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大火之後,讓我們聽聽這些撤離者的故事

2021-02-25 國家地理中文網


 

  大範圍森林大火席捲加拿大艾伯塔省麥克默裡堡,造成近9萬人背井離鄉。

 

  他們在路上行駛了幾個小時,不確定該何去何從。很多人都不知道留在身後的房屋是否還在那裡,或者何時才能返回麥克默裡堡。

 

  在接納撤離者的城鎮、營地裡,我們的攝影師見到了他們。撤離者分享了逃離中發生的故事,還有陌生人對他們的善意。

 

  Brant Pritchett待在艾伯塔省旺德靈裡弗的石油工人營地。為了撤離,Pritchett和表弟、弟弟一起開車穿過了燈塔山。他說:「高速公路兩邊仍有火苗,非常嚇人,尤其是車裡還有我的弟弟們,他們都很害怕,我必須讓他們冷靜下來。」


 

  Victoria和Clinton Lizee兩夫婦用了近10個小時撤離麥克默裡堡,來到177公裡之外的比榭湖(Lac La Biche)。

 

  Victoria表示:「這太可怕了,因為所有地面都在燃燒。當時的場景就好像看到了一座正在噴發的火山,熔巖沿著山坡傾瀉而下,到處都是火坑。後視鏡裡的景象看起來仿佛炸彈被引爆了似的。幾個小時裡,你都會看到煙霧籠罩在麥克默裡堡上空。」

 

  「我們大多數人都在油砂工作,所以我們熟知如何應對緊急情況。這也是每個人都能順利撤離這座小鎮的原因。」

 

  Lizee夫婦一到比榭湖就受到了熱烈歡迎。Victoria補充道:「他們提早開始了漁汛期,因為太多人坐在那裡無事可做。我所在的這個小鎮實在太棒了,那裡的人都很好。有家公司打算免費為狗洗澡。有一個女人聽到我們說需要手機充電器,就把自己的給了我們。我們還去吃了中國菜,那裡的服務員都沒有收小費。」


 

  撤離前,Jamie Osmond和妻子,還有四個孩子在麥克默裡堡住了近20年。

 

  他痛苦地說:「房子沒有了,我們失去了一切。」

 

  現在Osmond一家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他說:「最小的孩子9號剛滿十周歲,生日慶祝是我們最後的記憶。」

 

  Joyce和JohnSmith夫婦從澳大利亞搬到麥克默裡堡,已經過了38年。他們在石油工人營地的捐贈站裡選了一些補給。在撤離過程中,他們根本沒時間收拾打包。


 

  旺德靈裡弗的石油工人營地共接納了400人,Gilles Nadon就是其中之一。他在油田工作了一輩子,一年前剛退休,打算好好放鬆。然而,現在的Nadon並沒有享受到退休的快樂,反而要面對有家不能回的壓力。


 

  Rosemary Cheecham、孫女Emily和她們的貓狗都待在埃德蒙頓的一家旅館裡,等候回家的許可。她們的家在麥克默裡堡東南部的安扎克。

 

  Cheecham說:「我不知道後面該怎麼辦,我可能會去溫哥華,但我開不了那麼遠。我今年72歲了,這段路對我來說太漫長。」

 

  「我非常沮喪,只想回家。如果我們我們還得在這待上一周,感覺就像是在受懲罰一樣。」


 

  Jess和Harold Gessner是一對雙胞胎兄弟,目前正待在旺德靈裡弗的石油工人營地裡。他們在麥克默裡堡住了53年,直到警察敲開門,告訴他們,必須在10分鐘內離開。


 

  Luke Thwaits是一名商業電工,他在街道的另一邊親眼目睹大火吞噬了他賴以生活的商店和所有工具。他帶著五條狗,開了好幾天車,希望能找到容身之所。最終,旺德靈裡弗的石油工人營地吸引了他。

 

