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聯合國的報告:上網權是基本人權!

2021-02-25 規則

聯合國關於上網權即基本人權的報告


摘要:

網絡是現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聯合國上周五出爐的一份報告就明確將上網列為基本人權,並敦促所有的國家保證網絡不會斷線,特別是在政治動 亂時期。這份報告是由聯合國促進和保護意見和言論自由權問題特派員法蘭克拉魯(Frank La Rue)撰寫。報告明確表示,不管基於任何理由,斬斷網絡連線都是違反人權和國際法。「除了阻止和過濾網民接觸特定的網絡內容,國家也採取行動完全斬斷網絡連線。」「特派員認為,斬斷網民的網絡連線,不管基於什麼理由,包括因為牴觸版權法令,都是不相稱,因而牴觸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9條款第3段。」

中東曾中斷網絡遏制示威

報告也呼籲,所有國家應該確保網絡在任何時刻都是連線,包括在政治動亂時期。「特派員敦促各國應該廢除和修改現有允許網民被中斷網絡連線的知識版權法令,以及避免採納相關的法令。」在最近的中 東「茉 li 花 革 命」浪潮,許多國家如埃 及都曾經完全中斷國內的網絡連線,以阻止國民通過網絡動員和組織 示 威,以及避免示威消息流傳至國外。為了應對網民無法上網的問題,一些網絡公司如谷歌就設立熱線或短訊系統,讓民眾能夠通過傳統通訊方式,繼續把訊息上載到網絡或社交媒體上。

網絡攻擊也違反言論自由

報告也同樣抨擊一些人權組織網站、異議博客和其他散播不利政府消息的個人或組織,日益受到網絡攻擊趨勢,並表示這些攻擊如果是和國家有關,那麼這也是違反言論自由。「儘管要鑑定網絡攻擊來源與攻擊者身份在技術上面對困難,但是國家有義務保護個人不受第三者影響其言論自由權利。這項積極義務意味著國家必須採取恰當和有效的行動來調查第三者所採取的行動,並確保他會為此負起責任,並採取措施避免問題在未來重演。」

網絡限制需符合三大條件

報告承認,網絡就好像其他科技產品一樣會受到濫用,但是它也指出,政府過濾和阻止網絡內容的行逕往往會變成對付政府不喜歡的言論或內容。因此,它也明確定下三項條件,表示所有網絡限制都必須和其他非網絡限制符合這些條件,以確保不會濫用。這些條件包括(一)明確的法律規定、(二)符合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9條款第3段所定下的保護其他人權力和國家安全準則,以及(三)必須證明是必要,但又是最少限制的方式。報告指出,政府阻止和過濾網絡內容,往往缺乏足夠的透明度,因此很難確定這是否是必要的行動,以達到國家聲稱的目的。「因此,特派員呼籲現有阻止網絡內容的國家提供一份被禁止的網站清單,以及他們個別被禁止的理由。」「任何決定網站內容是否應該被禁止的行動,應該是由一個有能力的司法機構來進行,必須獨立於政治、商業和其他不必要的影響。」針對兒童色情內容,報告表示,這是一個例外,不過它也呼籲各國專注於提控那些涉及製作和散播兒童色情的人士,而非只是封鎖這些內容。報告也關注,一些國家通過採納現有刑事法令,或是制定新的刑事法令,來提控和對付合法網絡言論的行動,並重申各國應該將毀謗「去刑事化」。「雖然這些法律通常都受到合理化為保護個人名譽、國家安全,以及對付恐怖主義活動,但是在現實層面,他們時常被用來過濾政府和其他權利機構不喜歡或不同意的內容。」報告也敦促各國必須採取進一步行動確保社會上更多人能夠接觸和承擔網絡,包括提供必要的設備和訓練,確保他們能夠掌握上網技巧。在國際層面上,報告也重申先進國家應該履行他們的承諾,轉移資訊技術給發展中國家。

聲明:本文僅供學習分享,版權屬於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果喜歡,點個「在看」

謹防失聯

可加小編微信,請備註(青鋒)

