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聊天的三點症候群|日本年輕人超愛在句尾加上點點點 感覺模稜兩可讓人很困擾…

2021-02-15 灰機漢化

大家打字聊天的時候,會不會在句尾加上句號、問號、驚嘆號這類標點符號呢?或許很多人根本不在後面加標點符號吧。但在日本,許多年輕人卻習慣在句尾使用省略號!日本談話節目昨天(1月31日)就聊起了這種日本年輕人的打字習慣,並且將之命名為「三點症候群」。某些節目來賓相當討厭這個符號,認為句尾一旦出現這三個點,這句話就顯得模稜兩可,搞不懂對方講話是不是出自真心了!當你使用這三個點的時候,又是出於什麼原因呢~~

「在句尾加上『…』的三點症候群增加中!」

日本富士電視臺的談話節目「ワイドナショー」在昨天聊起了名為三點症候群(三點リーダー症候群)的現象。意思就是許多日本年輕人打字聊天的時候,很喜歡在句尾以省略號 或刪節號的「…」代替句號、問號、驚嘆號。

這就是「三點症候群」

「雖然不像逗號或句號那樣有著嚴格的規範,自由度很高,但也因此容易讓對方感到疑惑。」

接著主持人與來賓們陸續針對三點症候群發表看法,有人說自己也很愛用,也有人相當討厭。像是主持人松本人志就說起常常約人聚會的時候,對方回答「嗯…」「好吧…」結果最後又改口說不要來!他能明白有些人不敢果斷拒絕邀約,因此使用「…」緩和語調,但是這種模稜兩可的用法反而容易引發誤會啊!

松本人志抱怨常常被三點症候群的人煳弄

後來這個話題衝上了推特熱搜榜

這個話題衝上推特熱搜以後,網友們也紛紛發表自己對於「…」的看法,以及分析自己什麼時候會將「…」加在句尾。

「三點症候群啊,就是我w不過我每次使用都算是有意圖,像是覺得果斷的語氣會讓對方感到不愉快的時候,就會使用點點點。」

「三點症候群??我也常用三個點,大多是用來表達間隔或餘韻吧。而且有時候純文字很容易帶來強烈的感受,所以就會加上表情符號或三個點緩和一下罷了。」

「說到三點症候群,我以前寫文章的時候常用,就被吐槽是不是喝醉了。但是三個點也具有緩和語氣的功能。例如『搞什麼啊』感覺就是超生氣,而『搞什麼啊…』的語氣就變成很消沉了。」

「電視聊起三點症候群,根本在說我…我就很常用啊…從現在開始挑戰一個星期不用吧…?」

「三點症候群…上了推特熱搜…我…還是第一次聽過…我也算…常用…因為…很方便嘛…覺得累的時候…覺得消沉的時候…感嘆的時候…耍宅的時候…不論何時何地都能用…所以…我很喜歡用…三…個…點…喔…」

(°。)大家快檢查自己有沒有染上這種症候群吧…

【分享活動】

打開支付寶在上面搜索框裡搜「529533850」可以領紅包哦ヽ(✿゚▽゚)ノ

灰機漢化粉絲群1群:348484981

灰機漢化粉絲群2群:  621238178

灰機漢化粉絲群3群:1148657982

歡迎大家關注灰機漢化官方微博「機組工作室」!

招新公告:灰機漢化組持續招新,翻譯君和嵌字君快來碗裡!日語N2或同等水平的翻譯君或是能熟練使用PS的嵌字君都可以來嘗試一下!有意向者請加灰機審核群:439625086。