  他說:「我恰好看到黑暗中的一團燈火,那是一個消防站。當我到那裡時,他們正巧正在從卡車上卸載食物和水。在這之前,我的情緒一直很穩定,但當我看到這些人彼此幫助,一切都變了。那個陌生人看了我一眼,好像在說:『你都成黑色的了,真的很需要洗個澡。』他遞給我一條毛巾,說:『去洗澡吧。』於是,我下車走到消防站洗澡,那時我才大哭起來。我簡直不相信每個人都在互幫互助。」

 

  「我帶著狗在那待了幾天,中間還離開了一段時間,我和農民談過,能不能找個讓狗待的地方。(石油工人)讓我回來,他們說可以給我提供一個棚屋,如果我需要的話。」

 

  Thwaits說,他現在只想重返麥克默裡堡。2011年,他定居此地,「我不在乎石油業是否會走下坡路,我只是熱愛這個小鎮。」


  Jocelyn Miko和Jennifer Murphy姐妹逃到了父母所在的波伊爾,Jocelyn的女兒Emmy正坐在救濟站送給她的三輪童車上。

 

 

  Dave Harris本打算等到大火結束,直到他看到火焰已經越過房子對面的那座小山。他沒帶什麼東西就離開了小鎮,現在待在比榭湖的博得中心。一位朋友已確認,他的房子沒有被燒毀,但Harris不知道煙霧的情況有多糟,水資源被破壞得多嚴重。


三個好朋友正在疏散中心忙碌著,他們是自告奮勇的志願者。從左到右依次是Kobie Croucher、Justin Greening和Christopher Keck。

 

  Croucher說:「我們本來是到那裡收集一些物資、食物和材料,一個負責志願者的人說:『嘿,我們需要一些人在5:30時從卡車上卸載些東西』。我們那時正好沒什麼事,當然要去幫忙。這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

 

  他們三人也是撤離者,住在Croucher和Greening家族在波伊爾的房子裡。

 

  Keck說:「我思念家鄉,很想回去,但我沒辦法回去。即便回去了,那也不再是我離開時的那座城市。我們將不得不砍掉很多很多樹,要重建城市,要花很長時間。就這樣離開我長大的地方實在是太瘋狂了,我好想回去。」


  艾伯塔省麥克默裡堡,一棵樹孤零零地立在被燒毀的森林裡。


  旺德靈裡弗的石油工人營地裡,這些飲用水是捐給撤離者的。


  波伊爾食物銀行的主席Marie Gladu站在一堆捐贈品裡。


  很多撤離者都來到了波伊爾社區中心,這裡的志願者會為他們提供食物。


  各地捐來的衣物和被褥都集中堆放在旺德靈裡弗。


  麥克默裡堡消防部門的長官Darby Allen正坐在捐來的水上。這些水全都放在麥克默裡堡的5號消防站。因為森林大火這場危機處理得當,Allen獲得了各方稱讚,包括社交媒體和總理Justin Trudeau。


  埃德蒙頓基督教會的志願者正在把放在波伊爾體育館的幾百包物品分裝起來,這些物品會送到撤離者手上。


  埃德蒙頓基督教會的志願者正在卸載滿載捐贈物品的卡車,再把它們搬到波伊爾體育館。


  一袋袋捐贈物品上方,塑料瓶裡的玫瑰悄然綻放。

撰文:Melody Rowell
攝影:IAN C. BATES,國家地理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將世界收入囊中!

