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小小說:年 糕

2021-02-26 幹部高參

 提示公務員高參——無內涵,不參閱!

讀官場小說           品人生百態


官場小說選刊原創出品

說起陳縣長來,縣政府工作人員都說他是個很孝順的人。在家裡對母親的噓寒問暖。空閒時間,人們經常看見陳縣長陪母親外出散步,特別對母親的飲食要求幾乎是有求必應的。

這不,一些想進步的幹部,曾想通過他的母親搞個「曲線救國」,都沒有成功。也許是來自農村的緣故,陳縣長母親卻對年糕情有獨鍾。

陳縣長母親痴迷年糕的秘密,只有王秘書和李副局長知曉。每到月初,李副局長會準時將家裡特製的年糕,用牛皮紙包裹好,神不知鬼不覺地送到陳縣長的家裡,月月如此。當然,這個事瞞不過陳縣長貼身秘書的小王。

陳縣長母親愛吃年糕,但只吃李副局長家裡製作的年糕。其他人家的年糕,陳縣長母親一律不吃。其實,這年糕是李副局長的老媽用自家種在高山上的一小塊田裡的糯稻脫殼後人工製作而成的,年糕的味道的確與眾不同。有人說,可能是那座山的海拔高,光照強,米質優;也有人說,李副局長的老媽的年糕還是傳統的純手工製作。

這些年,李副局長就因為這個年糕,平步青雲,一年一個臺階,從局裡的辦事員到辦公室主任,一直提拔為現在的副局長。今年春節剛過,局長就調到另一個局裡。這對於李副局長來說,可謂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眼看著就有機會榮升局裡的一把手。

日子匆匆而過,轉眼就到了下一個月。王秘書心裡想: 陳縣長家裡的年糕已吃完吧,李副局長這幾天應該要來了;陳縣長心裡盤算著,小李辦這個事還是挺靠譜的。

可事與願違,一直等到十幾號,也沒見李副局長那矮矮胖胖的影子出現在陳縣長家裡。王秘書心想:李副局長也許有什麼事耽擱了,說不定明天就會送來。

而這幾天,陳縣長的母親總是隔三差五地打電話問兒子,年糕什麼時候會送過來。好幾次,陳縣長忍不住問王秘書:「這幾天李副局長來過嗎?」王秘書則小聲地答著:「沒有。要不,我打個電話問問?」陳縣長一臉嚴肅:「你傻啊。這事能問嗎?」

幾天時間又過去了,仍不見李副局長的身影。此時陳縣長母親每次打電話過來都會大聲責備兒子沒有良心,連幾塊年糕都買不來。有幾次還到辦公室找兒子訴苦。當然這些情況只有王秘書知道。

每當這個時候,焦頭爛額的陳縣長總會莫名其妙地呆在辦公室發脾氣:這人怎麼啦?會不會辦事呀?關鍵時候怎麼總掉鏈子?

王秘書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知道陳縣長是在埋怨李副局長。你說這個李副局長也真是的,在這就要提拔局長的關鍵時期,怎能出這岔子呢?

突然,王秘書腦子裡靈光一閃,有了主意。上個月李副局長送陳縣長年糕時,不是也順帶悄悄塞給他幾塊年糕嗎?王秘書一家人最不愛吃年糕,上個月的那幾塊年糕,如果沒記錯的話,應該還躺在冰箱裡睡大覺,這回可以派上大用場了。

第二天清早,王秘書便將上個月的那幾塊年糕送到了陳縣長的家裡。

當陳縣長的母親看到小王送來的年糕時,她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連連直誇小王是個有孝心的孩子,懂得疼愛老人

看到母親高興的樣子 陳縣長拍拍王秘書的肩膀:「小王,不錯嘛,有進步,成熟了。知道替領導分憂解難。關鍵時候還是你會辦事。」

沒隔幾天,縣委組織部宣布:任命王秘書為局裡的局長,李副局長繼續擔任副局長。

王秘書到局裡任局長以後,才弄清楚這個月李副局長沒給陳縣長送年糕的緣由:上個月,李副局長的老娘因心臟病復發已經去世了。

(本文轉自:官場小說選刊(ID:gcxsxk),作者:張海庚)

