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踝手術篇:三角韌帶解剖

2021-02-28 平樂足踝

一、大體解剖結構

由於三角韌帶的組成部分是連續的且很難區分,多年來,三角韌帶及其組成部分的解剖學描述存在混亂。文獻證實,多數作者認同的是:三角韌帶由兩層組成(淺層和深層),之間由脂肪墊分隔,每層具有多個組成部分。目前普遍接受的是,三角韌帶由6部分組成,淺層4部分,深層2部分。

淺層的脛舟韌帶、脛彈簧韌帶、脛跟韌帶和脛距韌帶4部分中,脛跟韌帶和脛距韌帶存在變化。功能上,這些韌帶幫助維持距骨與內踝的對齊狀態,並且抵抗距骨外旋。

深層的脛距前韌帶、脛距後韌帶2部分中,脛距前韌帶不總是存在。功能上,韌帶纖維阻止距骨的側向移位和外旋,並作為踝關節的主要穩定結構。

(一)三角韌帶淺層結構

A:三角韌帶淺層前內側觀:脛舟韌帶束

The ligament originated on the anterior colliculus of the medialmalleolus and inserted in an expansive manner onto the dor-somedial surface of the navicular immediately anterior to thetalonavicular articular cartilage border 。

B:三角韌帶淺層內側觀:彈簧韌帶束

It originated on theanterior tibial colliculus and inserted onto the plantar calca-neonavicular (spring) ligament at 35% (95% CI, 33.4% to36.6%) of its posteroanterior distance 。

C:三角韌帶淺層內側觀:脛跟韌帶束

It attached near the intercollicular groove ofthe medial malleolus and attached at the most posterior aspectof the sustenaculum tali on the calcaneus, immediately posterior to the spring ligament’s insertion on the sustenaculumtali 。 

D:三角韌帶淺層後內側觀:脛距後韌帶束

The ligament center originated near the distal centerof the intercollicular groove and attached onto the postero-inferior medial talar body, anterosuperior to the postero-medial talar tubercle 。

(二)三角韌帶深層結構

三角韌帶深層結構:深層脛距前韌帶和脛距後韌帶

脛距前韌帶:This short ligament originated atthe most inferior and anterior areas of the medial malleolusand inserted onto the anterosuperior portions of the medialtalus body immediately inferior to the articular cartilage ofthe trochlea 。

脛距後韌帶:It was consis-tently the largest and thickest band of the superficial and deeplayers. It originated nearthe distal center of the intercollicular groove and inserted on theposterosuperior aspect of the medial talar body inferior to thearticular cartilage of the trochlea  

(三)三角韌帶起止點示意圖

   

