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首例「鏡面人」手術成功 她經歷了什麼?

2021-02-23 三明芭樂網

10月25日,三明市第二醫院普外科二區與麻醉科密切配合,成功為一位「鏡面人」實施了一例手術。

你知道什麼叫「鏡面人」嗎?

所謂的「鏡面人」又稱「鏡子人」或「鏡像人」,即心臟、肝臟、脾臟、膽等器官的位置與正常人相反,心臟、脾臟在右邊,肝臟位於左邊,心、肝、脾的位置好像是正常臟器的鏡中像。目前,醫學上對「鏡面人」現象的成因還沒科學定論。有醫學專家認為,「鏡面人」是在人體胚胎發育過程中,與父母體內基因的一個位點同時出現突變有關,其發生機率大約為百萬分之一。

患者王女士50多歲,左上腹部疼痛了十多年,始終沒有好轉。經三明市第二醫院CT檢查發現,王女士內臟全轉位,膽總管、肝內膽管結石非常多,還伴有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急需手術治療。

主刀醫生徐書楷,普外科二區主任醫師,工作30餘年,首次遇見全部內臟轉位患者。

「她的肝內膽管就像一顆樹的樹枝一樣,樹枝上都結滿了『果子』,樹枝越遠端,結石越不易取出。同時膽囊像10cm的芒果一樣,也裝滿了結石。手術難度非常大。」

普外科二區和麻醉科組成手術團隊,麻醉科採用連續硬膜外+全麻複合的麻醉的方式,為預防術中出血,他們建立了連續有創動脈監測,及時監測血氣分析,嚴密調控患者的生命體徵及內環境平衡。

