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陝西56個貧困縣全摘帽了

2021-02-13 人民網

27日,陝西省政府官方網站發布公告: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建立貧困退出機制的意見>的通知》和《陝西省貧困縣退出專項評估檢查實施辦法》規定,經陝西省委、省政府研究審定,陝西省政府2月27日批准銅川市印臺區等29個貧困縣(區)脫貧摘帽、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陝西省5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這29個退出的貧困縣(區)為:銅川市印臺區、耀州區,渭南市白水縣,榆林市佳縣、清澗縣、子洲縣,漢中市南鄭區、城固縣、洋縣、勉縣、西鄉縣、略陽縣、鎮巴縣、寧強縣,安康市漢濱區、平利縣、旬陽縣、石泉縣、紫陽縣、白河縣、漢陰縣、寧陝縣、嵐皋縣,商洛市商州區、洛南縣、山陽縣、丹鳳縣、商南縣、柞水縣。

黨的十八大以來,陝西脫貧攻堅力度之大、進展之快、成效之好前所未有,全省貧困人口由2011年底的592萬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18.34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1.40 %下降到0.75%。繼2017年底延長縣等4個縣(區)和2018年底周至縣等23個縣退出之後,2019年底銅川市印臺區等29個貧困縣(區)脫貧摘帽,至此,陝西所有貧困縣(區)首次實現「見底清零」。這一目標實現,意味著陝西所有貧困縣、貧困村將全部摘掉貧困帽子,全省96.2%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解決,全省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

大家都在看

12315,還有這用?!

車企轉產口罩、飯店改行賣菜…這些跨界操作,粉了!

這張照片刷屏之後,愛心人士捐贈了一輛救護車!

責編:翟巧紅 | 編輯:喬梁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龔仕建、鄧楠

相關焦點

  • 廣安區終於摘掉「貧困縣」的帽子了,大家鼓掌!!!
    貧困縣不是「鐵飯碗」,到2020年全省88個貧困縣要全部「摘帽」。這是四川省脫貧攻堅目標明確的任務,如今邁出了實質性的一大步——10月28日,四川省政府官方網站公布《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批准南部縣等5個縣退出貧困縣的通知》,批准國家級貧困縣南部縣、廣安市廣安區,以及省定貧困縣蓬安縣、廣安市前鋒區、華鎣市退出貧困縣,成為四川首批「摘帽」的5個貧困縣。為什麼是他們?「摘帽」後上述地方在脫貧攻堅方面將面臨哪些變化?記者從省扶貧移民局督查考核處找到答案。
  • 43歲男子企圖性侵智力缺陷女孩,警方18小時查明案情【三分鐘法治新聞全知道】
    71年前,張富清是西北野戰軍的突擊隊員,炸掉了敵人四個碉堡。退役轉業後,他主動選擇到最偏遠的貧窮山區工作,奉獻一生。(中國新聞網)2、國務院扶貧辦:2日公布,今年我國宣布摘帽的貧困縣有283個,至此全國已經有436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貧困縣摘帽進程過半。
  • 陝西福彩2019年社會責任報告發布
    為充分彰顯福利彩票人民屬性、國家屬性、公益屬性,弘揚「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發行宗旨,近日,省福彩中心發布了2019年社會責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系統展現2019年度陝西福彩發展成果、福彩文化、公益責任、團隊建設、安全運行及創新服務等社會責任履行情況。
  • 貧困縣花7.1億元打造「土豪校園」,此風不可長
    然而,事實卻與一些人的猜測正好相反,鎮安中學所在地鎮安縣,不僅不是財政收入富足的地方,反而是剛摘帽不久的深度貧困縣。據相關資料顯示,2019年,鎮安縣的財政收入不足2億元,鎮安中學的總投資卻高達7.1億元,這背後顯然存在債臺高築的問題。耐人尋味的是,重金打造的校園景觀中,有些設置其實與教育幾乎無關。
  • 扯野棉花系列,從東西湖水務局「力爭完成東西湖區蓄滯洪保留區摘帽工作」開始聊
    其中有一句話是這樣的「2021年將力爭完成東西湖區蓄滯洪保留區摘帽工作,加強東西湖區防洪保護圈建設,構建可防可控的防洪保障體系」。這裡面的重點就是東西湖區蓄滯洪保留區摘帽工作,用的措辭是力爭。說明了,第一,東西湖有摘帽的意願,要不也不會總在論壇有討論,第二,當時的省住建廳有這個考慮——「日前從省住建廳獲悉,我省將重新認證長江及漢江關係城鎮發展的分蓄洪區,擬對長江流域現有分蓄洪區進行調整。其中,武漢東西湖區或將不再作為分蓄洪區。」注意是當時。
  • 「十四五」期間 陝西將再增加15家三甲醫院
    據悉,陝西有序開展疫苗接種工作,已採購新冠病毒疫苗157.9萬支,累計接種56.01萬針次,無嚴重不良反應。西安市對口岸檢疫、進口冷鏈、醫療疾控等感染高風險行業人員實現接種全覆蓋。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
  • 漢堡王用過期麵包做漢堡【三分鐘法治新聞全知道】
    (新華網)6、教育部等3部門:日前聯合下發通知,聚焦52個未摘帽貧困縣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全力推動升學培訓促就業、政策崗位促就業等5項「促就業」重點任務落地,讓有就業意願的貧困家庭畢業生儘早就業。
  • 吳志華:用創新和實幹讓貧困村摘帽
    夏天蚊蟲叮咬、房屋漏雨,冬天江風刺骨、寒冷難眠……近1000個日子,吳志華放棄休息時間,驅車行駛10萬多公裡,往返於長春市區和套子裡村之間,用創新和實幹幫助24戶55人實現脫貧。如今的套子裡村,徹底實現了「貧困村」摘帽。
  • 麻陽藍鳳凰:貧困縣裡飛出的金鳳凰
    這就是湖南麻陽藍鳳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從貧困縣裡飛出的金鳳凰。
  • ——新聞媒體聚焦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12月13日,江蘇的《新華日報》推出「勿忘國恥 圓夢中華」專版;《南京日報》用4個整版紀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其在「12·13國家公祭日·為史存證」版面,還整版轉發了新華社作品《2020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百人群像實錄》。  不僅紙媒,該作品在網絡上也得到了廣泛傳播。「83年歲月流逝,截至記者發稿時,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會登記在冊的在世的倖存者僅剩73人。」
  • 這個貧困縣,用小小「5分錢」,做了這麼多大事
    9個鄉鎮中,有4個和潔城公司籤了垃圾清運合同,另外的鄉鎮還在洽談中。縣財政局的工作人員介紹,為了在23個貧困行政村實施好「5分錢工程」,縣級財政已投入以獎代補資金530多萬元,共投入垃圾桶、垃圾鬥、垃圾車和垃圾熱解站、堆放點等配套硬體設施資金近3000萬元,還將投入後期管理運行資金540多萬元。與4000多萬元的政府投入相比,群眾自籌的100多萬元,顯得杯水車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