准」……從建設規模看,這只是另一個「奇蹟」而已,不由一些人不信。

文章來源:光明網(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投稿、合作QQ:892726843(加時請註明微信投稿or合作)

相關焦點

  • 聯合國總部將搬遷至西安?假的!
    今年5月中旬西安公安新城分局新城廣場派出所接到一起報案。有人以「聯合國總部將搬遷至西安」的名義在網絡和現實中大肆進行虛假宣傳引誘不明真相的群眾投資「搬遷項目」。接到報警後公安新城分局高度重視立即成立了專案組對該案件展開前期偵查,經查發現,報案人朱某母親鄧某在網上看到「聯合國總部將搬遷至西安」的虛假消息後,專程找到了所謂承接「搬遷項目」的「西安和平圓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在擁有正規辦公場所和豪華裝修的
  • 造謠「聯合國總部搬到西安」的是他們,西安警方深入調查竟挖出大案……
    網帖中甚至還公布了「聯合國西安總部工程進展概況」「總規劃面積 拆遷總面積 建設周期」等細節西安網警提醒廣大網友,拒絕謠言,理性愛國,謹防有人利用所謂聯合國總部搬遷項目進行詐騙。」有人以「聯合國總部將搬遷至西安」的名義,在網絡和現實中大肆進行虛假宣傳,引誘不明真相的群眾投資「搬遷項目」。
  • 【光明網評論員】「腎奴案」不只是個法律問題
  • 螞蟻集團美國遇阻,傳遞出明確信號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昨天(10月15日)有媒體報導說,美國國務院已提交一份方案,要求政府將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集團列入貿易黑名單
  • 「聯合國搬遷西安項目」詐騙案判了!
    2019年8月西安人的微信群流傳著一個假消息「聯合國總部要搬遷到西安」
  • 給女友拍下「一片海」,有何不可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近日,有媒體報導了一則新穎的「秀恩愛」——有人出價68萬元,競拍「一片海」送給女友,這引發全民圍觀。據媒體梳理,這樣的拍賣並不少見,在重慶,還舉行過森林拍賣。參與拍賣的市民有的是想在森林裡修別墅,有的想買片森林搞農家樂。森林被拍賣後,裡面的野生動物、礦產、埋藏物等依然屬於國家所有,不能亂動,裡面的林木未經批准更不得亂砍。拍下「一片海」送女友,或拍下一片森林「佔山為王」,它們的意義遠不止網際網路上的一個段子。
  • 【光明網評論員】且慢斷言「轉基因產品造福於民」
  • 別讓沒掃過墓的烈士家屬再等30年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今天(3月30日)有媒體報導說:「至今麻慄坡烈士陵園,還有三分之一的烈士家屬迄今因為家庭生活困難沒有去掃過墓。他們已經等了30年,希望他們不會等更久!」有報導說,中國已於2014年修建了新的安葬紀念設施,歸葬從韓國遷回的中國軍人遺骸。消息稱,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烈士褒揚工作,採取多種措施,弘揚烈士精神,褒揚烈士,告慰英靈。
  • 公共場所普查手機是侵犯公民隱私權丨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昨天(7月30日)有媒體報導說,深圳有關方面發布消息稱,近日,網上出現一則「深圳地鐵民警一個一個檢查乘客手機內音頻、視頻、圖片」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該消息還稱,警方將依法對造謠行為進行查處,請廣大市民不信謠、不傳謠。的確如上述消息所說,警察在地鐵通道內挨個檢查乘客手機內容的流言,引發了全國公眾強烈關注。現在,深圳方面對此進行闢謠,證實「經核查,深圳市公安機關未在地鐵內開展此項工作,該消息經證實為謠言」,這的確讓人感到些許欣慰。
  • 國際市場波詭雲譎,何去何從待觀察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今天(3月18日)早晨,這波被稱為「自由落體」下降的國際原油價格,又下降了2%,在紐約市場報收26.42美元/桶。文章來源:光明網(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投稿、合作QQ:892726843(加時請註明微信投稿or合作)
