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 世界首例3D髂骨假體重建在北大人民醫院完成

2021-02-22 預立醫學
2015年12月9日上午,一個全新的手術探索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上演。歷經4個小時,「世界首例右骨盆巨大腫瘤切除3D髂骨假體重建」獲得圓滿成功。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5年12月9日上午,一個全新的手術探索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上演。歷經4個小時,「世界首例右骨盆巨大腫瘤切除 3D髂骨假體重建」獲得圓滿成功。這是繼7月8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完成的3D全骶骨假體重建術後又一創舉。

來自長沙的患者妞妞(化名),今年剛剛18歲,喜歡跳舞的她漂亮懂事,處處惹人喜愛。今年初練舞時摔了一跤,繼而右側髖骨疼,自以為拉傷,也沒在意。誰知疼痛越來越越頻繁,終於忍不住才告訴媽媽。媽媽帶著她跑遍湖南多家醫院,終確診為骨肉瘤,這是一種惡性度極高的腫瘤。雖說短短的幾個月,妞妞的腫瘤已經深陷於右側髂骨及骶髂關節,此處血管、神經豐富,術中稍有差池後果將不堪設想,看著被疼痛折磨日漸消瘦的妞妞,醫生告訴妞妞媽媽:「趕緊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腫瘤科找郭衛教授」。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腫瘤科是在國內享有很高知名度的骨與軟組織診斷治療中心,擁有國內最著名的骨與軟組織腫瘤治療專家和高級專業技術隊伍,在複雜、高難度的脊柱、骨盆和骶骨腫瘤的診斷和外科治療方面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其中骨肉瘤的化療和惡性腫瘤的保肢治療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切除骶骨腫瘤的數量和難度居世界首位。

經過專家團隊診治,實施手術迫在眉睫。但是妞妞心中一直深藏著大學夢,每天6次服用雙倍劑量的止痛藥,堅持複習準備高考。郭衛和他的團隊被妞妞的決心和毅力所感動,指導當地醫院先予化療讓腫瘤縮小,等高考結束再實施手術。妞妞忍住疼痛和化療反應,最終以優異成績考入了湖南師範大學。

談到妞妞的手術,郭衛指出:摘除的腫瘤牽連的局部髂骨將患者的右側髂骨「攔腰折斷」,需要根據患者量身訂製假體進行再接,所以要求假體更加精準,「嚴絲合縫」地將患側的髂骨復原,以更好地提升患者術後的生活質量。

為了能達到「嚴絲合縫」的效果,郭衛和他的團隊應用3D列印技術,精心設計,反覆修改,讓「私人訂製」的局部髂骨更符合生物力學結構的功能重建。

術後甦醒的妞妞,睜開眼睛的第一句話就是「我還能跳舞嗎?」,她的主管醫生姬濤笑著說:當然!

骨肉瘤,又稱成骨肉瘤,是最常見的惡性成骨性腫瘤之一,發病年齡多在15~25歲之間。男性多於女性。好發部位是長管狀骨的幹骺端,該瘤惡性程度甚高,預後極差。

骨腫瘤手術難度大,精準度要求高,術中稍有不慎即可造成致命性的大出血或其他嚴重的手術併發症。「手術中技術是一個難題,但更多的是情感的難題。」患者的希望是保命並保肢,而對於醫生來說,保命難,保肢更難。

