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廣昌崽
十多年前,我大學畢業考進了靈江鄉政府工作。看到我白面書生的樣子,單位裡把我安排到黨政辦做文秘,主要任務是為鄉政府領導起草講話稿。
那時候,也沒有講話稿之類的模板可以借鑑。然而,經過幾年的磨練,我慢慢摸索出各級領導的講話規律——都由「統一思想、明確任務、落實責任」三大版塊組成,最後來一小段「自身建設」或者「加強紀律」的結束語。我像發現了阿基米德原理,暗自歸納為「三一律」格式,之後,依此寫講話稿,屢試不爽。
我就見得,我們的郝鄉長,把我寫就的「三一律」稿子常年放在手提包裡。碰到什麼會議,他就拿出「三一律」的「通稿」放在面前,不慌不忙地應付著,最多臨場發揮幾句。記得那幾年,無論春夏秋冬,無論是早稻生產會議、防洪抗旱會議、養豬養羊會議、年終考核會議等等,隨著鄉長抑揚頓挫的「三一律」講話,總能聽到下面熱烈的掌聲。
後來,郝鄉長到了縣裡的一個要害部門做局長,他把我也調去。我仍然為局長操刀「三一律」的稿子。
有一次,前一天晚上我和局長陪客人,兩人都酒喝得爛醉如泥。第二天早上,局長接到電話,匆匆趕去參加縣裡貫徹上級會議精神的會議。臨結束時間,領導叫局長們談談想法。郝局長竟然靈機一動,脫稿運用「三一律」進行表態,講得頭頭是道。引得那些參會的冒號們刮目相看,從此,又贏得了「脫稿局長」的美譽。
郝局長果然不負眾望,兩屆之後,當上了副縣長。在他的推薦下,我也很快調動到縣政府辦公室,半年之後,我還榮任政研室主任。我依然如故地演繹著「三一律」稿子。偶爾,用我「三一律」寫成的材料,還以郝副縣長的署名在簡報上作公文發布。在我們這個四五十萬人口的小城,人們都封我「大院一支筆」。
從「通稿」到「脫稿」再到「發表」,郝縣長和我這個主任,配合得十分默契,似乎前途無量。
可是最近,我這個「一支筆」出狀況了。
原來,辦公室小劉把我的「三一律」寫稿經驗好好地總結了一番,並且投稿在著名的雜誌報刊上發表出來。
結果,我被人起訴,理由是「三一律」早已被人「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