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消息】送水節是王家傳統節日,國王和民眾一起慶賀,體現了「普天同慶」的歡樂氣氛。節日的歷史悠久,即是紀念擁有強大水軍力量的高棉帝國,也是表達柬埔寨人民對「水神」和「地神」的感恩之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據了解,送水節全稱為「划龍舟、遊燈船、拜月亮、吃扁米」,於佛曆12月上旬14、14和下旬1日三天舉行,一般為公曆11月初期間,今年即日11月13、14、15日。
送水節歷史悠久,據吳哥窟石壁上的雕刻,12世紀(117-1181),高棉帝王傑華羅曼七世率水軍出戰,打敗佔族軍隊,把敵人驅逐出柬埔寨國土。因此,送水節划龍舟的活動就是為了紀念吳哥時期,強大水軍凱旋歸來。
另有歷史資料記載,1528年安佔一世國王在位的隆沃時期,管轄「下柬埔寨」的地方大王在下柬巴薩縣訓練大批水軍,以加強對下柬地區的防衛能力。這位地方大王選擇每年佛曆12月的月圓時候進行一天一夜的水軍演習,因此也就有了後來的送水節划龍舟活動。
以上記載表明,古代高棉帝國水軍力量強大,是防衛敵人入侵的重要國防力量。
國慶典的《手冊》指出,更多的資料表明,送水節的舉行,是柬埔寨人民對「水神」和「地神」表達感恩之情。因為半年的雨季,洪水上漲泛濫,給農作物帶來了肥沃的土壤,給人民帶來豐收的希望,因此,水退時舉行送水節就是表達感恩,也表達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送水節正值月圓時候,柬埔寨人民奉上了扁米、香蕉等祭品,祭拜月亮,祈求月宮神靈保佑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因此也就有拜月亮吃扁米的活動。
現代的柬埔寨王國,在傳統儀式上添加了現代的節目,使送水節的氣氛熱鬧非凡,吸引百萬人共度佳節。因此,送水節期間,除了有傳統的划龍船、遊燈船、拜月亮、吃扁米外,還有放煙花、明星演唱會、商品促銷等活動,給王宮廣場、河邊花園、獨立碑廣場、鑽石島等地吸引百萬民眾,創造出人山人海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