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臺灣政治大學研究員湯紹成談兩岸關係中的美日角色

2021-02-20 國際關係研究

10月31日上午,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湯紹成來我所進行學術訪問,就「美日在兩岸關係中的角色」做了專題講座,並同我所科研人員進行了觀點互動,本次活動由我所副所長餘建華主持。

湯紹成研究員講述了自1996年臺海危機以來,美國在兩岸關係互動中的影響。一方面,中美在遏制臺獨方面互有默契,美國數次在臺獨勢力破壞臺海和平的關鍵節點發揮了剎車閥的作用;另一方面,美國對於兩岸走近搞和平協議和軍事互信的舉動又是保持警覺,轉而阻止臺當局過於親近大陸的立場。據此,湯紹成研究員提出,只要美國因素存在,臺海統一或獨立就是偽命題。此外,他認為,美國出於挾臺制中的戰略考慮,不會讓一個政黨長期執政,擔心一黨執政太久會出現尾大不好掉頭的情形。

在談及日本在兩岸關係中的角色時,湯紹成研究員指出,對於日本來說,臺灣地處日本海上生命線,日本不願意看到兩岸統一。馬英九時代,日臺關係貌合神離。蔡英文去年執政至今,在核災區食品入臺、衝之鳥礁名稱和蔡英文提出兩岸新模式方面等問題處理上,日本對蔡當局並不滿意,可謂又愛又恨。

比較美日在兩岸關係中的作用,湯紹成研究員認為,美國是立足於大格局,將臺灣作為同大陸談判的籌碼,在影響臺灣當局兩岸政策上更多會發揮剎車閥的作用。日本則喜歡玩小把戲,以此調虎離山、渾水摸魚,有時甚至會發揮踩油門的角色,在涉及兩岸議題上影響臺灣政治,如臺灣的318學運。可以說,美日在兩岸關係中的作用並不相同。

