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對於英國利用BNO護照打「香港牌」的行徑,外交部重磅反制,港府也跟進採取反制措施。這些措施會產生怎樣的效果?根據您的觀察,香港各界對此有何反響和評價?
香港時事評論員 馮煒光:關於外交部的反制,我覺得香港的群眾是歡迎的,因為英國實在是太可惡了。但對「黃絲」(「攬炒派」)來說,他們還是有點僥倖的心理。因為香港現在,比如說你去英國通常是坐飛機,那麼你用身份證就可以出關,然後你訂機票、辦理登機證的時候,才需要用這個護照。那麼他們就可以先拿出特區護照去辦理機票,然後到了英國倫敦以後才拿出他們的BNO去申請5+1。這樣他們就可以拿盡兩邊的好處;既可以保留香港的居留權,也可以申請英國的5+1。
但是我覺得「黃絲」這個小聰明就有點「自作聰明」,因為我覺得我們外交部也已經很清楚這個操作,所以我覺得外交部說不定還會有後續的措施,而且外交部也說了,他們還是會有後續的措施,所以我還是勸「黃絲」不要太自作聰明。
直新聞:外交部表示,保留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您分析,在何種情況下,還會有更厲害的反制措施嗎?
香港時事評論員 馮煒光:這個就回到基本法裡面來看。根據基本法第24條,在五六種情況下,你可以當香港的永久性居民。其中第一第二個情況,最主要的基礎就是,你是中國公民。
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葉劉淑儀,他們也說了類似的情況,就是假如我們國家不再承認申請BNO的「黃絲」是中國公民,那他的整個香港永久性居民的基礎就動搖了,那他就不可能再享有相關的權利,就包括有三個權利,第一個就是居留權,第二個是選舉權,第三個是被選舉權。
那麼後兩個,「黃絲」假如他決心移民英國的話,有可能他不一定太care,但是這個永久居留權對他們來說可能是最大的痛處。因為有永久居留權,他進可以攻、退可以守。當他拿到這個英國居留權後,可以回香港在香港賺錢。而且,假如香港政府有什麼福利派遣的時候,由於他還是永久居民,他也可以繼續拿。
但是假如「中國公民」的基礎動搖了,他們就可能會很害怕。現在我們外交部還沒有宣布進一步的措施是怎麼樣,但「黃絲」自己他們也在傳、也在擔心。這也是他們最大的痛處。
直新聞:您分析英國在BNO護照上做文章,究竟有何盤算?如意算盤會打響嗎?
香港時事評論員 馮煒光:為什麼英國會在BNO上面做文章?我覺得有些報導也說得很清楚,據英國政府自己的估計,他們覺得未來幾年就可能有很多「黃絲」會移民英國,從而為他們帶來30億英鎊的收入,也就是大概300多億港幣,其實這才是英國政府最看重的地方。
因為脫歐以後,再加上它的疫情,其實英國的經濟確實不好。這也是「黃絲」如果真要用5+1移民的話,要考慮的,就是他們去了英國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如果找一些收入比較低、相比在香港來說又辛苦多的工作,那是不是真的值得?比如說連「黃媒」也報導,有一個80後的攝影師最近去英國,他是不能再當攝影師了,他只能當一個外賣員。
外賣員也是一個好的職業,但是外賣員只適合比較年輕的人,作為80後,他現在還年輕,但再過10年、20年,他怎麼樣?假如是當攝影師的話,再過10年、20年,因為他的經驗和名氣,可能反而收入會更多;但外賣員的話,你的收入有可能反而因為你的年齡增長而降低。這也是很多移民英國的「黃絲」他們真的要好好考慮的。
英國政府的算盤其實就是「拿錢」,而且是搶所謂「人才」。但這些所謂「人才」到了英國能不能重新找到相關的工作,與在香港相類似的工作呢?這也是一個疑問。
直新聞:針對新任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夏博義叫囂要修訂香港國安法的言論,國務院港澳辦、香港中聯辦接連發聲予以批判。香港的法律話語體系該如何改革?怎樣才能正本清源?
香港時事評論員 馮煒光:說到夏博義,我覺得他們的話語權其實最主要是兩點,第一點他們是大律師,香港的大律師因為市場不開放,所以香港的大律師,特別是有名氣的大律師,他們的收入很好,而且社會地位很高,有點所謂輿論領袖的味道。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就是他們通過掌控香港大律師公會就可以影響那些大律師能不能執業。如果你要在香港當大律師,你要執業的話,你要有一個職業證明Practice certificate。
那麼這個Certificate誰發給你呢,就是大律師公會,而大律師公會為什麼可以這樣發給你呢,而且全香港只有這樣一個團體可以發呢,依據的就是香港的法律。所以假如我們國家根據法律授權給你這個團體,而你這個團體,越來越政治化變成一個政治團體,而不是一個純粹的專業團體的話,其實完全可以依法收回這個權力。
其實有些愛國愛港的大律師已經提議,不應該由大律師公會這個政治性的組織繼續來發出執業證書,而是應該成立一個所謂大律師資格認證,還有紀律委員會,它可以獨立地通過特首委任的一個團體發這個證書給你,也可以做一個紀律的審查,看大律師有沒有違反專業的紀律、專業的操守。所以我覺得假如他們這樣搞下去的話,大律師公會這個話語權極有機會被收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