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莫名其妙地收到一些帶有營銷性質的電話和簡訊。
這些騷擾內容幾乎無時不刻地出現,就算我們僅僅是瀏覽或使用了看房網站、招聘網站、購物網站等等。
尤其是各種購物節前後,手機上幾乎快被各種垃圾簡訊轟炸。
每當遇到這些情況,除了無可奈何,我們更多的是對個人信息洩露的煩惱和擔憂。
8月31日,為了規範通信簡訊息服務和語音呼叫服務行為,維護用戶的合法權益,工信部就《通信簡訊息和語音呼叫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徵求意見稿主要從用戶、簡訊息服務提供者和相關部門三個方面做了如下規定:
一、用戶
任何組織或個人未經用戶同意或者請求,或者用戶明確表示拒絕的,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簡訊息或撥打商業性電話。
用戶未明確同意的,視為拒絕。用戶同意後又明確表示拒絕接收的,應當停止。
二、簡訊息服務提供者
簡訊息服務提供者發送埠類商業性簡訊的,應當確保有關用戶已同意或請求接收,並保留用戶同意憑證至少五個月。
簡訊息服務提供者不得擅自改變電信網碼號用途,不得將用於發送業務管理和服務類簡訊息的埠用於發送商業性簡訊息,無正當理由不得對用戶接收業務管理或者服務類簡訊息進行限制。
三、「謝絕來電」平臺
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組織建立全國統一的「謝絕來電」平臺,引導相關組織或個人尊重用戶意願規範撥打商業性電話。
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應依託「謝絕來電」平臺提供「謝絕來電」服務,採取便捷有效的方式登記用戶關於商業性電話的接收意願,並依據用戶意願和雙方協議約定提供防侵擾服務。
當用戶認為其受到商業性簡訊息或商業性電話侵擾,就可以向12321受理中心進行投訴。
對於信息完整、準確的投訴,12321受理中心應當在接到投訴3個工作日內轉送相關企業核查處理。
至於這一次的整治,能否讓廣大群眾擺脫騷擾電話和簡訊的困擾,還需要時間來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