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診所給我開的藥是散裝勾兌的?

2021-02-23 獅城醫見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獅城醫見公眾號


7哥剛來新加坡的時候感冒去過樓下的小診所看病,看起來挺正規的一個診所啊,醫生也是有合格資質的醫生,開給我幾瓶貼著列印標籤的塑料瓶裝的咳嗽藥水,還有透明塑料自封帶裝的幾板散裝藥,這包裝的簡陋程度,把7哥給驚呆了,仿佛小作坊自己勾兌的,7哥深表懷疑,差點不敢下咽。

新加坡遍布全島的診所為大家看病提供了方便。但是同中國大醫院小診所開的包裝精美的品牌藥相比,新加坡本地診所的藥品包裝就顯得實在是太low(檔次低)了,自封袋裝散裝藥片尚可以理解,但這藥水有時候真的讓人不禁懷疑是不是江湖小作坊勾兌的,比如這樣的:

這是四種不同的藥,你看得出來麼?

像這種散裝的藥水,按照新加坡官方的說法就是勾兌藥品(compounded therapeutic products)。

按照Health Sciences Authority (HAS,相當於新加坡的藥監局)官網(has.gov.sg)的說法:把藥物從原廠包裝取出分裝到小包裝中的行為,視為勾兌的一種。這在新加坡是合法的,甚至都不需要醫生的處方。診所受監督的普通職員即使不是醫生或者藥劑師都可以操作,前提是有正規經營執照的診所或者醫療機構。但是不可以稀釋或者改變藥物成分!

上圖為診所藥柜上的各種藥水

 

怎麼樣,有沒有很驚悚?

其實這樣的操作在新加坡是很普遍的,因為這樣能夠把藥物的價格控制下來,病人不會多花錢在包裝上,小病小痛一般藥錢就二三十塊。同時由於本地醫療界較高的職業操守,以及新加坡藥監局嚴格的審查制度,一旦有人敢亂來,肯定是身敗名裂,甚至坐牢。所以沒有人敢在治療藥物上渾水摸魚,大家盡可放心。

HAS規定了在這樣的分裝藥上必須包含以下信息[1]:

1. Health Products (Therapeutic Products) Regulations 2016.

最後,7哥提醒:因為分裝藥水包裝相同,很多藥水顏色又很相似,很容易搞混。

獅城醫見來自在新加坡行醫的中國醫生群體,他們畢業於頂尖的醫學院校,有著在國內外各大醫院學習、工作和科研的經驗。開啟獅城醫見這個公眾號,旨在幫助在新加坡的中國朋友們更好地享受坡國的醫療服務,同時解答朋友們醫療方面的疑問,請隨時留言聯繫我們!

請長按下圖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我們

小夥伴有什麼問題和建議都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了哦!如涉及隱私或不方便公開,可添加獅城醫見小編微信:

