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醫脈通;作者:徐小曼
也許,那時候最暢銷的書會變成《赤腳醫生手冊》,大家拿著書自己摸索著給自己開藥。
衛計委說,醫療環境有所改善,醫患關係日漸和諧。對此,在臨床一線工作醫護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會認同。我先說說我身邊幾個朋友的事情。
朋友1,某省級三甲醫院內科醫生,因為身體原因,申請辭職。然而,由於科室人手不夠,辭職申請未獲批准。第三次遞交辭職申請書後,終於得到批准。
朋友2,某省級三甲醫院耳鼻喉科醫生,同樣也因身體原因辭職。在長期高強度高負荷的工作後,出現種種症狀,最後無奈辭職。
朋友4,某地市醫院主治醫生,工作忙碌,無暇顧及家庭,遂起意僱傭保姆,沒想到保姆一個月工資都要6000,比他收入還高。憤而離職。
朋友5,某縣醫院兒科醫生,在還沒有醫師資格證的情況下在縣醫院幹了一年多(上級醫生都是甩手掌柜),工作忙碌,日漸消瘦,渾身是病。其母不忍,要求其辭職養病。辭職後,休養半年,所有毛病,不藥而愈。
其他有打算離職的,或者每天提心弔膽工作的,不知道還有多少,當然,最多的大概就是一邊幹活一邊拿錢一邊罵娘的。也許,可以做個調查,看看全國幾百萬的醫務工作者,有多少人有過辭職的念頭、衝動。讓遠離臨床一線的衛計委的官員們,了解一下一線工作者真實的工作狀態。
醫療本是一個很神聖的職業,可如今,卻因為種種原因,醫生護士開始變得臭名昭著。之前網上有個段子,說丈母娘最喜歡的女婿是醫生。我想,大概是因為丈母娘們都以為當醫生的很有錢吧,別人罵歸罵,但只要是自家的女婿,能多賺錢就是好事。由這樣一個側面,也可以知道,目前的社會對醫生的認知和評價是怎樣的。所以,男醫生們,請不要太嘚瑟,因為丈母娘並不是看上你的人,而是看上你的職業。
尷尬的身份,惡劣的工作環境,巨大的工作壓力,參差不齊的待遇水平。讓醫護們頭疼不已,在這樣的環境中,有人恬淡自安,但求無愧於心,有人為了灰色經濟利益,選擇留守,有人為了更陽光的生活選擇離開。也許,離開的人不多,改行的人不多。但是,尚未正式參加工作的醫學生們,卻開始望而卻步。甚至,年紀大的醫生護士們,帶頭反對自己的兒女學醫。再過幾十年,不知道,醫務人員的數量會減少到什麼程度。更加可悲的是,醫患之間,不再互相信任,充滿猜疑,充滿敵意。而醫改,永遠在試點。
投稿郵箱:
【tougao@medlive.cn】
期待您的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