相關焦點

  • 官場小小說:《送禮》
    二崔抬頭一看,傻眼了——前邊的破土屋裡,住著二崔的娘……往期熱文連結:公安部下令狠抓「賭博」,「賭資」100-500元可拘留,公職人員從重處罰世界名校的百年校訓(非常值得一讀)就問你服不服:坐檯小姐變身法官剛剛李紅良被免職,學術界大地震背後,實名舉報者就是他經典小小說
  • 官場小小說:一隻死老鼠
    讀官場小說           品人生百態官場小說選刊原創出品正午,上班的人從午休的酣夢中醒來,或開汽車,或騎電動車,頂著烈日,一個個懶洋洋地到機關上班。(本文轉自:官場小說選刊(ID:gcxsxk),作者:平凡)好消息,好消息,公務員高參(微信號:igongwuyuan)向大夥有償徵稿了!小參投稿郵箱:gwync@qq.com,來稿一經採用,即付稿費哦(50—300元)!
  • 官場小小說:評 價
  • 官場小小說:《門神》
  • 官場小小說:《夫妻》
  • 官場小小說: 一把梅花鎖
    用劉浩的話說,這些年他與父親之間就像上了一把無形的鎖,但鑰匙卻被父親故意丟棄了,天底下哪有這樣狠心的父親?  說起劉浩對父親的怨恨,最早要追溯到他記事起,從小父親對他的管教就十分苛刻。  大學畢業以後,劉浩被分配到市裡的一家事業單位上班,按照農村老家的習俗,父母在孩子參加工作前要送給他一樣珍貴的禮物。
  • 官場小小說:《「三一律」》
    然而,經過幾年的磨練,我慢慢摸索出各級領導的講話規律——都由「統一思想、明確任務、落實責任」三大版塊組成,最後來一小段「自身建設」或者「加強紀律」的結束語。我像發現了阿基米德原理,暗自歸納為「三一律」格式,之後,依此寫講話稿,屢試不爽。我就見得,我們的郝鄉長,把我寫就的「三一律」稿子常年放在手提包裡。
  • 做糯米子糕!殺年豬!婺源開啟舌尖上的年味
    隨著年關越來越近,年味也越來越濃。在婺源,當地人寫春聯、做糯米子糕、殺年豬,用傳統習俗喜迎新年。在婺源瑤灣,過年寫對聯是不可缺少的。在庭院裡,村裡的書法家潑墨揮毫,一氣呵成,僅僅幾分鐘,一副對聯就出爐了。
  • 官場小小說:拍肩膀
  • 官場小小說:《村民小組長》
  • 官場小小說:《花椒葉》
  • 【春節氣氛】蒸花糕 年年高
    這些天市民朋友們都在爭相購買年貨,有的買魚有的買雞還有的在蒸花糕。蒸花糕可是年味越來越濃的重要一筆,今天記者帶大家一起來蒸花糕。過年蒸花糕是多年傳下來的習俗,花糕通常都是圓形的,上面有不同的圖案,外形美觀,鬆軟可口,有麵粉的香與紅棗的甜。花糕製作工藝繁瑣,但過年吃花糕代表喜慶和吉祥,寓意著人丁興旺,幸福安康。記者走進一位市民家中,看到她正在有模有樣地蒸著花糕。
  • 官場小小說:嘴巴裡的柵欄
    餘輕騎的父親餘博彥在機關當過幾年二把手,雖然現在已經改非了當了副調研員,但畢竟也曾是小圈子裡有些影響的人物。有同事早就給餘輕騎預言說,你呀,你爹遲早會為你拼把力把你送上領導崗位的。  對此餘輕騎一直嗤之以鼻。  餘輕騎嘴裡有一顆往外歪著長的牙,這牙本無傷大雅,吃飯說話絲毫不受影響。
  • 過年了,在村口做一鍋米花糕嘗嘗!
    春節前夕,在河南三門峽澠池縣果園鄉,今年69歲的胡水成老人正在街頭做米花糕,每一年冬天,胡師傅就會開著他的三輪車,拉著做米花糕的工具走街串巷
  • 最佳官場小說:殺一儆百
    讀官場小說           品人生百態
  • 睡前故事:海棠糕
    手揉捏著麵團,桌上的海棠糕過於三塊。   說也奇怪,失明後被趕出閣,心灰意冷,誓言忘卻所承,可那海棠糕的做法依舊曆歷在目,包括它的——770塊,命定之人將會鵲橋相會。截止現在,他已經賣出了350塊。小瞎子每天都算著數量,盈盈期盼,儘管……這看似並不可能。   "海棠糕來看看喲!"集市上人絡繹不絕,雖說人人都是有目的而來,但奔波途中品嘗下也是種享受。"
  • 小竹園招牌椰汁糕開獎!
    小竹園招牌椰汁糕開獎!到底邊個中獎呢!
  • 尋味探店:手工狀元糕 好寓意 好味道
    古代考生在考試前往往會買一份狀元糕,藉此求個好彩頭。南京夫子廟江南貢院旁的狀元糕鋪,就因其老少皆宜的口味和美好的寓意,每天慕名而來的顧客絡繹不絕。,狀元糕上撒桂花,寓意狀元摘桂,正所謂「吃了狀元糕,好中狀元郎」。
  • 都昌美食紅薯糕 童年滿滿的回憶(圖)
    對於很多80後來說,在每年的下半年,都昌縣各鄉鎮的農村家家戶戶都在做紅薯糕,過年的時候,一家人圍在火爐前吃紅薯糕的場景仍然歷歷在目,那可是一代人的童年記憶。勤勞的都昌農村婦女利用紅薯自創了一種美食——紅薯糕,在都昌有些地方,紅薯糕又叫「薯交的」。
  • 紅豆糕 (圖)
    紅豆糕「以前做過幾次糯米的點心,好吃是好吃,但是做完之後盤子上手上板子上都粘的不行,清理起來超費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