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防務新聞》網站報導,衛星圖像似乎表明,中國已經開始批量生產以國產運-20運輸機為基礎改裝的新型加油機,以填補其空軍力量投送能力的不足問題。
閻良機場的衛星圖,有四架運-20的機翼上裝有加油艙,表明它們是運-20U加油機。
這張圖片攝於2020年12月30日,是由行星實驗室拍攝。照片顯示了在陝西西安閻良機場上,四架機翼下裝備有加油吊艙的運-20清晰可見,這表明這些是運-20U加油機。運-20U是運-20的一種空中加油機改進型號,被認為配備有三個加油裝載,這些裝置分別在安裝在兩個機翼下和機身的後部。空中加油是通過軟管方式來實現的,它是在一個可伸縮的軟管末端有一個加油裝置,而受油戰機會將空中加油探頭「插入」到軟管加油裝置中。
據報導,第一架運-20U原型機在2018年進行了首飛,而四架運-20U加油機的同時出現表明該機的飛行測試計劃已經完成,並且可能已經可以開始批量生產。目前還不清楚運-20U是否將是一款專用的加油機,還是保留了其標準型運-20運輸機那樣的運輸貨物能力。
閻良機場的俯瞰圖
然而,裝備了四個引擎的強大的運-20和運-20U目前仍然採用的是俄羅斯生產的D-30KP2渦扇發動機提供動力。中國正在為運-20系列飛機開發新型WS-20高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不過這種發動機預計在2024年之前不會投入生產。
除了運-20U加油機之外,還能看到16架運-20運輸機
在衛星照片中的四架運-20U中的三架被已經塗成深灰色,而最後一架飛機仍是出廠時的黃色底漆。其中一架灰色的運-20U有可能是原型機,或試驗機,而其他三架可能就是量產型飛機。而除了4架運-20U加油機之外,在機場還看到了16架運-20基本型運輸機。閻良是西安飛機公司的生產基地,以及多家航空技術公司和研究機構的所在地。它也是重要的試飛中心,負責新型飛機的飛行測試工作。
那麼中國的空中加油能力究竟如何呢?
中國目前裝備有大約24架加油機。主要是由轟-6U加油機組成,是以西飛生產的轟-6轟炸機為平臺改進而來的,轟-6類似於俄羅斯的圖-16,其原型可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中國還有三架伊爾-78MP加油機,購自烏克蘭並於2014年交付。由於中國服役的伊爾-78加油機數量較少,而轟-6U所能搭載的燃油有限,這意味著中國只有基本的空中加油能力。
如果更多的加油型運-20U被製造出來,加油機能力的不足的問題很可能會得到緩解,而隨著這些力量倍增器數量的增加,將使中國能夠擴大其在周邊空域的影響力,並使其戰鬥機在空中停留更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