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學生遭欺凌,臺灣醫學界呼籲重視

2021-02-13 Les丶拉幫姐派

    臺灣一些人要求從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中刪除「認識和尊重同性戀」內容,對此教材作者之一顏正芳醫生表示,校園調查發現同志學生遭受嚴重欺凌,將來會面臨更高的健康和自殺風險。他與陳牧宏、柯乃熒等59位醫學院教授和精神科醫生在今天(2月25日)聯合呼籲重視校園欺凌問題,加強學生對同志的尊重意識。

  作為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和精神科主治醫生,顏正芳從2015年8月起開展為期18個月的調查,發現在500位成年初期的同性戀和雙性戀男性受訪者中,87.6%曾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遭受騷擾、辱罵、詆毀、毆打等各種形式的欺凌,一些老師和家長得知情況後坐視不管,甚至落井下石,導致欺凌行為變本加厲。這些學生為了保護自己,被迫壓抑或偽裝性傾向和性彆氣質,長期生活在痛苦中。

  調查顯示,在成長過程中遭到欺凌的男同志,到了成年初期會比從未遭到欺凌的人士更易出現較嚴重的憂鬱、焦慮、疼痛等症狀,自殺風險也更高。而且,遭受的欺凌形式越多,焦慮症狀越嚴重。因此,恐同者常說的「同性戀群體精神健康不太好」,很大程度上是社會不友好導致的。

  本月20日發表於美國醫學會兒科期刊《JAMA Pediatrics》的研究報告表明,同性婚姻合法化有助於提升社會寬容度、減少欺凌行為,對所有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都有益。研究人員指出,2014年美國有六個州實現婚姻平等,當年那些州所有性傾向青少年的企圖自殺率下降了7%,其中同/雙性戀青少年的自殺率下降14%。在當時同性婚姻不合法的州,企圖自殺率沒有變化。

  顏正芳說,當局應正視同志學生在校園裡遭受欺凌的問題,除了提出明確的防治措施,還應該加強關於性彆氣質和性傾向的平等教育。他表示,許多欺凌行為在小學裡就出現了,所以應該在小學階段就開展性別平等教育,幫助學生充分了解性傾向和多元性別的科學知識,讓他們學會尊重同志和性彆氣質中性化的人。(自由時報)


