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開闢以後,英國、法國、葡萄牙,西班牙等國走上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之路。
16至19世紀歐洲奴隸販子從本國出發裝載鹽、布匹、朗姆酒等物品,前往非洲換成黑人奴隸,再沿著所謂的"中央航路"通過大西洋,最後從美洲換成糖、菸草和稻米等種植園產品以及金銀和工業原料返航。
在歐洲西部、非洲的幾內亞灣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島之間,航線大致構成三角形狀,由於被販運的是黑色人種,故又稱「黑三角貿易」歷時300年之久。
最先開始經營三角貿易的國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著是英國和美國為主。
歐洲殖民者使用槍枝彈藥攻佔南北美洲領土,大力發展種植業開始資本的原始積累,但社會勞動力嚴重不足。殖民者不得不尋找新的勞動力來源,非洲黑人身體非常強健,但技術發展落後,停留在冷兵器時代,落後就要挨打,於是非洲黑人成為了殖民者的勞動力掠奪對象。
殖民者到非洲後開始搶奪和販賣黑人,把黑人塞滿整船後發往美洲。路上大概耗時三個月,船內人口擁擠,吃喝拉撒一體,環境惡劣,引發傳染病,大量黑人死去,被拋屍進大西洋,波濤洶湧的大西洋埋葬了多少黑人奴隸的屍骨。
估算1000萬黑人中僅約150萬到達美洲,被迫幹種田種地、搬磚挖礦等體力活,反抗必遭鞭打。
1890年7月在布魯塞爾會議作出廢除非洲奴隸貿易的決議,黑奴貿易才算終止。
三角貿易使歐洲人積累了大量黃金白銀成為資本主義最強代表,非洲則失去了將近一億的勞動力,導致非洲絕大部分地區發展落後至今未擺脫貧困,另外白種人歧視黑種人的現象一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