相關焦點

  • 聯合國:上網是基本人權
    網絡是現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聯合國前段時間出爐的一份報告就明確將上網列為基本人權,並敦促所有的國家保證網絡不會斷線,特別是在政治動亂時期
  • 聯合國:應重視朝鮮人權議題
    首爾 — 聯合國駐首爾人權辦公室周二表示,縱然與朝鮮的談判已經擱置了幾個月,但一旦恢復,美國和韓國應確保將對朝鮮侵犯人權行為的疑慮包含在會談議題之中
  • 世界人權日
    近日,在世界人權日來臨之際,發生了一件重大的新聞事件。澳大利亞軍方公布了一份遲來的調查報告,報告中描述了一種讓人震驚的「殺人練習」,披露了澳軍特種部隊在阿富汗戰爭期間殺害無辜平民,甚至對兩名兒童進行割喉的種種罪行。這則新聞不由的讓我們腦海中響起了警鐘,讓我們不得不意識到人權對於我們的重要性。那麼大家知道為什麼設立了世界人權日嗎?以及對人權有多少了解呢?
  • 【世界人權日】六項人權基本內容,你知道嗎?
    人類吸取了這慘痛的歷史經驗教訓過後,為了避免這樣的悲慘歷史重演,通過聯合國在1948年12月10日發表《世界人權宣言》。值得注意的是,《世界人權宣言》是聯合國大會在沒有任何國家反對情況下通過的。為了紀念這個重大的日子,聯合國把通過《世界人權宣言》的日子(也就是1948年12月10日)定名為"世界人權日"。
  • 【聯合國報告】緬甸羅興亞人遭遇暴行,緬甸政府構成危害人類罪
    2月3日,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辦事處發布一份關於自去年10月9日起從緬甸逃離至孟加拉國的羅興亞人的人權報告。報告稱,聯合國人權專員在今年1月8日到23日期間在孟加拉國採訪了從緬甸逃亡至此的204名羅興亞人。報告指出緬甸政府侵犯羅興亞人人權的行為之普遍,或許已經達到了危害人類罪的程度。        緬甸的羅興亞人集中在緬甸西部的若開邦,北部與孟加拉國接壤。
  • 人權宣言:一份寫給全人類的情書 | 讀本書
    人權宣言歷史上有過很多份,宣言嘛,既能留名又不需要負責任,多一些是難免的,就像「我愛你」一樣。不過,說總比不說要好,說「我愛你」總比說「我殺了你吧」要好,說多了大家就不得不當真了。人權序言,就像一份寫給全人類的情書。其中最出名的兩份,一是聯合國的《世界人權宣言》,二是法國大革命期間通過的《人權宣言》(《人權和公民權宣言》)。
  • 中英對照:王毅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6屆會議高級別會議上的講話
    President,Colleagues, 很高興代表中國政府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6屆會議致辭。 第二,堅持人權普遍性與各國實際相結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各國普遍認同的全人類共同價值。《聯合國憲章》《世界人權宣言》為全球人權事業確立了崇高目標,制定了基本原則,各國都應遵循和踐行。同時,各國國情不同,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存在差異,必須按照本國國情和人民需求推進保護人權。
  • 低收入家庭住房困境 人權狀況堪憂
    華頁援引Stuff消息 華頁小小編 編譯人權監督機構告訴新政府,私人房屋租賃市場迫使低收入紐西蘭人過於頻繁搬遷。人權委員會(HRC)在向即將上任的司法部長安德魯(AndrewLittle)通報情況時指出,住房是一個嚴重的人權問題,可能會影響紐西蘭履行其維護人權的國際義務。 他們建議增加更多安全的社會保障住房,以應對紐西蘭高於同等西方國家的「住宅流動率」。每年有近五分之一的紐西蘭人頻繁變換住宅。這是西方國家中流動率最高,接近於英國的兩倍。
  • 皎丹村緬軍槍殺村民事件,緬人權委員會報告引質疑!
    由於事件影響較大,若開邦議會和緬甸國家人權委員會均組成了調查委員會,對事件展開調查。迫於壓力,緬軍於5月3日組建了由5名緬軍官的調查小組,當時預計將在2周左右的時間完成調查報告。 最近緬甸國家人權委員會向緬甸國家有關部門提交了調查報告,6月13日,該委員會成員餘文昂表示,該委員會基本上支持了緬軍的說法。餘文昂表示,當時有一名情緒不穩定的村民開始大喊大叫,所有人開始奔跑,一些村民開始直接跑向緬軍士兵,緬軍士兵首先朝天開槍,但一些村民繼續向緬軍士兵跑過來,緬軍直接向他們開槍,6人當場死亡。
  • 聯合國報告:應警惕自然環境退化引起人畜共患病蔓延
    聯合國6日在最新發表的報告中指出,由於自然環境退化等因素,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人畜共患病的病原體的蔓延趨勢不容忽視,各國應當採取行動防控人畜共患病的傳播
  • 這篇文章指出,貧富分化導致美國人權問題日益嚴重
    中國人權研究會發表文章指出,貧富分化導致美國人權問題日益嚴重中國人權研究會14日發表《貧富分化導致美國人權問題日益嚴重》一文,揭露了美國在整體富強面紗的掩蓋下,貧富分化愈加嚴重的現實貧富分化加劇導致美國社會的經濟不平等進一步暴露,底層民眾陷入更為艱難的生存困境,人權問題日益凸顯。文章指出,美國收入分配兩極分化趨勢顯著,中產階級規模持續萎縮,貧困率居高不下。相關數據顯示,美國最富有0.1%家庭的財富相當於最底層90%家庭的財富總和。
