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節育 瑪希敦大學研出狠招

2021-03-01 泰國世界日報


更多有趣重要的新聞,請上世界日報網站:http://www.udnbkk.com

【本報訊】瑪希敦大學校長烏東醫師昨天(2日)宣布,由該大學研究成功全球首例蚊子節育創意方法,強調該方法可以減少蚊子的繁殖能力,有效預防登革熱、黃熱病、茲卡病和蚊子病毒引起的疾病等。該研究工作由瑪希敦大學醫學院與多個國際組織機構合作開展。

烏東醫師表示,瑪希敦大學醫學院與多個國際組織機構聯合開展為蚊子節育防疫工作取得成功,按照兩個步驟,先對雄性蚊子感染上一種病毒和接受輻射之後再放飛,這種雄性蚊子會與雌性蚊子交配,導致雌性蚊子立即失去產卵繁殖功能。該方法能讓蚊子的數量大幅減少,整個節育滅蚊效果成功率達到100%。該技術的推廣使用對預防登革熱、黃熱病、茲卡病和蚊子病毒引起的疾病等意義重大。

烏東醫師表示,只要按照上述2個步驟對住家內的雄性蚊子進行節育,就可以有效防止各類傳染性病毒傳染,同時也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任何影響。因為交配後蚊子不再具有產卵功能,而其生命周期只有2-3周的時間。

同時,該蚊子有抗登革熱病毒的效果。從5月底開始,每個月將在1戶放飛50-100 只被節育的蚊子,一共放飛4次,相信6個月的時間即可確定該技術的成效,之後再進一步推廣到其他地區。


瑪希敦大學校長烏東醫師昨天宣布,該大學研究成功全球首例蚊子節育創意方法。(取自網絡)

世界日報訂報專線:02-2212730

世界日報廣告專線:02-2210385

世界日報官方微信二維碼:

