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東西湖區水務和湖泊局2021年度工作目標及主要任務出來了。
其中有一句話是這樣的「2021年將力爭完成東西湖區蓄滯洪保留區摘帽工作,加強東西湖區防洪保護圈建設,構建可防可控的防洪保障體系」。
這裡面的重點就是東西湖區蓄滯洪保留區摘帽工作,用的措辭是力爭。
有微信公眾號東西湖消息讀者就發來一段話,大概是這樣的,關於咱們東西湖蓄滯洪保留區摘帽最早消息可追溯至2012年,當時官方報導東西湖或不在作為分蓄洪區,其中說到東西湖50多年未分蓄洪,同時當地經濟快速發展、位於全國南北、東西交通樞紐地帶、與漢口城區民生基礎設施聯繫密切等(例如用水、用電等),這些都表明,該區已不適宜於再作分蓄洪區。
這個報導是有的,當年的武漢晨報發的,如下圖:
實際上除了這個報導之外,金報也有一個報導。
如果微信公眾號東西湖消息讀者仔細看,這兩者報導是一致的,同樣都是基於《湖北省城鎮化與城鎮發展戰略規劃》這樣一個發布而產生的兩則報導,核心內容是一致的,而在2012年之後,如果你去搜索,用「東西湖 分蓄洪區」作為關鍵詞,你很可能會發現會一無所得,這說明什麼?這裡微信公眾號東西湖消息說的一無所得,指的是官方信息,而不是論壇社群的討論。
如果按照百度百科,東西湖分蓄洪區,北依府環河,分蓄洪區堤防由漢江幹堤、東西湖圍堤及張公堤組成,自然面積444平方公裡,。分洪口門在漢江幹堤樁號84+000處,寬560米,分洪流量5,000立方米每秒,蓄洪水位28.50米,有效蓄洪容積18億立方米;吐洪口門在圍堤樁號12+000處,寬度180米,流量2,500立方米每秒。分蓄洪區緊靠主城區,經濟發展十分迅速,分蓄洪區沒有專門的安全轉移設施,且從未分洪,如分洪將造成巨大的損失。
這裡微信公眾號東西湖消息要說一句,百度百科沒有那麼可信,因為百度百科的編輯權限是比較開放的,而這條百度百科用的是武漢市情網[引用日期2012-12-16]的信息,有出處,相對可信一些,但是可惜現在網址現在打不開了,從發布時間來看,很可能也是晨報或者金報當時報導的後續。
2012年的兩則報導說明了什麼?說明了,第一,東西湖有摘帽的意願,要不也不會總在論壇有討論,第二,當時的省住建廳有這個考慮——「日前從省住建廳獲悉,我省將重新認證長江及漢江關係城鎮發展的分蓄洪區,擬對長江流域現有分蓄洪區進行調整。其中,武漢東西湖區或將不再作為分蓄洪區。」注意是當時。
這裡面作為第二點,這個摘帽考慮已經是八九年前的事情了,顯然目前沒有成行,應該還在計劃考慮階段,否則東西湖水務局不會提出力爭摘帽這樣的目標,因為很顯然,區一級水務單位對於摘帽的權限是不足的。
2021年東西湖區政府工作報告這樣寫2020的防汛工作:這裡可以看得到,當時壓力很大,但是挺過去了。注意,這裡只是東西湖的汛情,如果作為分蓄洪區,考慮的可不僅僅是東西湖……綜合上面的說法,大概的邏輯是,東西湖區有摘帽的想法,但是目前比較難摘,所以只能是力爭。
快過年了,喜慶話誰都愛聽,如果微信公眾號東西湖消息順著力爭摘帽去說事,比如說標題寫一個「東西湖今年有可能摘下分蓄洪區的帽子」,當然大家喜歡(雖然沒寫錯,但大家心裡都清楚難度),就好像以前總有人說東西湖明天富得流油什麼的大家都愛聽一樣……不過微信公眾號東西湖消息還是得按照自己的真實想法來說,摘帽難,只能說努力爭取。既然有提法,就有希望,不是嗎?
微信公眾號東西湖消息囉裡囉嗦想說啥呢?就是想說個道理,應該怎麼看消息,怎麼分析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