  • 聯合國:新加坡網絡安全世界第一
    聯合國周三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新加坡的網絡安全策略近乎完美,在全球網絡安全指數的排名中名列第一。調查發現,不是國家越富裕,其網絡就越安全;許多富國的網絡防禦漏洞百出,而一些窮國的經驗卻可供富國借鑑。
  • 新聞 | 聯合國秘書長任命Gunilla Carlsson為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代理執行主任
    Carlsson女士為管理職能提供戰略指導,推進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有效的治理工作,並確保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繼續作為聯合國改革的探路者。 「我非常榮幸能夠在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聯合國和全球衛生的個關鍵時刻擔任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的代理執行主任。
  • 緬甸駐聯合國大使,被開除公職
    王悅舟 高佳義/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2月27日,緬甸外交部宣布,其常駐聯合國大使覺莫吞由於違反了
  • 耿爽說的人權「教師爺」,英語怎麼說?
    問:第74屆聯合國大會17日舉行全會,選舉出包括委內瑞拉在內的14個人權理事會新成員。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中國和俄羅斯投票將委內瑞拉送進了人權理事會,這是一場鬧劇。人權理事會成員中包括一些人權狀況很惡劣的國家,這是美國2018年退出人權理事會的原因之一。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國際人權日
    國際人權日,也叫做世界人權日,時間在每年的12月10日,這是為紀念1948年12月1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世界人權宣言》而設立的紀念日。今天,小安就帶大家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人權相關的知識!人權,是指一個應享受的人身自由和各種民主權利,每個人都應該受到合乎人權的對待。
  • 聯合國秘書長:白人至上主義是全球威脅
    >《紐約時間》原創文章,轉載須徵求許可,規範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編輯:Schnappi來源:獨立報編譯:Claire聯合國秘書長警告稱他2月22日(周一)在日內瓦告訴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危險與日俱增。他說:「白人至上主義和新納粹運動不僅僅是國內的恐怖威脅。它們正成為一種跨國威脅。」「今天,這些極端主義運動在一些國家是國內安全的頭號威脅。這些仇恨組織常常受到那些負有責任的人的鼓勵,這在不久之前還被認為是不可想像的。」「我們需要全球協調行動來戰勝這一日益嚴重的危險。」
  • 紐西蘭可能被聯合國踢出發達國家名單,理由竟是...
    紐西蘭在住房不足,兒童貧困,監禁和暴力事件方面的統計資料使聯合國「感到震驚」 ,稱「這些數據似乎並不符合作為發達國家「的標準。紐西蘭首席人權專員David Rutherford說上個月聯合國審查紐西蘭的人權記錄時,負責監督「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CESCR)的委員會成員對紐西蘭一些最糟糕的統計數字感到難以置信。
  • 資料||一張圖讓你快速看懂聯合國組織結構(中英版)
    當地時間19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Pompeo)和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妮基·黑莉(Nikki Haley)出席新聞發布會,宣布美國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 人權日(杜課744期)
    《世界人權宣言》列述了六大類基本人權:生命權、自由權、財產權、尊嚴權、獲助權和公正權。其大部分類型都旨在提醒全人類持續追求更全面的人權保障,而不只是滿足於吃飽穿暖。 具體來看,《世界人權宣言》包括以下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 1、生命權與人身安全(第3條):人人有權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 2、禁止奴役和奴隸買賣(第4條) 3、禁止酷刑(第5條):任何人不得加以酷刑,或施以殘忍的、不人道的或侮辱性的待遇或刑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