相關焦點

  • 在大學,半夜被蚊子鬧醒是什麼體驗?
    >『半夜被蚊子鬧醒是什麼體驗』▼沒有一點點防備也沒有一絲顧慮你就這樣出現在我的蚊帳裡帶給我驚喜親我不停▼晚上睡覺玩手機蚊子縈繞在我耳旁我毫不猶豫「啪」的一聲說時遲 那時快不是蚊子死了就是我暈過去了...
  • 為了保護環境, 這個省出狠招了
    為了保護環境, 加拿大第二大的省要出狠招了
  • 嬰兒出生時手抓節育環!哼,就這玩意想滅我,沒那麼容易!
    有些夫妻在不打算要寶寶後,便會考慮裝避孕器、結紮等節育措施,不過這些措施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
  • 谷歌將釋放2000萬隻致不孕不育的蚊子,用交配讓蚊子斷子絕孫!
    還真有2000萬隻蚊子!?首先,這些蚊子都是不吸血的公蚊子~研究團隊將感染了沃爾巴克氏體細菌的公蚊子投放出去,和那些會到處留情的母蚊子交配,進而將病菌傳染給母蚊子。這樣對蚊子是有點殘忍。。。那麼這些公蚊子大軍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它們都是由專門的蚊蟲飼養機器人培育出來的,最終讓機器人只放行染病的公蚊子,讓他們出去禍害那些母蚊子!
  • 冬天到了,為啥家裡還有蚊子?
    「眼看到12月了,怎麼還有蚊子?晚上吵得人睡不著覺!」昨日,家住在電子路某社區的市民小肖抱怨說。據了解,市民在家中所見的叮人的越冬蚊子多為淡色庫蚊。專家提醒,市民平時應該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清理居住環境中的積水,以減少蚊蟲滋生。  困擾:蚊子冬日送「紅包」  「我已經一個多月沒睡過安穩覺了。」
  • 大二男生買「金鑾殿」床簾防蚊子,結果蚊子全飛進去了...
    大學宿舍幾乎都是上下鋪,一般是4人間、6人間或是8人間不等的,幾個人住在同一間屋子裡,多多少少會有些不方便
  • 【熱點新聞】 臺灣輔仁大學蔣介石銅像被惡搞化蚊子妝
    「二二八」將至,臺灣輔仁大學學生昨將校內蔣介石銅像扮成蚊子。臺媒翻攝自Facebook中國臺灣網2月27日訊繼前日臺灣雲林科技大學內一尊蔣介石銅像遭惡搞成肯德基爺爺,臺灣輔仁大學地下社團「熱愛裝置藝術蔣」,26日將校園內的蔣介石銅像裝上翅膀、蚊帳,象徵蔣介石為「吸血瘧蚊」,希望讓蔣介石銅像退出校園。
  • 趕蚊子大招!快學會,蚊子一個夏天都不敢進你房間!
    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李博安說,蚊子一般主要在六樓以下的區域活動,特別是三樓以下。如果在起風情況下,蚊子甚至可到達50多米高度。很多出現在十樓以上的蚊子,都是搭乘電梯上來的。還有樓道,蚊子累了趴在牆上休息一下,再接著往上飛。陽臺等室外有積水的地方,蚊子還會在那裡繁殖,為下一代蚊子創造「高起點」。不能忍!不能忍!
  • 養蚊子的女碩士
    「她是不是瘋了,學醫多年竟去研究蚊子?」「她肯定是有毛病,用自己的腿餵蚊子。」
  • 蚊子,消滅登革熱靠你了!
    世界蚊子項目啟動了日惹試驗,以填補這些空白。Utarini和同事們將人口接近40萬的日惹市劃分為24個集群,並隨機選擇12個集群釋放蚊子,另外12個集群作為對照。研究人員與日惹的診所合作,在數千名出現急性發燒的人中確定了400個登革熱確診病例。然後,他們比較了登革熱患者——大多是兒童——在前兩周去過的地方,以確定他們是否去過釋放了蚊子的地區。
  • 佐野研二郎:為每一個人設計
    佐野研二郎設計的2020年奧運會會徽被指與比利時設計師奧利維耶·德比為當地一家劇院設計的標誌極其相似。雖然佐野研二郎承認在此前的項目裡複製了網上的素材,2020年東京奧運組委會最終也決定停用被指剽竊的官方會徽,但是佐野研二郎在平面設計上的成績不容小覷,這也是他能夠成為日本主要國際賽事主要設計者的主要原因。
  • 創意生活|emmm......這年頭還有人專門養活蚊子?
    蚊子也是很傲嬌的,吸血也是看人的!1.      並不是所有的蚊子都叮人,叮人的只是雌蚊子。2.      化妝的人容易招蚊子,為了驗證這一說法,美國科學家們利用嗅覺儀器對3900多種物質進行了測試和分析。結果發現,許多種類的髮膠、護手霜、洗面奶等化妝品對蚊子的誘惑力都非同尋常。大多數化妝品都含有硬脂酸(脂肪酸的一種),所以化妝的人更受蚊子「喜歡」。