相關焦點

  • LGBT學生的福音:同性戀異性戀聯盟
    納什維爾範德比爾特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學生就讀含有同性戀異性戀聯盟(Gay Straight Alliances - GSA)的高中,將會很少因為他們的性取向或性別認知被人欺負
  • 185名德國演員集體官宣,呼籲重視他們的性需求
    185名德國演員集體官宣,呼籲重視他們的性需求多元化世界的今天,同性戀,雙性戀等行為在一些國家已經越來越普遍,甚至同性婚姻在一些國家也是合法的。世界可能變成了許多人都不認識的樣子了。在這篇文章標題叫做《我來自一個沒有向我講述任何我自己的故事的世界》的宣言中,他們共同呼籲要增加性取向的多樣性,呼籲大家要尊重女同、男同、雙性戀、跨性別者、酷兒、間性人、非二元性別者。
  • 7歲女孩眼睛被塞紙片,校園欺凌當「玩鬧」?後續賠償協議
    把校園欺凌描述為「玩鬧」,就是對惡的最大放縱。     2019年10月19日,一段未成年女生遭欺凌的視頻在網上傳播。視頻中,一位身穿校服的女生遭多名女生掌摑和踹踏,並被逼下跪喊她們「爸爸」。2019年9月16日,廣西某中學的課間休息時間,一名男生被同學從四樓扔下,多臟器嚴重受損,被送進重症監護室治療。
  • 快訊 本·衛肖將主演BBC同性戀諜戰劇;臺灣伴侶盟呼籲支持同性婚姻
    本·衛肖 本·衛肖將主演BBC同性戀諜戰劇英國男星本·衛肖(Ben Whishaw)將領銜BBC諜戰劇《倫敦間諜》(London Spy),上演既浪漫又驚悚的同性愛情伴侶盟志願者在臺北車站倡導婚姻平等 臺灣伴侶盟呼籲支持同性婚姻中國時報9月28日報導,臺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的青年志願者「革命小先鋒」今天上午在臺北車站邀請路人一起照樣造句
  • 15歲女生遭欺凌被扒光上衣扇耳光 警方已介入調查
    近日,福建中華技師學院宿舍內,15歲女生小小(化名),連續2天遭5名同學欺凌。11月24日,在該校宿舍內,15歲女生小小(化名)被扒光了上衣,遭女生扇耳光,揪頭髮,辱罵……如今,小小被接回家,已將自己封閉起來,晚上不敢入睡,口中還總是喊著:「媽媽,很疼很疼。」
  • 杜絕欺凌事件,沙迦青年議會出奇招!
    周四,沙迦青年議會的80名成員呼籲開發一款應用程式,使兒童和家長能夠報告欺凌事件。這一呼籲是在沙迦的賈瓦赫接待會議中心(JRCC)舉行的第一次議會會議上發出的,該中心由沙迦青年組織和沙迦青年婦女組織。
  • 夏邱中學點面結合狠抓校園欺凌防治工作
    水母網10月26日訊(通訊員 沙德良)為深入貫徹上級指示精神,有效預防校園欺凌事件發生,維護學校和諧穩定發展,夏邱中學點面結合狠抓校園欺凌防治工作。欺凌防治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學校制定防欺凌工作制度、應急預案,明確對欺凌學生的處罰制度,保障防欺凌常態化工作有章可循、有條不紊。
  • 欺凌同班女生,致其眼角膜受傷!兩名初一學生被送上被告席
    11月28日,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去年發生在東莞市某中學的一起校園欺凌事件。近日,記者從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獲悉,今年10月8日,該院受理一宗校園欺凌案件,並於11月28日開庭審理。起訴書顯示,原告小玉及被告趙某、李某均系東莞市某中學初一(2)班的學生。從原告小玉去年9月上初一開始,被告趙某、李某以各種藉口對原告小玉打耳光、踢腿部、謾罵等方式進行欺凌,強行使用原告小玉飯卡消費,強行使用原告小玉零食。2018年10月30日,欺凌再次「升級」!
  • 日本仙臺市某中學男生因校園欺凌自殺,市長親自向家屬謝罪…
    2016年2月,日本仙臺市立南中山中學的一名男學生被發現在家中自殺。2017年3月,仙臺市教委的第三委員會表示,男生自殺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校園欺凌,但是並沒有查明具體情況。在家長的要求下,事件進入了再次調查。直到今年12月21日,第三委員會終於發表了再調查結果。該男生當時受到的欺凌問題包括在社團活動中被欺負、被低年級同學捉弄戲耍、自行車被無故破壞等等。