目前,北京大學人民醫完成的惡性骨腫瘤切除和功能重建手術已達1萬例以上,90%以上的肢體腫瘤患者保留了肢體,高於國際通行水平近10個百分點。

相關焦點

  • 普定縣人民醫院首例動脈栓塞成功完成
    11月4日,普定縣人民醫院首例動脈栓塞成功完成,為一名81歲高齡,因反覆出現陰道流血,且有相應噁心、嘔吐等症狀於13日入院的患者成功止血。 醫生了解得知,患者確診宮頸癌已有2年多,未進行規範治療。這2年期間反覆陰道流血返院治療,但均只能予局部壓迫止血等對症處理,不能真正的緩解。
  • 陝北首例高難度右手拇指再造術在延安市人民醫院取得成功
  • 【冷水江新聞】-市人民醫院首例腮腺癌手術成功
    關注微信就送有線電視增值大禮包 還可享受優惠辦理廣電業務口播:近日,市人民醫院為一名腮腺癌患者成功實施了腫塊
  • 給力雲浮 首例陰莖離斷再植術成功 絕命賭博 揮刀「自宮」
    爆料&合作請加小編私人微信:Wanfow(記者 張瑜 通訊員 劉飛)近日,因賭博欠下巨款後自殺並自行割斷陰莖的何某在施行陰莖離斷再植術兩個月後,回到市人民醫院創傷外科中心複查,檢查證實陰莖離斷再植術成功,並恢復生理機能。
  • 博鰲超級醫院成功完成中國內地首例心臟收縮力調節器植入手術
    10月29日上午,博鰲超級醫院成功完成我國內地首例心臟收縮力調節器植入手術,這也是博鰲超級醫院自運營以來創造的第16個全國首例。  本次手術由博鰲超級醫院國際心臟中心特聘專家、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教授華偉完成。
  • 西安市第四醫院成功完成西北首例水凝膠結膜囊植入結膜囊狹窄擴張術
    10月28日,我院眼九科副主任醫師劉洪雷及其團隊為44歲的劉姓患者成功實施了西北首例水凝膠結膜囊植入結膜囊狹窄擴張術。
  • 建水首例器官捐獻,大愛讓生命延續!
    12月10日建水縣一名51歲的男性居民在工作當中因高血壓導致腦出血昏倒建水縣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梁偉告訴我們
  • 我院骨一科成功實施全縣首例橈骨遠端瘤體骨段切除+腓骨近段截骨骨移植重建腕關節手術
    在鄭志遠、吳帥等人精密的配合下,經過三個多小時的努力,為患者實施了自體腓骨頭移植術,重建腕關節功能、矯正畸形,順利地完成了手術,目前一個星期,植骨骨體生長良好。這項橈骨遠端瘤體骨段切除+腓骨近段截骨骨移植重建腕關節手術的獨立成功開展,標誌著我院骨科手術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填補了我縣骨科手術的一項空白。
  • 阜外醫院植入國內首例無導線起搏器:「無線起搏」時代來臨
    2015年2月10日上午,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醫院心律失常中心完成了國內首例無導線起搏器植入,開啟了無導線起搏器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新時代。
  • 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來源:醫學之聲根據人民網、新浪微博等綜合整理今天,《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成為熱點,引發熱議。
  • 龍華醫院實施我國首例國產透析用人工血管植入手術
    「進針順利,縫合性能不錯……」11月24日下午,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外科手術室內,龍華醫院血管外科主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周圍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血管通路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血管外科分會第一屆委員會血管通路學組副組長施婭雪,帶領醫護團隊成功完成我國首例國產透析用人工血管植入手術。
  • 【一院動態】汝州首例經胸腔鏡漏鬥胸手術在我院完成
    1月11日,我院再傳喜訊,一例僅9歲男童的漏鬥胸手術在胸心血管外科經胸腔鏡完成。這創造了汝州地區的兩個第一,分別是:1.年齡最小的胸廓畸形矯正病例;2.首例胸腔鏡下胸廓畸形矯正手術。 3天前,一位帶著孩子的家長抱著轉診的態度,來到了胸心血管外科段勳偉主任的辦公室,進門就說:「主任,俺孩子是漏鬥胸,在鄭州看過了,說是咱們汝州治不了,你給我們轉到鄭州吧。」
  • 100分鐘完成直腸癌根治術,全球頂級手術機器人在福建「上崗」
    10月15日上午,薛芳沁副院長帶領胃腸外科手術團隊,用該設備為一位女性患者進行了直腸癌根治性切除術,完成了福建省首例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這標誌著福建省立醫院外科手術正式進入「機器人輔助微創腔鏡」時代,並在高難度外科微創手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將進一步提升醫院疑難重症診療水平,造福更多患者。
  • 普醫首例微創根尖囊腫切除術成功開展
    12月22日,普定縣人民醫院首例超聲骨刀微創根尖囊腫摘除術+根尖切除術在口腔科成功開展。患者何某,女,18歲。9年前,因外傷致左上中切牙牙體缺損,後出現牙齒疼痛症狀,期間自行服用消炎藥後症狀得到控制,一直未到醫院就診。三周前因牙體變色嚴重就診於口腔科,由口腔科賀靖華副主任醫師接診。
  • 邵醫醫生漂洋過海十幾小時,為波蘭帶來首例這類手術
    這是波蘭當地開展的首例此類手術。朱越鋒醫生不久前接到波蘭靜脈學院的邀請,希望他能參加9月21號至22號舉辦的靜脈腔內治療培訓班並指導手術示教。波蘭靜脈學院是當地最早開展專業靜脈外科的一批有影響力的教授共同發起的學術培訓組織,代表了波蘭靜脈疾病診療的最高水平。學院每年都會開展多次專業學術培訓,為波蘭各地醫院培養了許多專業靜脈外科醫生。
  • 文體藝苑:世界首例恐龍180度轉向行跡在山東被發現
    山東諸城發現世界首例恐龍180度轉向行跡化石  兩排直徑約為30釐米的恐龍足跡化石,在早白堊紀時期的巖壁上形成了一道180度的弧形,這道奇妙的弧形上共有28個恐龍足跡。日前在山東省諸城市賈悅鎮棠棣戈莊境內發現的這組恐龍足跡化石,呈現180度半圓形狀,恰好保存了恐龍轉向的全過程,是世界首例,被恐龍專家稱為「恐龍足跡拐彎化石」。專家稱,此次發現對於深入研究白堊紀時期恐龍的運動方式、生活習性、生活環境等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 【獨家報導】地區二醫院CCU病房首例急性心梗病人被成功救活
    穿刺、抗凝、擴張血管治療,經過地區二醫院CCU病房醫生、護士近3個小時不間斷的緊急搶救,一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終於從死亡線上被搶救成功。病人是阿克蘇市一位66歲的男性患者,自訴反覆胸痛達兩個月,至12月21日11點開始胸痛加重,12月22日晨10:30被緊急送到阿克蘇地區第二人民醫院。經急診心內科醫生接診後,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
  • 世界首例3P男同婚禮 網友:場面有點汙 網評更汙
    他們是世界上第一對3P同性婚禮..29歲的喬克,21歲的貝爾和26歲的阿特婚禮後的合影。他們被認為是世界上首例三人同性婚姻組合。(圖:《每日郵報》)這是3個互相相愛的泰國gay.他們幾個誰也離不開誰.. 於是三人相約...不如一起成婚吧!終於在情人節那天辦了婚禮...
  • 首例女變男變性手術成功
    在24年前的今天,1992年12月14日 (農曆冬月廿一),首例女變男變性手術成功。
  • 鎮雄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在昆明成功捐獻
    —— 2020年5月24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2月2日,來自鎮雄縣第一小學的周老師,在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成功捐獻206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成為鎮雄首例、昭通市第13例、雲南省第235例、全國第10827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