三角韌帶起止點示意圖:A:丘間溝的遠端中心;B:距骨後內側結節;C:載距突後緣;D:足舟骨結節;E:距骨滑車前內側角

二、鏡下結構

(一)未撕裂

從脛前肌腱內側,踝關節水平入路見踝關節內側關節囊。

(二)撕裂

鏡下觀撕裂全貌

內踝端深層雙束斷裂

距骨端雙束斷裂

參考文獻略

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足踝外科  公眾號

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基礎解剖:手和腕部解剖結構與生物力學,圖文講解
    專門針對手和腕部的解剖結構與生物力學詳細闡述幫助讀者直觀了解手和腕部解剖學結構與功能點擊圖片,了解詳情在手外科領域有句諺語:「不用止血帶的手部手術就像在裝滿墨水的桶裡修鐘錶。」如果沒有紮實的手部解剖學知識,操作起來更像是「在湯裡攪和」。
  • 骨科時間:前交叉韌帶損傷如何治療及手術的費用問題
    如果用四個關鍵字來總結前交叉韌帶損傷後急性期的臨床表現,那就是「響、痛、腫、限」。前交叉韌帶損傷還可能伴有半月板和/或側副韌帶損傷,也就會有其他合併的臨床表現。       前交叉韌帶斷裂後,如果超過3周且沒有得到治療,就會逐漸轉入慢性期,慢性期的症狀是膝關節不穩,打軟腿,運動中關節錯動感。長期得不到治療會導致半月板撕裂,出現關節交鎖症狀。
  • 醫學動畫:前十字韌帶重建術(ACL Reconstruction)
    如果前交叉韌帶完全撕裂,醫生可能建議通過外科手術來修復它。  開始手術前,會進行脊髓麻醉,使病人胸部以下麻木,或進行全身麻醉,使病人在手術期間入睡。  術畢,術者撤出手術器械,關閉切口。手術通常持續2~2.5小時。
  • 中英文字幕:踝關節外側韌帶重建術(
    辨認受傷的韌帶。此例顯示距腓前韌帶(ATF)鬆弛和跟腓韌帶(CF)撕裂。  如果韌帶只是鬆弛而未撕裂,將其切斷短縮,兩端間相互縫合。如果韌帶撕裂但仍與腓骨相連,可將兩端修復縫合在一起。  如果韌帶受拉離開腓骨,必須重新附著。通過在腓骨上鑽小孔可將韌帶的末端縫合貼附。還可以通過特殊的錨釘縫合貼附。
  • 足踝科醫生告訴你:人字拖,拖累了腳丫子
    王志堅 市三院院長助理、骨科系主任、關節足踝創傷科主任。  現任中華醫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足踝外科學組全國委員;國際矯形與創傷學會(SICOT)中國部足踝學會常委,創傷學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足踝工作委員會全國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骨科分會創傷學組全國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骨與關節風溼疾病委員會全國委員;中國修復重建委員會骨壞死學組全國委員;大連醫學會骨科分會副主任委員;《足踝外科雜誌電子版》常務編委;《國際骨科學雜誌
  • 典型超聲病例:子宮圓韌帶靜脈曲張
    因其伴行靜脈的迂曲擴張而形成子宮圓韌帶靜脈曲張,可發生於其走行的任何區段,包括子宮肌層、腹股溝管及大陰唇。子宮圓韌帶的詳細解剖可參考下圖:子宮圓韌帶靜脈曲張臨床罕見,常發生在妊娠晚期。當孕婦晚孕期腹股溝首次出現腫塊時應首先考慮子宮圓韌帶靜脈曲張。確診孕婦子宮圓韌帶靜脈曲張後,應密切觀察,若孕婦突發腹股溝區疼痛明顯時,應考慮到子宮圓韌帶靜脈血栓形成或破裂。子宮圓韌帶靜脈曲張一般臨床無需幹預,於產後 2 周 ~ 2 月可完全消失,若合併血栓或破裂時,應及時作出相應處理。子宮圓韌帶靜脈曲張主要與腹股溝疝、大隱靜脈曲張、淋巴結腫大及假性動脈瘤相鑑別。
  • 中英文字幕:使用膕繩肌腱重建前十字韌帶(ACL Reconstruction with Hamstring)
    本手術從病人腿上取一部分膕繩肌腱來替換損壞或撕裂的前十字韌帶(ACL)。ACL連接脛骨(小腿主骨)上端的前部和股骨(大腿骨)下端的後部。膕繩肌腱將膕繩肌附著在小腿上。  接下去的手術是通過膝關節兩側的小切口進行的。術中,外科醫生使用一個稱為關節鏡的小型攝像機觀察膝關節內部。在膝關節屈曲位,將受損的ACL清除。Guide Pin Inserted(插入導針)A pin is inserted diagonally, from the tibia to the femur.
  • 中英文字幕:外側副韌帶損傷(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 Injury)
    這是膝關節外側的一條韌帶的拉傷或撕裂。外側副韌帶(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LCL),將股骨與腓骨相連。外側副韌帶有助於穩定膝關節。這條韌帶和內側副韌帶一起,有助於防止膝關節的過度側向移位。它有助於保持大腿和小腿正常的對線。
