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裡的蘇州,處處是閒情。彭宣璟卻絲毫不敢偷閒,身為沛喜酒店的執行董事,他在為即將到來的「五一」黃金周作準備。
「家肥屋潤,有閒來座」是臺灣客家語的一句俗語,這句話被寫成大字掛在酒店大堂。彭宣璟笑稱,「在這裡,我們相信所有的相聚都是久別重逢,沛喜,邀請大家有閒來座。」當然,這其中也包含著他對家鄉的思念。「疫情讓我們錯過了春節,讓大家更期待『五一』收穫小驚喜!」在彭宣璟的帶領下,記者走進位於蘇州市中心的沛喜酒店。「沛為水、充沛、豐富之意,喜即代表快樂、喜悅之事。」彭宣璟解釋「沛喜」的內涵,期望著一切快點好起來。
溫文儒雅的彭宣璟出生於臺灣,成長於馬來西亞檳城,並在美國完成學業。大學畢業後,彭宣璟在臺灣投行業打拼過,也曾任TEDxTaipei共同創辦人,同時也是個紀錄片導演。在一次與朋友的偶然交流中,朋友那句「現在大陸發展機遇多、機會大,不如去闖闖看」,開啟了彭宣璟人生新轉折。他來到上海共同創辦了共享創業空間【大院Co-working Space】。
選擇蘇州創業,源於父親。2001年彭宣璟的父親彭雙浪赴大陸打造友達蘇州廠。2003年,還在讀大學的彭宣璟前來蘇州探望父親,一家人遊古城、賞園林,蘇州深厚的文化底蘊令彭宣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彼時,蘇州工業園區剛剛開發不久,周邊仍是一副延續千年的水鄉風貌。工作之餘,彭雙浪喜歡在附近走走,收集一些居民家中的老家具,並專門在蘇州工廠內保存兩座糧倉和當地文化,名為有緣居,成為科技與人文結合的典範。父親的這一行為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彭宣璟,催生一個夢想,他要打造一個集人文、社交等多元化生活空間。
2015年10月,彭宣璟在蘇州的項目正式啟動,他瞄準了輕奢型旅宿。這一類酒店要集合城市基因、顏值擔當等備受年輕人鍾情的文化屬性。「現在的年輕人對住宿的需求與過去不再相同,他們非常熱衷於享受一次次『忙裡偷閒』的城市體驗,品美食、看風景是必備項目。」彭宣璟說。
「蘇州的文化底蘊特別深,文化是生活的一部分,我想以旅店為『展館』,用策展的方式,用最有趣的方式把蘇州呈現給客人。」為此,彭宣璟在旅店的內飾上加入了眾多蘇州元素,傳統的金磚、版畫、木製家具與簡約的現代設計相得益彰,古今東西彼此混搭卻又和諧。
駐足大堂,但見服務臺上擺著酒店設計人員手繪蘇州地圖。三條特色旅遊線路、眾多特色菜餚菜單及名餐館一覽,盡在圖中。在不同季節裡,旅店餐點會給客人提供當季美食,如春天裡的青糰子、馬頭蘭。在彭宣璟看來,正是靠著這些「接地氣」的行為,才令旅店能夠「講好蘇州故事」,成為全球遊子在蘇州的一個臨時的家。
彭宣璟已在蘇州市中心連開兩家沛喜酒店,每家的體量都不大,可謂「小而美」,但各家門店平時的入住率超過八成,其中兩成客人是境外遊客。「一位臺灣阿姨前後來了14次,還帶了很多親朋好友一起來遊蘇州。」這是彭宣璟印象最深刻的回頭客。
打開國際旅遊網站貓途鷹,彭宣璟的旅店下方有著世界各地遊客以各種語言表達的對蘇州之旅的美好回憶。「酒店非常人性化,剛進房間,看到有小卡片提醒明天的天氣,還是明信片集結蘇州景點,在旅遊途中還可以寄給家人。時時刻刻都有一種家的感覺!」
如今,彭宣璟把一家人都接到了蘇州生活,也想在蘇州紮根。周末時,他還會帶著孩子同學的家長一道坐三輪車遊古城、聽評彈,或是組織環蘇州古城牆的徒步活動。他表示:「在蘇州創業,營商環境好,各部門服務到位,居住環境優越,生活便利。未來我還要在大陸其他城市開設旅店,通過這個小窗口講好當地的文化故事。」
編輯 / 戴勇英 審閱 / 王流麗
來源:蘇臺一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