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政府診所之外,新加坡全島還遍布了很多小型私營診所,它們一般會離家更近、不用排隊很長時間、有些夜間也有醫生值班。如果你是外國人或者pr,去私立診所可能還比你去政府診所更便宜,可是當你生病了你敢不敢進去看病呢?
今天我們就請7哥來講講怎麼分辨這些小型私營診所的醫療水平。
首先,在新加坡開診所必須要獲得新加坡醫師協會的完全註冊Full Registration。走近看看醫生的介紹:
所以這位醫生是有新加坡正規的醫學學士文憑的;綠框DFD表示他是指定職業疾病保健醫生;黃框表示他的倫敦大學皮膚科文憑。看懂這些之後就可以放心地找這位醫生看病了,尤其是皮膚問題就更可以專門去找他咯。
醫生們大學畢業取得醫學學士文憑之後,他們學習的步伐並沒有停止,而是需要參加更多的專業培訓,通過考試取得更多的專業資質,就全科醫生而言,他們還會爭取考取以下這些資質:
1.GDFM
GDFM=Graduate Diploma in Family Medicine· 通過嚴格的考試才能獲得認可的文憑,所有獲得GDFM的醫生都會很驕傲的把文憑寫在自己的介紹裡面2.MMed FM
MMed FM=Master of Medicine Family Medicine· 需要獲得GDFM之後再培訓2年再通過更嚴格的考試才能取得的學位· 另外也有family medicine家庭醫生培訓項目,可以跳過GDFM,直接從M.B.B.S通過考試升級為MMed FM3.FCFP
FCFP=Fellow of the College of Family Physician我們看下面的這家診所,醫生並沒有寫清楚他的文憑,我們又怎麼判斷呢?我們看到,雖然沒有寫明醫生的文憑,但是她家的診所上面有大大的「Family Clinic」字樣:這說明當家醫生水平是受到新加坡政府和醫師協會認可的。
因為「Family Clinic」是新加坡政府和醫師協會嚴格管制的牌子,只有當家醫生獲得了註冊家庭醫師頭銜Family Physician(Family Physician: 需要獲得MMed FM 或者GDFM,並工作一定年限才有資格申請),他/她的診所才能冠以Family Clinic的招牌。
Family Physician的頭銜有多牛逼呢,可以說家庭醫生有這個頭銜就算學到頭了(除非你要搞學術,搞教學,甚至插手醫療政策)。
設立在社區的個體小診所,尤其是那種以個人姓名掛名的診所(我們叫solo practice),都是挺靠譜的。這樣的醫生基本上都是紮根於社區幾十年,服務無數患者的老大夫。很多患者是這些老大夫看大的,很多人全家都在同一個診所看病。他們都非常愛惜自己診所的品牌和個人的名聲,因為在這一行,口碑決定一切。
另外還有一類診所,專門開在交通便利的shopping mall或者地鐵口附近。最有名的當屬:
這兩家是本地連鎖診所的兩大巨頭,分店都有幾十家,也是上市公司,所以醫療水平也是必須要保證的,如果大家社區附近沒有好的診所,去這兩家也是比較穩妥的選擇。(這兩家在中國也有不少分店)
除此之外新加坡還有許多小型的連鎖診所,這些診所的水平有時候良莠不齊,按照之前介紹的1、2、3點來判斷,還是可以找到靠譜醫生的。
請長按下圖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我們
小夥伴們對於去新加坡診所看病還有什麼疑問,可以點擊下方留言提問哦!我們會在今後的文章中進行整理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