  • 腎的解剖:從手術顯露腎門為什麼要藉助腎的這個解剖特點說起?
    腎門向腎內延續一較大的腔隙,稱為腎竇renal sinus。由於這種解剖關係,腎動脈或精索內動脈可壓迫腎靜脈(有的腎靜脈可見壓跡),以致腎靜脈回流受阻,腎靜脈壓增高,腎動脈的血流量亦相對的減少,受累的腎在缺血、缺氧情況下,可產生高血壓,尤其在直立位時腎向下移動,動脈壓迫靜脈的情況可更加嚴重,這可能成為直立性高血壓,或直立性蛋白尿的病因之一。
  • 短科普: 韌帶VS肌腱,拉傷VS扭傷
    我們平時經常聽到醫生給我們說什麼韌帶損傷、肌腱拉傷、這扭傷、那拉傷的,這些到底指的什麼部位呢?今天做個小的短科普講解一下。    韌帶和肌腱是一回事嗎?        在骨科領域,韌帶是連接骨頭和骨頭之間的纖維組織,它們的作用主要是限制不同骨頭之間的相對運動,大多數韌帶是關節周圍的穩定結構,因為關節是由不同骨頭組合而成的,沒有韌帶的限制,就很難整體協調的屈伸活動了。
  • 中英文字幕:拇指尺側副韌帶損傷( Thumb Ulnar Collateral Ligament Injury)
    拇指尺側副韌帶損傷,也稱為滑雪者拇指,是拇指掌指(metacarpal-phalangeal,MCP)關節尺側的尺側副韌帶(ulnar collateral ligament,UCL)的急性扭傷或撕裂。有一個相關的疾病,稱為獵場看守人拇指,是長期重複拉伸UCL造成的慢性損傷。
  • 中英文字幕:女性前交叉韌帶損傷(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ies in Women)
    前交叉韌帶,通常稱為ACL,是連接於股骨底部到脛骨頂部的一個厚而有彈性的條索組織。它有助於穩定膝關節。當膝關節扭轉或過度伸展時,ACL會拉斷或撕裂。ACL損傷在女性中比男性更常見,其原因尚不完全明了。
  • 海外人才柔性引進工作(十五)┃德國雷根斯堡大學醫院骨科專家在足踝骨科開展學術交流
    8月28日上午,德國雷根斯堡大學醫院骨科專家Michael Nerlich教授在醫院足踝骨科進行了為期半天的學術交流活動。
  • 提醒:忽視韌帶損傷,可能會改變你的人生命運!
    往往韌帶撕裂或者斷開,往往看不到,感覺沒事,活動活動就好了。    骨斷是明傷,大家都感覺嚴重,也重視,靜養百日後就會康復。韌帶損傷,往往大家意識不到,感覺自己能動,不用處理,活動下就會好。    小編這次摔倒,活動一下感覺手腳全身各關鍵能動,知道自己沒有骨傷,就感覺沒事。拍完片子還在醫院溜達,感覺沒事就可以回家了。
  • 母親戴情如右膝韌帶斷裂右肩袖撕裂需要做手術,大家幫幫忙......
    求助人的故事尊敬的各位愛心人士:當您打開這篇文章的時候您就是我的恩人我母親當時被送至福建漳平市醫院進行逢合處理傷口,有拍片,醫生說有可能經絡斷掉,我們就轉到解放軍第一七五醫院,醫生確診為:右膝前後交叉韌帶斷裂,外側半月板撕裂,內側副韌帶撕裂右肩袖撕裂等。現在母親做了一些手術,後續還需要兩次手術。我們家中現在沒有積蓄,醫院這邊已經很欠費了。後續需住院治療,大概需要15萬。
  • 韌帶斷裂醫生拄拐給病人手術 妻子:到科裡他屬於你們,等忙完了就把他還給我吧.
    而一名醫生是拄著拐為患者進行手術的,這張圖片被定格後,迅速在瀋陽人的朋友圈裡熱傳。這名醫生是在一次意外中右腿膝蓋韌帶多處斷裂,多位醫生建議手術治療,並休養至少半年時間,但他最終選擇了保守治療,休息兩周就回到了手術臺旁。愛人的話更是讓人淚目,「回到科裡他就屬於你們了,等忙完了就把他還給我吧。」
  • 中英文字幕:脊柱解剖(Spine Anatomy)
    Spine Anatomy脊柱解剖The spine is an interconnected complex of bones, nerves, muscles, tendons  脊柱是由骨骼,神經,肌肉,肌腱和韌帶等構成的相互關聯的複雜的結構,其中任何一個都會受到損傷,引起疼痛,神經症狀,或喪失活動能力。The vertebrae are the bony building blocks of the spine.  脊椎骨是構成脊柱的骨塊。
  • 超級實用乾貨:胸部解剖影像圖譜
    上篇《超級高清實用的上腹部解剖影像圖譜》發出來以後反響不錯,閱讀量和轉發量打了雞血一樣蹭蹭上漲。
  • 子宮圓韌帶靜脈曲張:典型病例帶你學會如何超聲診斷
    子宮圓韌帶起自子宮外側輸卵管子宮連接處前下方,在子宮闊韌帶前層覆蓋下,走向前外側,經過腹股溝管,終止於陰阜及大陰唇上部,其內分布有蔓狀靜脈叢,是維持子宮前傾位的主要結構。妊娠中晚期,由於雌激素升高所致平滑肌鬆弛,靜脈管壁張力下降,血容量增加及子宮增大,促使盆腔內靜脈壓持續升高,從而導致圓韌帶蔓狀靜脈叢血流回流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