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東營10月29日訊 2014年中韓學生文化交流活動在東營市實驗中學拉開序幕,28日,來自韓國京畿道楊洲市的6名中學生開始了在東營的第一天行程。其中3名女生、3名男生分別與東營市實驗中學的3名女生、3名男生結對子,並走進中國家庭,體驗課堂教學,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還將參觀東營的園博園、博物館等。
6名韓國娃將在東營生活8天,學習中國歌舞、書法
28日,記者在東營市實驗中學初二年級的教室裡見到了正在體驗中國課堂教學的6名韓國學生,雖然只有英語課能聽得懂,但上其他課程的時候,老師本身表現出來的魅力也吸引著他們,並且身邊的「翻譯」也成了他們的第二個老師。
據了解,此次中韓學生文化交流活動的6名韓國學生將在東營待8天6晚,除了簡單的歡迎儀式、歡送儀式外,他們還將寄宿在東營市實驗中學學生家裡。期間,他們會學習中國舞、中國歌曲,以及書法、國畫、揚琴等中國傳統文化藝術。
根據行程安排,他們還將更深入地了解東營,參觀食用菌基地、到廣饒參觀博物館、城市規劃館,參觀市政廣場、溼地博物館、清風湖公園、園博園、黃河口自然保護區、孤東大堤等。
初二九班的王繹涵及全班同學都希望跟來自白石高等學校的柳沁錫有更多的交流,英語老師當起了翻譯。讓中國孩子們羨慕的是,韓國學生雖然也有升學的壓力,但平時並沒有很多家庭作業,在學校雖然也學物理、化學、科學等,在學校還可以盡情踢足球。
上了一下午音樂課的韓國學生對中國的課堂更感興趣了。跟28班薄浩宇結對子的金哉析來自韓國外食高等學校,由於哥哥在北京工作,所以他也喜歡上了中國文化,他告訴記者,在舞蹈課上,高壯的他雖然學習中國舞蹈有些困難,但覺得很有意思,並且還學會了不少。
東營家長眼中的韓國娃有禮貌,自理能力強
韓國學生剛到東營一天,但他們已經給寄宿家庭的家長留下了深刻印象。「很懂禮貌,注重禮儀,自理能力很強。」這是中國家長對韓國學生的印象。
薄浩宇的媽媽告訴記者,金哉析可能受哥哥的影響,學過一些中文,會說一些漢語,「比如『你好』、『謝謝』等。每次見面、去上學都會跟我們打招呼,邊鞠躬邊說『你好』、『再見』。做事情也很有規矩,用完東西後總會放回原處,整齊地擺放好,中午我給他們包了兩種餡的水餃,他很喜歡吃白菜豬肉餡的,還跟我說謝謝。」
薄浩宇的爸爸也說,韓國娃很有禮貌,「早上我們給孩子準備早飯,然後又給他們買的烤餅,烤餅是用紙袋子裝的,當他吃完餅後,把袋子整整齊齊地疊好,又放在了桌上,等臨走的時候扔進垃圾桶,這個舉動讓我感觸很深。」
來自德溪高等學校的卜宥珍住在初二3班的吳靜涵家,吳靜涵的媽媽王翠香告訴記者,她眼中的韓國娃也很有禮貌,自理能力比較強,「我跟她能用簡單的英語交流,她說在家裡她經常幫父母做家務、做飯,自己的衣服平時都是自己洗。」
韓國娃眼中的東營,道路寬闊,人多、景美
東營在韓國娃眼裡是什麼樣的呢?記者採訪他們時,他們說東營的道路很寬,很繁華,東營的人很多,很熱情,有的說東營的夜景很美麗,他們都表示很喜歡東營,喜歡在東營的這個「家」。
初二12班的李子彥跟來自德亭高等學校的姜敏熙交流了很多,李子彥作為「小翻譯」告訴記者,姜敏熙說她很喜歡中國,喜歡東營,「她跟我們班幾個比較活潑的女生已經成了好朋友,她覺得我們很熱情,很好客,下午我們班主任劉蘭還組織全班為她唱了一首歌,是我們的班歌《我相信》,她很喜歡聽,還專門用手機錄了下來,她想把這個視頻帶回國跟自己的同學分享,並且她看到咱們路燈上掛著紅燈籠,覺得很漂亮,她說東營的夜景很美,有多彩的霓虹燈。」
跟吳靜涵結對的卜宥珍喜歡東營的「同學」,下了課還主動跟班裡的同學合影留念,並且還拍下「東營家」裡的「稀奇物」,在她手機裡存著不少中國食品及東營的照片,「東營的道路很寬,人也比較多,我們韓國學校放學的時候,校門口不會擁堵,並且東營也比較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