  • 納盾捐贈驅蚊寶 獨墅湖幼兒園寶寶從此告別蚊子咬
    江蘇納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蘇州大學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教授鄭敏博士在運動會現場向獨墅湖幼兒園捐贈了一批自主研發的物理驅蚊神器——光子驅蚊寶,希望獨墅湖幼兒園的寶寶們從此不再有蚊子叮咬之虞。任何生物都有趨避性,蚊子也是如此。一隻小小的蚊子,它的眼睛由600多隻複眼組成,對光表現出特別的敏感性,有些光吸引蚊子,有些光排斥蚊子。「寶葫蘆」利用特殊納米材料發出的令蚊子望而卻步的光進行驅蚊,這種驅蚊方式對蚊子有兩個影響,一是因為討厭光而逃避,二是喪失攻擊性,從而給孩子形成一個蚊子不會到達的保護圈。
  • 中國田間試驗滅蚊子:沒有蚊子的夏天還是夏天嗎?
    說到害蟲,在這個炎炎夏季,想必每個人最憎惡的莫過於蚊子了吧,假如有一天世界上不再出現蚊子了,那會怎麼樣?生物鏈應該會被破壞吧真的嗎?我終於不會再被咬了蚊子的存在就是個bug,趕緊滅絕吧蚊子,似乎是個一聽就渾身發麻的詞,不僅會把人叮的滿身包,嚴重的還會傳播各種疾病,更是瘧疾的主要傳播途徑。
  • 科普小知識:是不是只有母蚊子咬人,而公蚊子不咬人?
    這不在武漢這邊,夜間蚊子就已經開始嗡嗡作響了呢,前一陣子夜間睡覺沒有點蚊香,結果早上起來臉上被叮咬的大片紅點,最初自己還不知道怎麼回事,朋友看到問起來紅點才意識到蚊子叮咬後的結果,趕緊點上了蚊香。說起蚊子叮咬,有朋友說蚊子對不同血型有所偏好,也有朋友說咬人的都是母蚊子,公蚊子是不會咬人的,是這樣嗎?大家對此是不是認同呢?帶著這兩個小疑問,科學興農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是否屬實。
  • 有人說:蚊子偏愛O型血?這七類人才最吸引蚊子!
    巨型蚊子細胞生物學碩士、果殼網編輯「綿羊C」表示,蚊子偵測和定位目標主要是靠二氧化碳、熱量、揮發性化學物質等因素。「只要你在呼吸、出汗或是散發熱量,你的溫度,你釋放出的水蒸氣、二氧化碳,你汗液中的丙酮、辛烯醇、乳酸等化學物質,都在誘惑著蚊子,讓它們循著蹤跡找到你。」
  • 真相揭秘 | 住在高樓層就不用怕蚊子嗎?
    蚊子不可能飛上幾十米的高樓?買的房在10層以上總能逃避蚊子的攻擊?然而,這些人想錯了!現代社會高樓越建越多,蚊子的繁殖空間在起點上也抬高了。蚊子在黑夜中主要通過識別體味來辨別攻擊目標,在一定的溫度以下,人體的汗腺分泌減弱,體味淡弱,蚊子會一時找不到攻擊目標,但只要空調停開,溫度回升,經過養精蓄銳的蚊子必定仍會叮上人,並飽餐一頓。浙江大學的昆蟲學教授是這麼說的:在無風的天氣條件下,蚊子一次性能夠飛行的垂直高度大約在10來米左右,也就是3層樓那麼高。
  • 國外:巴西投放良性蚊子.國內:在廣州的世界最大蚊子工廠每周放飛50萬隻絕育蚊子
    1萬隻「良性」蚊子,以期抑制登革熱病毒傳播。研究人員希望,到明年,圖比亞坎加地區的絕大多數蚊子不再攜帶登革熱病毒。  在經過兩年的試驗後,巴西成為首個使用這種創新方法應對登革熱的南美國家,之前,這種方法已經在越南、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等國應用。巴西是全球報告登革熱病例最多的國家。2009年至今,巴西已出現320萬例病例和約800例死亡病例。
  • 冷門黑科技:雷射炮打蚊子
    一覺醒來,還是被蚊子小妹妹抽走了幾管血。在夏季的漫漫長夜裡,最難受的不是火熱的高溫,而是身心備受其折磨的蚊子。對於蚊子這個難纏的對手,人類已經發明了數不清的手段來對付它。滅蚊劑、蚊香、電蚊香、電蚊拍等手段層出不窮,可是殺蚊一千,自損八百,這些方式或多或少對自身健康也會有點不良影響或者使用起來麻煩,終究還是完成得不太漂亮。
  • 印度傳奇酒店|孟買的泰姬瑪哈酒店
    泰姬瑪哈酒店(Taj Mahal Hotel)位於印度孟買的Colaba地區的一家有名望的五星級酒店,被譽為「象徵印度的自尊和財富的印度最佳酒店」。英國殖民時期,賈姆謝特吉·塔塔和英國朋友到位於泰姬瑪哈酒店附近的Watson『s酒店去喝茶,但因為自己是印度人被趕出。當時,塔塔已經是非常成功的企業家,完全有資格受到人們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