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 食源性龍葵素(馬鈴薯)中毒

2021-02-12 健康管理中心

                      馬鈴薯中毒的預防

     馬鈴薯含非蛋白氮較多,約佔粗蛋白質的一半,其中有一種含氮物質名叫龍葵素,是有毒物質。塊莖在未成熟和發芽時這種物質含量最高,一般在莖青綠色的皮上和芽眼中最多,莖、葉中含有較多的硝酸鹽,食用後會引發腸胃炎等中毒症狀。

  為防止馬鈴薯中毒,馬鈴薯應存放在乾燥、涼爽、無陽光照射的地方,以防止發芽變綠。如已發芽變綠,食用前應注意除去嫩芽及發綠部分,挖去芽眼周圍,再經過蒸煮,使毒性降低,蒸煮後的殘水應棄去。 下面小編帶大家認識一下馬鈴薯中毒。

 

 

1  流行病學特點

1.1  中毒季節:沒有季節性,全年均可發生。

1.2  中毒原因:進食了含有或汙染龍葵素的食物;或誤食含有龍葵素的其他植物。

1.3  中毒食品:主要是發芽或者表皮變成青綠色的馬鈴薯、未充分成熟的番茄、其他含有龍葵素的茄科植物和被龍葵素汙染的其他食品等。一次食入龍葵素 200 mg 以上就可發病。

1.4  易感人群:所有人群。

2  臨床表現

2.1  潛伏期:發病急,多數在 10 min~3 h 左右發病,短者數分鐘。

2.2 主要症狀及體徵:發病初期為口腔及咽喉部瘙癢、燒灼感,繼而出現上腹部疼痛,並有噁心、嘔吐、腹瀉、頭暈、耳鳴、瞳孔放大、怕光等症狀。症狀較輕者,經過 1 h~2 h 會通過自身的解 毒功能而自愈。重症患者,表現為體溫升高和反覆嘔吐而致失水,以及抽搐、呼吸困難、急促,血壓下降、意識喪失、昏迷,伴隨全身虛弱和衰竭,嚴重者還可因組織細胞缺氧出現皮膚黏膜青紫和呼吸麻痺而死亡。症狀較輕者,預後一般良好,無後遺症。重症者,可因大腦缺氧導致缺血性損傷,對小兒的智力發育有一定影響。

3  實驗室檢驗 從患者食用的可疑食品、胃內容物、嘔吐物中檢出龍葵素。



4  診斷

4.1 符合本標準的流行病學特點與臨床表現,從患者胃內容物、嘔吐物中檢測出龍葵素,可確診。

4.2  符合本標準的流行病學特點與臨床表現,從患者食用剩餘的可疑食品中檢測出龍葵素,則換算食物攝入量不少於 200 mg 龍葵素,也可確診。

 

