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還得從今年9月22號說起,陳念紅從老家貴陽趕到千裡之外的阜陽,與亨信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籤了合同,他成了這家公司在貴陽市的代理人,主要做手機充值卡業務。
籤合同的當天,他交了七萬塊錢。陳念紅回憶說,合同上表明,這七萬元錢中有五萬元是市場維護費,兩萬元是後臺維護費。
那麼代理手機充值卡業務具體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賺錢呢?陳念紅表示,他是通過賣充值卡賺取差價的,比如一張面值100元的手機充值卡,陳念紅以八五折的優惠(也就是85元)從這家亨信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拿到手,再以95元左右的價格賣給別人。他稱這種充值卡非常搶手,短短二十多天,他前後三次從公司拿的面值共24萬的充值卡全部賣光了。
然而問題來了,這些充值卡中大部分都能充值,但有一部分卻不能正常使用,差不多在一千張中有十五張充值卡不能到帳。
對於這些有問題的充值卡,公司承諾會幫他更換,陳念紅也就沒擔心太多。10月20號,陳念紅又從這家公司拿了面值10萬元的充值卡。這一次,公司給了他更多的優惠,他實際只掏了8萬元錢。按照合同約定,陳念紅每月銷售量要達到20萬元。眼看這種充值卡銷路很好,幾天後,他又一次性打給了對方30萬塊錢。
到這裡,陳念紅一共交了萬45元給這家公司。
這種充值卡使用起來也比較方便,陳念紅表示公司都是給他發一個充值的連結,連結的第一行是要充值的電話號碼,第二行是卡號,第三行是密碼,第四行是驗證碼,只要一充值,馬上就能到帳了。
不過,從10月下旬開始,這個連結突然打不開了。陳念紅於是撥打了充值卡上的客服電話,卻根本打不通。
阜陽亨信科技有限公司辦公地點位於阜陽市巨川廣場,營業執照上,公司的註冊資本為一個億!然而,現在這家公司卻大門緊鎖,陳念紅說他十一月初來這也是沒人。
現在,陳念紅手頭的這堆充值卡只能作廢了。這些報廢的卡包括他第二次買的10萬元的以及第三次買的30萬的,一共價值40萬的卡就這麼沒用了!
在記者採訪過程中,陳念紅再次聯繫了安徽亨信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劉國利。電話中,劉國利說自己還在北京。採訪中,陳念紅告訴記者,他準備起訴阜陽亨信科技有限公司。
記者在後續的調查中發現,這家公司規模還不小,發展了很多會員、代理人,大部分都在外省,他們所投資的業務很多,包括pos機、購物卡等等。其中,不少人跟陳念紅一樣,做手機充值卡業務。
據陳念紅說,全國基本上除了西藏和新疆沒有他們的業務,其它區域都有。
俞斐,是阜陽亨信科技有限公司的西安代理人,他在去年年底和公司籤了合同,投入了幾十萬。他同樣是一名受害人,他二月份交給公司20萬,四月份交了20萬,八月份8萬,一共投入48萬。比起陳念紅,俞斐損失更為慘重,他說那家公司一分錢的卡都沒有給他打上。
此外,這家公司還發展了很多財富合伙人,也就是會員。這些會員,要交納298元的會員費,以及其他費用。
遼寧的小尹就是是這家公司的一名普通會員,他手頭上有一萬多塊錢的充值卡,現在無法充值。
採訪中,記者也聯繫了亨信公司的法人代表劉國利。劉國利在電話中稱,這個是系統問題,屬於三大運營商的問題,他們公司也只是從運營商那裡買充值卡。他還說,這兩天卡都開通不了,但過幾天就會開通的。
然而記者發現,這種手機充值卡上面,只有亨信公司的標誌,這些真的是跟運營商合作的嗎?
記者也走訪了阜陽市的移動、電信營業廳。中國移動阜陽市一道河中路營業廳工作人員對記者說,他們沒有接到過總部關於這個充值卡的通知,也沒有聽說過有這種三網都能充的充值卡。
事情發展到現在,不少代理人都認為,這其實是一個「陷阱」。充值卡可能是他們自己制的,也有可能是從他們的上一級那裡拿到的。
目前,陳念紅已經在阜陽報了警,並且向當地的市場監管部門進行了投訴。
發稿前,記者再次聯繫了陳念紅,他告訴記者,就在採訪的第二天,亨信公司的法人代表劉國利找到了他,並且當著他的面打了欠條,承諾在12月底之前賠償他的損失。
這件事暫時有了一個解決方案,不過,對於其他代理人和會員來說,又該如何走出這樣的陷阱呢?
現在,具體的情況有待於警方的調查,時間君在這裡也提醒各位,類似的投資,還是三思而後行!
點個zan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