最後,湯紹成研究員還就臺灣內部政治、兩岸統一時間表、兩岸和平協議和國民黨接班人等問題進行了學術互動。

相關焦點

  • 【來訪】 中以學術交流促進會專家學者代表團到訪世經政所
    2018年4月26日,中以學術交流促進會專家學者代表團到訪世經政所。
  • 中國臺灣國立政治大學胡聯國教授應邀來東華理工大學講學
    【MBA中國網訊】12月11日下午2:30,應華東理工大學經管學院邀請,臺灣國立政治大學胡國聯教授在經管學院302會議室做了一場「談中華文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的學術報告。經管學院負責人、部分經管教師和2018級MPAcc學員到場聆聽了講座。
  • 【天外50年】學術校慶:第二屆兩岸西方翻譯理論再思 批判暨「翻譯中國」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召開
    10月11日-12日,由天津外國語大學、臺灣國立政治大學、澳大利亞《翻譯中國》雜誌社主辦,外國語言文學文化研究中心、高級翻譯學院承辦,南京大學、光明日報社、科學出版社協辦的第二屆兩岸西方翻譯理論再思/批判暨「翻譯中國」學術研討會在科研樓報告廳召開
  • 兩岸一家親 臺灣姊妹校遠東科技大學師生來訪我院
    2016年 11月6日來自臺灣遠東科技大學師生代表團一行10人到我院訪問,進行「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活動。
  • 大陸缺席TPP 臺灣能加入?殷存毅答中評
    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殷存毅。(中評社 徐夢溪攝)  中評社北京11月28日電(記者 徐夢溪)「TPP具有政治涵意,在大陸缺席的情況下,臺灣單方面加入TPP可能性不大,臺灣應該認真面對中國大陸的意向」,殷存毅分析說。   臺灣一直積極希望加入TPP第二輪談判,剛剛結束的APEC會議中,蕭萬長向美國國務院副國務卿布林肯表達了臺灣加入TPP的強烈意願。
  • 中國—印度尼西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首次會議召開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玉安,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韓鋒,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亞太社會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許利平,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中國東南亞研究會副會長翟崑,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教授吳傑偉,外交學院中國外交理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魏玲,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校學術委員張志洲,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印度尼西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亞非學院院長
  • 清華SIGS舉辦第八屆兩岸頂尖大學IC設計交流研討會
    出席本次會議的師生分別來自北京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臺灣大學、臺灣交通大學、臺灣成功大學、臺灣新竹清華大學等兩岸8所頂尖高校。「兩岸頂尖大學 IC 設計交流研討會」旨在增強兩岸頂尖大學間 IC 設計學術交流與研究成果分享,鼓勵業內權威學者的創新研究,促進未來 IC 設計中堅力量的溝通,培養未來進入產業界的高級科技人才。
  • 第三屆海峽兩岸大學校長論壇在長春舉行
    「結構之健」競賽和兩岸師生「建築之緣」對話等活動。大學校長的治校理念、思想意識、風格手段深刻影響著大學發展,與會校長圍繞論壇主題進行熱烈而坦誠的交流,一定會展示出新時代大學責任所彰顯的積極意義,一定會展現出大學校長的事業追求與個性魅力。希望兩岸大學校長通過論壇活動,進一步增進了解與共識,進一步增進交流與合作,共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 2015上海體育學院-臺灣輔仁大學研究生學術論壇在我校舉行
    12月11日,2015上海體育學院-臺灣輔仁大學研究生學術論壇在我校舉行。本次論壇以「體育運動與健康促進」為主題,共錄用11篇研究生論文,其中臺灣輔仁大學6篇,上海體育學院5篇。 上海體育學院研究生處處長周成林、臺灣輔仁大學體育學系主任曾慶裕、上海體育學院研工部部長殷勤、體育教育訓練學院黨總支書記趙曉晗出席開幕式。參加開幕式的還有臺灣輔仁大學助理教授邱奕文、陳冠旭、何健章等7位老師和6位研究生,以及上海體育學院50多名研究生。
  • 【微綿職】臺灣大仁科技大學兩岸事務中心主任韋俊丞一行來我院參訪交流
    10月22日,臺灣大仁科技大學兩岸事務中心主任韋俊丞,國際知名調酒大師、亞洲花式調酒記錄保持人許博勝及大三學生戴佳育一行來院參訪交流。
  • 第四屆胸瘤西子論壇李章銘:兩岸人民同文同種,共創美好
    11-15 日在杭州世外桃源皇冠假日酒店舉辦。十一月份正值國際肺癌關注月,眾多國際、國內知名胸部外科專家到場參與以微創技術為主體,結合氣道管理和快速康復新理念的學術研討。此次 AME 編輯有幸再次邀請到臺灣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胸外科主任李章銘教授進行採訪。
  • 【第28期社會法前沿論壇】日本固定期限僱用法制的展開與臺灣固定期限契約的種類與限制
    ,使得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制度在建立和諧、穩定的勞資關係中面臨諸多的挑戰。三、翻譯嘉賓    仲 琦    日本勞動政策研究研修機構研究員四、與談嘉賓    林  嘉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鄭尚元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楊  飛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副教授
  • 江時學:賀臺灣致理科技大學拉美經貿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
    作者系上海大學特聘教授、拉美研究中心主任 我與臺灣致理科技大學拉美經貿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拉美經貿中心)的學術關係由來已久
  • 兩岸眼科一家親 姚克一行講學臺北
    2017年11月17-19日,第58屆中國臺灣眼科學術大會和兩岸眼科論壇在臺北臺灣大學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 學術報告預告|「風雲英華」學術講座 車慧正 研究員
    報告題目 : 中國氣溶膠微物理和光學特性地基網絡化觀測   報告人:  車慧正 研究員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時間:2019年11月8日下午2點 報告人簡介:車慧正,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現任氣科院大氣成分研究所副所長(主持工作),中國氣象局大氣化學重點開放實驗室主任。2016年度中國氣象局科技領軍人才,2018年度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主要從事大氣氣溶膠光學-輻射特性地基觀測及其氣候環境效應等研究工作。
  • 中國好聲音深入臺灣南北校園 唱響兩岸青春天籟
    2015年1月3日,萬眾矚目的「中國好聲音」在播出三季後首次來到臺灣,齊聚三季好聲音冠軍及人氣學員,在臺北標誌性音樂聖地「小巨蛋」為寶島觀眾獻上了一場新年音樂盛宴。這場演唱會早在2014年末就被國臺辦發言人作為2015年春節之前的兩岸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動進行了推介,而演出的盛大成功也引起臺灣媒體廣泛關注,使各界對「中國好聲音」品牌的持續運作產生了極高期待。2015年6月,繼「中國好聲音」臺北演唱會成功舉辦以後,「中國好聲音」將以「校園行」的方式再次深入臺灣,揭開兩岸音樂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 兩岸眼科一家親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一行專家臺北講學
    2017年11月17-19日,第58屆中國臺灣眼科學術大會和兩岸眼科論壇在臺北臺灣大學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 臺灣寶成國際集團向北大捐資,設立寶成海峽兩岸青年發展基金
    2018年7月23日,在「北京大學寶成海峽兩岸青年發展基金」支持的首個重大活動——「2018北京大學數字創意論壇」上,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代表學校
  • 跨海問答:舉頭看兩韓,低頭思兩岸
    ▲對話嘉賓:臺灣政論家、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王義偉
  • 2020海峽兩岸周易文化申遺網絡論壇在安陽舉行
    7月28日,由安陽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辦、安陽周易研究會承辦的2020海峽兩岸周易文化申遺網絡論壇開幕式在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安陽市羑裡城所在地隆重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