瓦房店第三醫院  疾病控制科   溫馨提示      諮詢電話        15641120372

相關焦點

  • 【一分鐘科普】土豆也會中毒?
    但是馬鈴薯中含有一種叫龍葵素的毒素,食用不當也可引起中毒。正常情況下土豆中龍葵素含量極少,不會引起中毒。當儲存不當,或是環境溫度較高時,特別是夏季,土豆很容易發芽,表皮變成青紫色,這時龍葵素就會明顯增多,尤其芽和芽周圍的皮肉內,龍葵素比較集中,比正常成熟馬鈴薯可高出數十倍,甚至上百倍(每100克可含400毫克以上),這種馬鈴薯和不成熟的馬鈴薯吃後可引起中毒。
  • 明白這幾點防止土豆中毒
    隨著氣溫升高,一些長期貯存的土豆開始發芽,食用後極易引起中毒。正值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今天,杭州市市場監管局聯合杭州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開展了科普實驗,告訴大家為什麼發芽的土豆不能吃。 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出,本次檢測的2批次未發芽土豆塊莖中龍葵素(茄鹼和卡茄鹼總量)含量均低於10mg/kg,發芽部位龍葵素含量急劇升高,芽長0.2mm和10mm出芽點周邊部位的龍葵素含量分別為336.6mg/kg
  • 淺談食品安全頭號問題——食源性疾病
    據云南省衛生健康委發布消息:從2020年5月至7月20日,雲南省已發生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12人死亡,累計成功救治中毒患者2000餘人。上述事件致病原因均為食物中毒,即為「食源性疾病」,具體指通過攝食進入人體的致病因子所造成的人體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據2013年的數據,我國每年食源性疾病發生達2億人次。食源性疾病是我國乃至世界性頭號食品安全問題。
  • 張家界市衛生健康委:關於預防有毒動植物中毒的食品安全風險預警
    由於一些有毒野菜與可食用野菜的外觀相似,如果誤釆誤食了這些有毒野菜就會導致中毒;有些可食野菜含有微量天然毒素,如果烹飪不當或一次食用量過大也會引起中毒。(二)桐油果和桐油油桐是大戟科油桐屬植物,全省各地廣泛分布。用油桐樹的果實(桐油果)提煉的桐油具有較好的防水性能,是製造油漆和塗料的重要工業用油。
  • 市疾控中心:五個要點,讓您遠離食源性疾病!
    海產品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常見原因主要是致病性細菌、病毒、生物毒素、化學汙染物及其他致病因子的汙染。海水是這種嗜鹽菌最喜歡的藏身之地,常見於河口和近岸水域,淡水魚和其他動物性食品偶爾也會沾染上。另外,它還有一個重要屬性—生命力頑強,可在抹布和砧板上存活1個月以上。
  • 警惕!一家四口吃家常菜全部中毒!這個致命細節太常見…
    吃皮蛋為什麼會中毒?皮蛋以後不能吃了?這些知識趕緊告訴家裡人經調查,吃皮蛋引起中毒的其實是沙門氏菌。在我國,有70%-80%的食物中毒事件,都是由沙門氏菌引起的。沙門氏菌、大腸桿菌、李斯特菌是最常見的三種食源性致病菌,目前全世界已經發現近一千種,多數會導致動物生病,但也會經過汙染食物或者糞便傳染給人類,導致人類感染病菌和食物中毒。
  • 一不小心就中毒了!
    顧名思義,會讓玩家中毒的馬鈴薯。毒馬鈴薯只在收成馬鈴薯時掉落,概率很小。儘管它能夠回復2個飢餓值,卻有60%的概率中毒,減少3血(烹飪過也沒用!)。生活中聽到食用河豚中毒的事例還少嗎?遊戲裡對它的警示也極為明顯,稱之為「劇毒食品」。食用後會使人呼吸麻痺而死亡,MC中體現為反胃和中毒效果。腐肉
  • 我的世界:MC5種帶有劇毒的食物,小心「中毒身亡」
    玩家一般都是利用腐肉來餵狗的,當然如果玩家實在是餓到不行還沒有食物的情況之下可以吃,不過80%的概率是會中毒的。
  • 26張圖片告訴你,馬鈴薯發芽後有多嚇人!
    大部分人應該都知道,馬鈴薯是一種不那麼容易存放的食物,是需要一些特殊的手段才能保持它的新鮮,而我們大部分人放在家裡時間久了的馬鈴薯都會發芽。
  • 這些馬鈴薯好大!巧家夏播馬鈴薯結出致富「果」了~
    11月5日,在巧家縣馬樹鎮馬樹社區團山村民小組溼峰合作社馬鈴薯綠色優質高效示範種植基地,測產專家宣布了夏季播種的馬鈴薯測產結果。本次測產由巧家縣農業農村局牽頭,測產現場,市、縣、鄉(鎮)農業部門專家和相關人員正在對溼峰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的夏季馬鈴薯進行測產,並組織周邊馬鈴薯種植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參加現場測產及馬鈴薯種植培訓會。
  • 2017美國馬鈴薯生產展望
    雖然愛達荷州和華盛頓州仍是領先的馬鈴薯種植州,但愛達荷的份額一直在下降。猶他州立大學農技推廣專家拉森說,早在1990年,愛達荷州馬鈴薯的種植面積達到了405,000英畝(約163898公頃),約佔全國馬鈴薯種植面積的32%至33%。
  • 有人對加拿大超市食物做手腳:馬鈴薯裡再現鐵針 這個品牌的馬鈴薯大家要小心...
    點擊上方標題下「加拿大家園」可快捷關注有人周一在加拿大拉布拉多市一間店鋪購買的馬鈴薯內,發現鐵針。本期話題「注意!
  • 農高會上的榆林馬鈴薯:會變身的「金豆豆」
    過去人們吃馬鈴薯,大多都是當做蔬菜或者作為輔助食材,而如今,我國正在實施馬鈴薯主食化國家戰略,將馬鈴薯作為僅次於小麥、水稻、玉米的第四大糧食作物
  • 原滋味:國內首家馬鈴薯麵條生產線
    原滋味是承接國家馬鈴薯主食化戰略落地、產品及產業開發的第一家執行企業,經過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深度合作,成功建成了國內第一條馬鈴薯麵條生產線。為馬鈴薯主食化的國家戰略推進起到了試驗和示範的作用。「甄選綠色無汙染優質原糧、做中國最原生態的放心主食」,是原滋味一直追尋的終極目標。
  • 馬鈴薯麵條、米粉等專利產權首單出讓1500萬元 中國農科院加工所馬鈴薯主食產品產業化應用再譜新篇
    點擊標題下方藍色字體:凱瑞百穀馬鈴薯 即可關注 。 根據協議,雙方將圍繞馬鈴薯主食加工領域,以適用於加工的馬鈴薯全粉生產為突破口,針對馬鈴薯鮮薯保鮮貯藏、馬鈴薯全粉馬鈴薯薯泥、馬鈴薯麵製品、馬鈴薯雜糧製品等開展新產品開發、配方優化、工藝創新、裝備創製以及人才培養等全方位合作,建設馬鈴薯主食產品全產業鏈,共同研發生產一批適合各類消費人群的馬鈴薯主食產品,滿足我國居民對能量與營養均衡的新型健康主食產品需求。
  • 【薯訊】日本快餐店推動冷凍馬鈴薯需求增加
    在2016/17年度,風暴導致日本馬鈴薯產量大幅下降,美國農業部海外農業局預測,2017/18年度日本馬鈴薯產量將大幅回升至
  • 臨夏縣:免費向合作社發放優質馬鈴薯種子
    臨夏縣堅持把馬鈴薯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來抓,精心謀劃產業布局、加強龍頭企業引培、強化服務保障,促進馬鈴薯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市場化發展。日前,縣農業農村局在井溝鄉大路村舉行馬鈴薯發放儀式,將171.6噸優質馬鈴薯種子免費發放給合作社社員手中,以進一步促進馬鈴薯產業體質增收,助推產業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