  • 【光明網評論員】盛世中國更需「低點思維」
  • 官微亂發言,一句「異常登錄」太輕率丨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距離女遊客在雲南麗江被打毀容事件已過去三個月,目前6名嫌疑人已被批捕。但事件在曝光後,又再起波瀾。2月10日晚,麗江警方官方微博轉發指責被打女遊客「放蕩」的內容。背後有人吧」,「對於造成惡劣影響的購物店,工商、公安甚至紀檢部門要去查查。」按照這一管理思路,結合現實,首先該查查的還應是監管者、執法者的問題。雲南方面不妨以嚴肅調查官微事件為契機,重塑地方的管理與執法隊伍,這或是開啟麗江旅遊善治的「七寸」。
  • 色情直播視頻的二次傳播危害更大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上周五(6月12日)有媒體報導說,河南鄭州警方發布的關於「滴滴司機直播性侵事件」的通報稱,網上流傳的網約車司機迷奸女乘客的視頻,是一對夫妻在安裝某直播平臺APP後,以網約車司機性侵為噱頭,公開進行色情表演直播,
  • 大氣重汙染成因與治理攻關事關民生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今天(
  • 扇人耳光、綁人樹上,何來如此戾氣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今天(
  • 生僻名字用不了,不是老百姓的錯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據媒體報導,浙江寧海嚴女士的女兒,在上海念大四,馬上就要保送研究生了。原本是很高興的一件事,但學校在向「學信網」推薦過程中卻發現,這個名字沒法錄入系統。怎麼辦?解決這些障礙,既取決於技術難度,還在於主觀態度。
  • 整版廣告謝政府:謝意背後還有什麼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今天(2月19日)有媒體報導說,2月15日,浙江溫州一家企業在當地媒體刊登整版廣告:「我們用一個整版,明知人家「謝絕」,還執意登出廣告,其意可見,其心可鑑。尤其是這樣的廣告並非免費,而且還出自一家初創企業,這就更加可見花錢致謝企業的拳拳誠意。當然,企業感謝政府的心意引發的「感謝」效果以外的實際效應,就既非感謝者所控,也非被感謝者所控了。一版廣告引來議論紛紛,這個現象,實是當下政商關係和政企關係的折射,其所折射者也不獨溫州所在。
  • 婚騙都是套路,為啥鑽套者絡繹不絕丨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最容易提供社會心理研究素材的,往往是流行的騙局。光明網評論員曾在《冒充「領導」和「黑老大」:電信騙子的成功學》一文當中說過,多無知的騙子,也能算得上人性弱點的洞察者;多粗陋的騙術,也能清楚地掌握一些社會意識:比如,相信財富可以通過偶然發現一次機會而空手套白狼的底層哲學;比如,相信明規則之外另有一套潛規則在主導社會運行的經驗判斷;再比如,對個體在公權力面前保持人格和伸張權利的不託底、不相信。
  • 【世界媽祖】聯合國總部媽祖圖片展
    9月6日上午,聯合國總部四樓會議廳。
  • 滴滴整治歸來,出行安全需要齊心共治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溫州順風車命案後,滴滴啟動全面整治,先是全國範圍內下線順風車業務,9月8日至15日深夜11點到凌晨5點,停止計程車、快車換句話說,滴滴作為市場主導者,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但出行領域安全規範,還需要協力共治。規範網約車,改革計程車,打擊黑車,這些手段一個都不能落下。需要指出的是,這兩年滴滴因為準入限制業務收縮,計程車依靠壟斷身份,重新獲得市場加持,打車難再現,也是計程車改革陷入停滯的產物。不論如何,對滴滴的整改最終是為了確保出行品質,如果計程車因此成為大贏家,並降低服務水準,廣大乘客將成為最大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