  • 活動預熱 || 但願少年的你,遠離校園欺凌.
    一、家庭原因       沒有任何一個孩子,生來就是校園欺凌者或受欺凌者。所有事件的發生,都離不開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無論是欺凌者還是受欺凌者,我們都可以在孩子身上看到其父母的影子。不良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方式,都會讓孩子背負過多的壓力,產生心理障礙與欺凌行為。二、學校原因■學校方面:一些學校只重視成績而忽視道德教育。處理學生矛盾時有偏袒行為,出了事又急於息事寧人。
  • 亞裔學生成美帝最易受欺凌群體?!敏感、沉默...那些摘不掉的標籤
    美國心理研究協會(APA)的數據顯示:17%的亞裔學生報告他們曾被欺凌,其中54%的學生在課堂上受到校園欺凌;2.9%的亞裔學生曾受到網絡欺凌,其中62%的亞裔美國學生報告,他們每月在網絡上被欺凌兩次。
  • 中學女生被欺凌,被多名女孩拳打腳踢扯頭髮!教育局:因情感糾紛引起
    「欺凌問題,必須引起重視!」
  • 《一分五十四秒》:玩笑不是校園欺凌的擋箭牌
    又一場戲弄之後,弗朗西斯被迫在公開場合承認同性戀的身份。由此,校園暴力發生在他身上的頻率越來越高。而蒂姆卻畏懼施暴者,不斷逃避隱忍,這一切讓弗朗西斯作出了不可挽回的決定。 影片結尾,校園欺凌的始作俑者之一說:只是開玩笑。幾乎諷刺的「開玩笑」背後是校園欺凌施暴者的有恃無恐。
  • 亞典耀開除欺凌同學
    商報:亞典耀馬尼拉大學昨天說,它已把欺凌同學的中學生驅逐出校。  顯示該校的一名中學生在洗手間內挑釁同學的視頻最近在網絡上被瘋傳,引起有關學校當局和家長應如何處理和防止欺凌事件的討論。  亞典耀的校長維惹林在聲明中說,在經過徹底調查,包括聽取涉事各方的說法後,在視頻中的學生已被驅逐出校。  他說:「這意味著他已不再允許回來亞典耀。」  他又說:「我已告知兩位學生的家長這個決定,並且向學生提供支持,幫助他們度過這個困難時期。」
  • 芝加哥家長的煩惱:1/5學生在校遭霸凌 大學性侵案暴增3倍 就連美國熱播劇也來湊熱鬧
    的人表示曾遭欺凌。美國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Research)副總裁歐舍爾指出,霸凌是公共健康問題,因為它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其最極端後果將可能導致自殺或暴力反抗行為。美聯社報導,同性戀與雙性戀學生面臨的霸凌問題則更加令人擔憂;有34%的跨性別學生表示曾被霸凌,相較之下,僅有19%的異性戀學生有此遭遇。
  • 2015臺灣彩虹文化祭啟動
    臺灣《大成報》報導,財團法人臺灣紅絲帶基金會9月9日舉行「2015臺灣彩虹文化祭——看見職場中的同志」啟動記者會,新竹市衛生局局長何秉聖、臺灣紅絲帶基金會秘書長林頂、社團法人新竹生命線協會心理諮詢師蔡容容與藝人丁寧共同出席
  • 校園暴力欺凌再起,星二代棒球棍暴打同學,引發全韓網友聲討.
    這部劇中的大背景就是沒有地位沒有勢力的學生們受到校園欺凌排擠甚至暴力事件。而16日SBS新聞爆出的這起小學暴力事件,正符合劇中的情節。和沐浴露也是孩子們一起喝了一點點就吐掉了,都是朋友間的玩鬧,和欺凌沒有關係。並表示自己願意承擔受害者的醫療費用,但是並不承認欺凌暴力事件,只是出於好心來幫助受害者。
  • 男同學遭校園霸凌,脫褲子被打屁股視頻曝光!學校說只是「過火嬉戲」
    據香港「橙新聞」25日報導,有網友日前在臉書上傳了一段長約38秒的視頻↓來源:環視頻/製作:何卓謙被欺凌學生慘遭多人脫褲打屁股。圖:視頻片段視頻截圖(來源:香港「橙新聞」)視頻中,一名男生在教室遭約7個同學按倒在地並用椅子圍困。
  • 臺灣新銳藝術家蔡沛珊創作展盼重視環境保護
    華夏經緯網11月5日訊:據臺灣「工商」報導,臺灣天成飯店集團旗下文創設計旅店天成文旅華山町為喚起更多人重視環境保護,第十檔展覽邀請到新銳藝術家蔡沛珊自即日起至
  • 臺灣大學學生虐殺貓咪「大橘子」案首開庭,法院外遭民眾群毆 .
    近日,臺灣大學學生陳皓揚虐殺貓咪「大橘子」案首開庭。去年底,他將臺北青田街知名流浪貓「大橘子」殘忍虐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