相關焦點

  • [氣憤] 孩子發燒39度,診所醫生開個藥竟然要收200多!
    【原標題:現在的醫生眼裡只有錢,哪有什麼醫徳】昨天一大早,七歲女兒一起床就高燒39度,估計是跟她爸晚上睡覺開空調,沒蓋被子著涼所致。家裡只有一包退燒藥,又燒到39度,趕忙帶去南門某診所去看。到診所醫生還沒來,叫護士拿了一片退熱貼先貼。
  • 新加坡診所酒吧
    新加坡診所酒吧泡酒吧,本是件愉快的事兒,但在新加坡去酒吧時卻可能被當成
  • 「被新加坡的診所誤診,簡單的發燒咳嗽變成肺炎了」
    >新加坡眼收到網友求助:「在新加坡的診所看病,本來是簡單的發燒咳嗽,結果被醫生耽誤了,都燒成肺炎了……診所誤診,耽誤病情有什麼投訴渠道?」其他網友看了,都不淡定了,紛紛吐槽自己看病的經歷:慄子荔枝bb:總感覺這邊診所的醫生實在是太水了。
  • 新加坡遍地的小診所,你敢去嗎?
    如果你是外國人或者pr,去私立診所可能還比你去政府診所更便宜,可是當你生病了你敢不敢進去看病呢?今天我們就請7哥來講講怎麼分辨這些小型私營診所的醫療水平。首先,在新加坡開診所必須要獲得新加坡醫師協會的完全註冊Full Registration。
  • 一個廣豐老闆開了家私人診所,結果......
    上饒最為成熟、最大的建材市場一江南商貿城核心熱鬧地段,兩直二層200多平方,每年遞增10%以上,我方包過戶及費稅,共430萬。升值無限,機會有限。有眼光的朋友請致電13907937867!廣豐一做生意老闆因生意不好做了,就開了家私人診所,放了塊牌子在外面,寫著「病治好,付300;治不好,退1000。」
  • 新加坡最新政策:外籍女傭驗證、社區開設眼科診所
    今日匯率:1新加坡元=5.0126人民幣近期,獅城新加坡又有新動向,境外就業和本地民生多措並舉
  • 62歲男子診所治療腰痛離奇去世,診所運營怎麼這麼難?
    讀到這則新聞,我差不多驚掉了下巴,因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竟然能夠導致患者死亡,這簡直是天下奇談;由此可見基層診所醫生的骨傷疼痛治療水平確實偏低。新聞中說:鄧師傅的侄女張女士介紹:「2月20號,到他們那個診所去看病,醫生說是腰椎間盤突出,做一個簡單的包藥、治療就可以好了。
  • 110斤的我!在氣溫高溼度大的新加坡,居然被食物中毒撂倒了~
    文 | 神經大條萬萬沒想到,在氣溫高、溼度大的新加坡
  • 新加坡近200家診所可免費冠病檢測,最全清單拿好不謝~
    剛剛,新加坡又新增422起新增新冠病例,其中,5起是社區感染病例。截止到目前,本地的累計確診病例達到3萬9387起。隨著阻斷措施的解除,新加坡疫情又出現了反彈跡象,社區病例有所增加,引起了新加坡當局的重視。
  • 診所開了張病假條,被罰5萬
    很常見,給人開了張病假條,但卻恰恰是這張病假條,搞得診所被罰了5萬。但該男子多次央求,最終,診所工作人員按照該男子所要求的,給他開了一張「急性腸胃炎」的診斷說明書,填寫上了男子的姓名、診斷和處理建議等信息,並在最後加蓋了診所公章,醫師署名一欄籤上名字。
  • 福清宏路「林文明診所」非法行醫被取締
    5月27日,福清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取締了福清宏路「林文明診所」,並對林文明涉嫌非法行醫事件立案調查。江年仲今年37歲,寧德市屏南縣人,在福清某家具廠上班。2015年1月23日晚,他因為喉嚨疼痛並咳嗽,到福清宏路的「林文明診所」醫治。「醫生沒做皮試,就給我打了一針頭孢硫脒。」
  • 診所盈利模式或將出現大變動!
    筆者知道這個數額在很多個體診所都難以達到,尤其是其中關於診療費的部分,更是讓許多診所望塵莫及,畢竟現在大多數的個體診所還是處於「以藥養醫」的狀態。但是,目前診所這種「以藥養醫」的經營狀態真的是合理的嗎?
  • 興平有個杏林診所,你知道嗎?
    以前還並不知道杏林診所。有一天,焦老師突然在群裡發消息,他娃感冒了。他人又不在興平,問誰有空去杏林拿兩包藥。於是我就親自去了一趟,去時老師再三叮囑12點以前去,去晚了就關門了。我馬不停蹄一股煙似的奔向杏林診所。
  • 農村散裝白酒是三無產品?專家建議封禁!老農:逼我們喝高價酒?
    如果有在農村長大的小夥伴,一定對農村的私人酒坊並不陌生,小時候在老家,每次放學回家都會經過村口的一家釀酒房廠,濃濃的酒香更是成為我童年最深刻記憶之一。
  • 散裝食鹽禁入餐飲機構!象山處理一起食堂使用散裝食鹽案件
    近日,象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在對某單位食堂進行例行檢查時,發現該食堂後廚放有一袋約18公斤重的散裝食鹽,食堂負責人柳某無法提供該批次食鹽的進貨票據及相應臺帳資料。 散裝食鹽安全嗎?可以在餐飲店使用嗎?這些散裝食鹽是從哪裡進來的? 原來,食堂負責人柳某的家人從鹽場購買了一批散裝食鹽在家裡食用,由於家裡用不完,柳某便拿了一部分到他承包的單位食堂中。
  • 新加坡中央醫院櫃檯消失!全新就醫新體驗!
    考慮到這一點,新加坡中央醫院表示將搖身一變「無櫃檯」醫院!那麼登記、就醫、取藥、排隊這一系列流程要如何操作呢?且聽我細細道來~登記櫃檯消失後,手機定位將取代人工登記。院方將進一步發展虛擬排隊系統,病患只須提供手機號碼,並同意院方使用自己的位置,一踏進診所,智慧型手機就能夠通過定位技術感應到病患已經抵達,直接通知病患的排號。
  • 【又是地下黑診所】28歲母親喪生
    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這名長期從事地下診所的所謂醫生卻在左鄰右舍眼中口碑不錯。事發的地下診所,如今大門緊閉,門口貼著這名涉嫌非法行醫的醫生的聯繫方法。據死者丈夫介紹,他和妻子Z安徽來滬,12月1日凌晨,妻子高燒不退,被他送往了家附近的這間診所。「當時晚上十二點,老婆說有點燒不要緊的,就不要到大醫院了,到大醫院還煩麻煩。她說到地下診所方便 。
  • 市民發現個體診所不上報私自給發燒咳嗽病人治病並且售賣發燒咳嗽藥···
    市民來信:個體診所收治發燒咳嗽病人    政府規定個體診所不得收治發熱咳嗽病人及售賣發燒咳嗽藥品,現發現個體診所不上報私自給發燒咳嗽病人治病並且售賣發燒咳嗽藥品   您通過市長信箱反映事項已收悉,通過與你聯繫了解情況,相關情況答覆如下:    射洪市衛健局已責成射洪市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執法大隊立即組織專人對該事件進行調查,現場檢查了該診所的預檢分診記錄、門診日誌、處方箋等,未查見該診所有接診發熱咳嗽病人的記錄。該診所已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對退燒止咳藥品進行了下架封存。
  • 去診所看了個小感冒,輸完液後卻倒地身亡
    涉事七旬無證醫生被告非法行醫罪過堂為了治個小感冒,歐某走進了何某的小診所,不料在輸完液離開診所後卻倒地身亡。昨日上午,年過七旬的無證醫生何某被控非法行醫罪在越秀區法院公開開庭受審。忽略冠心病用藥致過敏致死據了解,何某曾在湖南老家考取過鄉村醫生執業證書,但已經過期,後來廣州謀生,在自己家裡開了個無牌小診所,前來看病的大多是老鄉。
  • 下班未歸、電話不接,妻子在後港牙科診所發現丈夫屍體!發生了什麼?
    近日,後港一牙科診所發現一具屍體,死者為該診所的一名47歲的牙醫。被發現時,死者脖子上纏著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