普外科二區小心翼翼地結合膽道鏡的應用,將細小的膽道鏡伸向「樹枝」的遠端,在可視下取出200餘克結石。

原本2小時能完成的手術,此次足足用了5小時,終於順利完成。

||內容綜合:福建衛生報,||商務合作:13850800482 

||註明:圖片來源原作者,如有侵犯原圖作者權益,請致電聯繫本網進行刪改。

相關焦點

  • 罕見「鏡面人」,手術「反著來」
    他們的心臟、肝、脾、胃等器官位置左右對調,猶如鏡中影像,被稱「鏡面人」。2日,記者從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獲悉,該院心臟血管外科龔啟華團隊成功實施「鏡面右位房缺合併心臟瓣膜修補手術」,治癒了張小姐多年的心臟病。「我從小就知道我的心臟和別人不一樣,朋友們還經常拿這事和我開善意的玩笑。」
  • 首例女變男變性手術成功
    在24年前的今天,1992年12月14日 (農曆冬月廿一),首例女變男變性手術成功。
  • 【冷水江新聞】-市人民醫院首例腮腺癌手術成功
    > 關注微信就送有線電視增值大禮包 還可享受優惠辦理廣電業務口播:近日,市人民醫院為一名腮腺癌患者成功實施了腫塊
  • 博鰲超級醫院成功完成中國內地首例心臟收縮力調節器植入手術
    10月29日上午,博鰲超級醫院成功完成我國內地首例心臟收縮力調節器植入手術,這也是博鰲超級醫院自運營以來創造的第16個全國首例。  本次手術由博鰲超級醫院國際心臟中心特聘專家、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教授華偉完成。
  • 龍華區人民醫院首例!我院耳鼻喉科成功開展高難度顱底腫瘤切除手術
    日前,我院耳鼻咽喉科成功為一名47歲女性患者進行了右側顱底腫瘤完整切除,這是我院首例經鼻內鏡翼顎窩徑路顱底腫瘤切除的微創內鏡手術,手術難度大、風險高
  • 山東首例最小活體肝臟移植手術成功!
    圖中的嬰兒就是六個月大的小傑,就在前天,小傑剛剛接受了活體肝臟移植手術,現在仍躺在省立醫院的小兒重症監護室裡,還沒有度過危險期,讓人十分揪心
  • 東陽市首例「三焦點」白內障晶體植入術在我院成功實施
    10月27日上午,東陽市首例「三焦點」白內障晶體植入手術在橫店文榮醫院臺灣太學眼科中心成功實施。此次手術邀請到了臺灣白內障手術專家林鴻源醫師親自主刀,該手術的成功實施,填補了東陽地區高端人工晶體置換手術的空白。
  • 邵醫醫生漂洋過海十幾小時,為波蘭帶來首例這類手術
    這是波蘭當地開展的首例此類手術。朱越鋒醫生不久前接到波蘭靜脈學院的邀請,希望他能參加9月21號至22號舉辦的靜脈腔內治療培訓班並指導手術示教。波蘭靜脈學院是當地最早開展專業靜脈外科的一批有影響力的教授共同發起的學術培訓組織,代表了波蘭靜脈疾病診療的最高水平。學院每年都會開展多次專業學術培訓,為波蘭各地醫院培養了許多專業靜脈外科醫生。
  • 美國女孩自述手術臺上瀕死經歷:昏迷中看見一扇門,裡面的人勸她快過去
    美國女孩自述手術臺上瀕死經歷:昏迷中看見一扇門,裡面的人勸她快過去據《每日星報》11
  • 陝北首例高難度右手拇指再造術在延安市人民醫院取得成功
    入院後,經仔細檢查,丁俊傑主治醫師診斷患者為右手拇指撕脫性離斷傷,由於指體毀損嚴重,斷離指體已無再植條件,如果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案,就意味著患者的右手將至少喪失40%以上的功能,給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
  • 美國男子成功完成全球首例換臉換手手術
    美國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日前宣布,他們為一名男子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同步換臉、換手手術,讓該男子有望恢復正常的生活。由於大量使用藥物,他連續昏迷了好幾個月,並接受了20次重建手術和多次植皮手術。考慮到常規手術無法幫助他恢復視力且使用雙手,2020年8月,為了讓迪梅奧恢復到正常生活,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醫療團隊為迪梅奧進行了全臉及雙手的移植手術。
  • 罕見「鏡像人」成功手術,曾經殘疾人脫胎換骨
    有醫學專家認為,「鏡像人」是在人體胚胎發育過程中,與父母體內基因的一個位點同時出現突變有關,其發生機率約為百萬分之一。單純鏡像人不引起明顯的病理生理變化,也不引起症狀,但事實上很多鏡像人常常合併較嚴重的心血管及內臟畸形,導致患病治療時出現許多不可測因素。6年前王阿婆不小心摔了一跤,醫生告訴她:大腿骨摔斷了-股骨頸骨折,需要手術治療。
  • 給力雲浮 首例陰莖離斷再植術成功 絕命賭博 揮刀「自宮」
    爆料&合作請加小編私人微信:Wanfow(記者 張瑜 通訊員 劉飛)近日,因賭博欠下巨款後自殺並自行割斷陰莖的何某在施行陰莖離斷再植術兩個月後,回到市人民醫院創傷外科中心複查,檢查證實陰莖離斷再植術成功,並恢復生理機能。
  • 普定縣人民醫院首例動脈栓塞成功完成
    11月4日,普定縣人民醫院首例動脈栓塞成功完成,為一名81歲高齡,因反覆出現陰道流血,且有相應噁心、嘔吐等症狀於13日入院的患者成功止血。 醫生了解得知,患者確診宮頸癌已有2年多,未進行規範治療。這2年期間反覆陰道流血返院治療,但均只能予局部壓迫止血等對症處理,不能真正的緩解。
  • 市十院介入科開展首例下肢靜脈曲張微創手術
    11月19日瀋陽市第十人民醫院介入科血管通路中心成功開展首例Vein Havst下肢靜脈曲張微創手術。
  • 普醫首例微創根尖囊腫切除術成功開展
    12月22日,普定縣人民醫院首例超聲骨刀微創根尖囊腫摘除術+根尖切除術在口腔科成功開展。患者何某,女,18歲。9年前,因外傷致左上中切牙牙體缺損,後出現牙齒疼痛症狀,期間自行服用消炎藥後症狀得到控制,一直未到醫院就診。三周前因牙體變色嚴重就診於口腔科,由口腔科賀靖華副主任醫師接診。
  • 龍華醫院實施我國首例國產透析用人工血管植入手術
    「進針順利,縫合性能不錯……」11月24日下午,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外科手術室內,龍華醫院血管外科主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周圍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血管通路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血管外科分會第一屆委員會血管通路學組副組長施婭雪,帶領醫護團隊成功完成我國首例國產透析用人工血管植入手術。
  • 首例 世界首例3D髂骨假體重建在北大人民醫院完成
    2015年12月9日上午,一個全新的手術探索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上演。歷經4個小時,「世界首例右骨盆巨大腫瘤切除3D髂骨假體重建」獲得圓滿成功。
  • 【醫路有我】做完手術立即吸氧,松江援藏醫生在西藏定日縣完成今年首例游離植皮手術
    「手術難度本身並不大,但在高原缺氧狀態下進行相對比較困難。」8月18日下午,松江援藏醫生曹磊、魏振強在西藏定日縣人民醫院完成了進藏後首例手術。據了解,患者是一位名叫次仁的57歲的藏族女性,大約三周前,次仁騎電瓶車不慎摔倒導致左腳外踝撕脫性骨折,前往家附近的衛生院清創縫合治療後沒有明顯好轉。一周前,左腳足背傷口處的皮膚又出現了不規則變黑、流膿等症狀。
  • 【重磅】我院成功完成第一例頸髓損傷伴上頜骨、眼眶粉碎性骨折手術
    10月12日我院成功完成第一例頸髓損傷伴上頜骨、眼眶粉碎性骨折的手術。這是創傷急救中心成立以來首例骨外二科、口腔頜面外科、麻醉科共同完成複合傷的病例。患者蔡某因車禍致頸髓過伸性損傷,上頜骨、眶骨粉碎性骨折,入住我院骨外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