相關焦點

  • 日本森川消失模鑄造技術特色與評點
    在第十屆全國鑄造學會消失模與V法鑄造學術年會上日本消失模鑄造企業—森川產業株式會社(簡稱森川會社)九鬼芳弘一行
  • 冷知識:這是一種怪病,叫做活屍症候群,患者會產生自己已死的幻覺!
    這是一種怪病,叫做活屍症候群,患者會產生自己已死的幻覺,來自美國的少女Haley Smith就患此症,她喜歡在墓地遊蕩,將恐怖片裡的活屍視為家人
  • 盤點:打字兼職坑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那些年我踩過的手機兼職坑,今天主要吐槽的是打字兼職。趕時間的閱讀加黑字體即可。你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個廣告語,學生黨寶媽都能在家做一部手機打打字聊聊天就能賺一個月零花錢,現在的我肯定不信,但是倆年前的我是相信了。
  • 年輕型失智症研究:40歲以後,如何避免「那個那個症候群」
    日本失智症專科醫師真鍋雄太稱,這種「突然想不起來」的症狀叫「那個那個症候群」──想起某件事情時,心中有模糊的輪廓,卻怎麼也無法恢復完整的記憶。「那個那個症候群」特別好發於更年期前後、40-50歲以上的成人。
  • 張東健和朱鎮模大尺度聊天記錄曝光!
    韓娛今年最大的瓜可能就是朱鎮模和張東健這次聊天記錄曝光吧,說實在的內容真的是太勁爆了,也讓人難以置信,這件事情的風波和去年李勝利事件相比,激起的火花也是真的大
  • 日本JK流行用大叔口吻聊天,還總結了這麼幾點特徵!
    日本女高中生間經常會出現一些很奇怪的流行,最近莫名流行起以大叔口吻互傳LINE的「オジサンLINEごっこ
  • 坐出來的毛病 : 認識梨狀肌症候群
    ,坐著的時候習慣蹺腳,常常到下午單側臀部會有刺痛的感覺,連帶整個下背部都不舒服,最近情況更嚴重了,除了臀部疼痛感愈來愈明顯外,走路還會跛腳,有人說她是椎間盤突出,也有人說她是坐骨神經痛,慌張的掛了好幾科,總算確診為「梨狀肌症候群」,接下來我們會連續用3篇文章來帶大家好好認識這個「坐」出來的毛病。
  • 日本人發現:中國年輕人不再插隊、大嗓門
    日本現代商業網站2月9日文章,原題:日本人不知道的事,中國年輕人如今已不再插隊,也不再大嗓門了!作者:中島惠。
  • 恐音症:被聲音困擾的人
    舒航曾經是一位恐音症患者,初中時的他飽受恐音症的困擾,對各種聲音都感到緊張,尤其是當別人說話的聲音大了一點,他形容自己「腦子就像過電一樣,感覺像是被刺激了,感覺是他人的一種威脅。」 回想起當時的生活,舒航描述說:「課堂上的每分每秒都像是在地獄裡受審判,除此之外,家人的呼喚和任何突發的聲音都會讓我產生反應。」
  • 談腕隧道症候群: 是通往腕部的氣血不足(不太通)
    談腕隧道症候群: 是通往腕部的氣血不足(不太通)~大掃除症候群之1, 若覺得手腕怪怪的就自己提早處理預防.
  • 日韓關係趨冷,但日本年輕人仍熱衷學韓語
    日韓圍繞前勞工訴訟問題等的對立日益加深,但另一方面,學習韓語的日本年輕人不斷增加。
  • 日本人居然吐槽日語太難學!
    方言「有時候我說的方言,別人都聽不懂。」(男性/19歲/大一)「因為大學生裡有各種地方來的人。」(女性/20歲/大一)「如果用方言跟東京人聊天,就沒辦法溝通了。」(女性/22歲/大四)(女性/20歲/短期大學)「我反正一邊寫報告,一邊有這種感覺的。」(女性/19歲/大一)「說話的時候會聽錯。有時候打字也會出錯。」(女性/21歲/大三)
  • 孤獨戀愛症候群 | 青年症
    也已經忘了因為愛情面紅耳赤心動不已的感覺了。我聽說過太多我愛你,就好像在說謝謝你一樣。以前的寶貝 寶寶 親愛的 這些親密的稱呼是用來形容愛人的,現在這些稱呼和叫別人美女是一個性質。誰不想談那種甜到齁的戀愛,我喜歡的人每天纏著我,纏著我聊天,每天問我去了哪裡呀,都幹嘛了呀,吃了什麼呀,每天分享歌給我,看見好笑的就艾特我,會記住我的所有喜好,跟所有人宣告我是你的,你是我的。
  • 心理探秘: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 「中餐館症候群」涉歧視 亞裔抗議《韋伯字典》
    美國文化對味精(MSG)的排斥根深蒂固,韋伯字典描述「中餐館症候群」(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CRS)是早自1968
  • 味精與中餐被汙名化 臺裔美籍大廚挑戰「中國餐館症候群」
    韋氏字典在1968年納入「中國餐館症候群」(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一詞,用來描述食用味精後身體出現的不適症狀。有味精公司和兩位亞裔名人在社群平臺發起#RedefineCRS(重新定義中國餐館症候群)運動,希望打破這種過時兼錯誤的觀念。在紐約開刈包餐廳的臺裔美籍大廚兼作家黃頤銘(Eddie Huang)指出,「中國餐館症候群」是將中菜汙名化,背後是種族主義作崇。他認為,許多美國人不接受中餐,要改變這些人的「開放思想」,是需要以他們接受的方式重新包裝再推銷才可以。
  •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為何受害者不逃離
    他們無視了搶匪威脅自己性命的舉動,更對政府營救了他們的行為感到反感,這心理現象因而被發現及命名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這症候群屬於一種自我防衛機制 (Defense Mechanism),受害者透過對加害者所作的行為產生同情與認同,可得以緩解自己所受的苦痛。
  • 技巧:學幾招讓你打字速度快如飛
    2、雙擊空格鍵,獲得「句號」一枚想必很多使用iphone網友都有這樣的困擾,打字的時候需要輸入符號時需要另外打開鍵盤上的符號功能才能選用。對此,為了方便用戶更快捷的輸入符號,蘋果特在鍵盤功能上加入了一個喜聞樂見的功能,那就是在打字時,通過雙擊空格鍵,就可以快速打出「句號」來,頗為方便的說。3、你要說的話,Siri幫你打出來作為蘋果開發的一款語音助手,Siri的強大之處超乎想像,不僅可以根據你說的話調出各種功能,以及快速響應你的問題。
  • 大腦生病:5種不可思議的腦部症候群,一直以為自己是喪屍
    這次要來介紹5種不可思議的腦部症候群,其中有一種會一直以為自己是喪屍,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1. Prosopagnosia(臉盲症)得到臉盲症的人會沒有辨識臉部的能力,有些患者會看不清楚人的臉,而有些患者是看得清楚但就是認不出來。更嚴重的甚至會連是人臉還是物品都無法辨識,可能就會對著別人戴著帽子的後腦勺講話。那如果是自己的臉呢?
  • 從零開始學電腦:3、如何使用鍵盤打字
    我們把使用鍵盤打字放在前面來講,主要是讓初學者從開始就要端正鍵盤輸入的正確姿勢,很多人在使用電腦一段時間後,仍然使用一指禪在輸入,這樣輸入又累又慢,而形成習慣後就很難糾正過來,在開始學電腦時就端正姿勢,這樣我們就不需要一直看著鍵盤了,提高打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