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天津三岔河口的大胡同與海河之間有塊三角形的居民區,被大胡同、老鐵橋大街和沿河馬路三面相圍。這個地區很有意思,不論胡同還是院落之間的空地以及樓房大都是三角形走向,也許因早年間海河截彎取直的緣故,使大胡同由河北改為河南留下的痕跡,根據海河的走向建房,逐漸形成了這麼一塊「三角地」。
筆者過去住在三角地中間的蘭家胡同,這個胡同也是三角形的,胡同中心是個大空地,大夥習慣稱呼它叫「大院兒」。大院兒分出三個岔兒,每個岔兒是一條小胡同,每個胡同都住滿了人家。其中一條朝西北向通往海河邊的沿河馬路,面對海河上遊是金鋼橋,下遊是獅子林橋;朝南方向的一條通向金華橋街,街東頭是獅子林橋,街西頭是東北角鳥市口;還有一條胡同相對那兩個胡同說不清方向,彎彎曲曲地與鐵匠胡同、唐家胡同、先登寺胡同等長短大小的胡同連在一起,最後通向大胡同馬路便道。
靠沿河馬路有座三層樓圍成三角形的大樓,叫胡家大樓,過去是客棧,三角形的一邊與沿河馬路並齊,院中間一個三角形的大天井,後來住滿了居民,天井下的院子黑森森的,三面是樓房,抬頭可見三角形的天。順胡家大樓往獅子林橋方向走幾步到蘭家胡同口也有一座兩層三角小樓,不知為什麼當初都蓋成三角形的,甚至連胡家大樓後的狹長胡同幾乎都有三個通口,基本是三條岔口連成一條胡同,密密麻麻,彎彎曲曲,像網絡將三角地串通起來。
這塊三角地的地理位置很優越,連接東北角繁華的商業區,大胡同、估衣街、宮北大街、鳥市等處便於逛街購物。交通也很便利,往南沿東馬路直通和平路到百貨大樓、勸業場;往北過金鋼橋直通中山路到北站和北寧公園;往西沿北馬路直通北大關、西北角和西站。過去附近有溫泉浴池、同陞和鞋店、東北角新華書店、東風影院、天津影院、小劇場戲院、天一坊飯店、正興德茶莊、五和商場、中央藥店、德祥厚糕點店、毛賈夥巷菜市、官銀號等老字號,還有醫院、銀行、藥鋪、學校、糧店、長途汽車站和消防隊等等,可謂「麻雀雖小,五臟齊全」。居民生活很方便,商業繁華,人氣很旺,白天熙熙攘攘,車水馬龍,晚上人來人往,燈火輝煌,故有「金三角」之稱。
儘管如此,它畢竟代表過去的時光,1997年在民房改造中,這塊陳舊的三角地消失了,老居民搬進了新樓房,原地蓋起了現代化的新建築,隨著大胡同商品批發業的發展和擴大,一個新的更繁華的商業區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