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谷川修同學,
今天放學回家的時候撿到你的氣球,
我也是今年三年級的學生,
我是喜歡戴粉紅色蝴蝶結的女孩,
美麗乖巧,有女人味…」
還記得小丸子寫信給筆友的故事嗎?筆友是不少人的青春印記,在Facebook、Instagram還未發達的年代,親筆寫信是最重要的通訊方法。
最遙遠卻又是最近的距離,你也曾有過嗎?
有澳門女網民在facebook群組「西環變幻時」發文,指38年前以筆名「Isabella」透過娛樂雜誌《金電視》認識香港筆友「Henry」,大家用文字互相通信,雖然從未見過面,但對方曾寄來兩份生日禮物,自己亦織過頸巾送給他。闊別多年,樓主希望透過facebook力量,和當年住屈地街的Henry聯絡。
女網民Sophie日前在「西環變幻時」發帖,上載多張經過時間洗禮、漸漸泛黃的信封,信封分別寫著位於澳門收信地址及香港回郵地址,收件人是「李碧君」。
1981年她透過娛樂雜誌《金電視》,認識一位香港筆友、住在屈地街的Henry,兩人當年從未見面,但Henry曾寄兩份生日禮物給她,一次是蜜糖香皂,另一份是一本全新的日記簿,她也親手織過一條頸巾寄給他。
Sophie憶述,他們的書信內容經常互相取笑對方。她希望透過facebook尋得Henry的聯絡方法,並透露自己當年筆名是「Isabella」,而她已經搬家多次。
可能現在的小朋友都未必知道《金電視》這本古董雜誌。在當年還未有社交網絡,甚至沒有狗仔隊的年代,《金電視》是不少人追看娛樂訊息的主要途徑之一。作為《明報》集團出版刊物,《金電視》於1975年開始發行,至2000年代停刊,屬於售價較低的雜誌,由於每期都有抽獎活動,獎品包括明星明信片等,當時深受追星一族歡迎。
帖文引起網上熱議,不少網民紛紛留言、轉發,希望能推到Henry看見帖文,亦有網民感嘆「好青春」、「筆友呢樣嘢好浪漫」,有人則指這篇帖文滿載青春歲月的回憶。
巧合的是,小編也曾經歷過和筆友通信的年代,也有一些筆友突然就失去聯繫了。你也有寫信給筆友的難忘故事嗎?歡迎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