相關焦點

  • 一場大火,一無所有,他選擇了自殺,但加拿大人沒有放棄...
    9月16日凌晨1點多,在安省Niagara-on-the-Lake小鎮上,突發了一場無情的大火。火勢異常迅猛,而當時已經是午夜,好在家裡的狗狗叫醒了沉睡的一家人,所有人都及時逃出房屋,平安無事。火警在凌晨1點半到達,可還是沒能立即阻止肆虐的熊熊大火。
  • 撤離者抱怨住宿環境,跟說好的不一樣
    另一位名叫Helen的撤離者指出,當初澳洲政府給的單子上看起來設施都很棒,但實際上隔離區的圖書館和體育館都不能用。「我們還為幼兒和嬰兒提供適當的食物,家具和玩具。」他說:「我唯一不習慣的是這裡的食物,這對我們來說不是很理想。我希望有更多的員工跟進我們的情況,這種情況可以得到改善。」
  • 加拿大大火背後,他們的付出功不可沒
    我們強行為你灌輸,這個世界上存在著鮮有人知的:生命百態,人間「真像」。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5日報導,近日,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突發森林大火,且災情愈演愈烈,甚至觸發閃電,演變成該省史上最嚴重的火災。目前該省共有8.8萬市民撤離,約1600所房屋被燒毀。
  • 【頭條專欄】加拿大燒大火中國發洪災,樓市卻能一起嗨!
    加拿大頭條(微信ID: canadanews)編輯加拿大麥克默裡堡熊熊燃燒的大火百餘天經久不息……中國多個城市嚴重內澇,部分居民苦不堪言……加拿大的一場大火剛滅,溫哥華三角洲再起大火遮天蔽日……他們中的一批是對中國當前經濟環境下的房地產市場抱有悲觀情緒,想投資加拿大房產,但被這些政策嚇唬的不敢行動。走也不是,退也不是,為之奈何?天時地利人和,似乎都離加拿大和中國遠去了?有專家悲觀的預測:是時候了!加拿大和中國的房產泡沫將會一起破裂!尤其是溫哥華5月的那次瘋狂搶購價格飆漲的變態現象將在6月徹底完結!至於中國房地產市場?它還能漲的動嗎?
  • 加拿大大火已失控,整個城市將化為灰燼!
    5月3日,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發生森林大火,失控的山火包圍了麥克默裡堡(Fort McMurray)。
  • 加拿大多省嚴重霧霾是因為美國大火!Canada Post停運!多倫多空氣也不好了!
    大量的加拿大城市被美國加州火災導致的煙霧影響!如果今天早上窗外有些朦朧,那您不是唯一的一個。美國大火的煙霧已向多個方向吹了數千英裡,現已覆蓋多達六個加拿大省。某些地方的覆蓋物太重,以至於空氣品質受到影響。
  • 美國森林大火的原因是什麼?
    美國西部森林大火導致的霧霾讓溫哥華也躺槍, 空氣品質躍居倒數第一!前兩天晚上出門散步都感到鼻子不舒服,喉嚨痛。 加拿大環球郵報這一段時間一直在報導美國西部的事情,從俄勒岡的抗議運動開始一直到大火的濃煙籠罩到了加拿大西海岸。美國當地有很多人認為這些大火是人為縱火,直到上周六的詳細分析才比較全面,客觀。
  • 歡迎收看 ▏來聽聽「小鴨」的故事!
    今天中午11:12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創新天下》「發展高新」將獨家講述濟南老牌國企小鴨集團40多年來跌宕起伏的商海故事2月22日,周一中午11:12《創新天下》「發現高新」,我們來聽聽「小鴨」的故事。
  • 加州大火照紅美國地圖!10個紐約州被燒掉,上萬名囚犯撲進大火!
    此前半個月的時間,我們都看到關於加州大火的新聞,這幾天國際局勢緊張,加州的大火也被人忘諸腦後
  • 大火肆虐!昨日晚間溫哥華島北端城市發生嚴重火災,上帝把多災多難留給了加拿大
    上帝這次把多災多難留給了加拿大,艾爾伯塔省麥克莫瑞堡(Fort McMurray)的森林火勢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火勢如今已蔓延到薩斯喀徹溫(Saskatchewan)的部分地區;上周BC省白石鎮建築工地起火,附近公寓樓和商業區同樣被大火吞噬,令百人失家園。
  • 衝繩首裡城大火,但我們一起讓她復活!
    直到當地時間7時,大火仍尚未撲滅,且有向首裡城正殿西側的奉神門蔓延的趨勢,正殿、南殿和北殿,幾乎全部被燒毀,令人十分痛心。這已是今年第三處世界文化遺產遭遇火災侵襲。火災後的首裡城↓今晨新聞一出,全世界人民紛紛表達了遺憾之情,但我們除了悲慟還能做些什麼呢?
  • 加拿大極光季來了,這些最美的極光欣賞地你不能錯過!
    我們在加拿大加班加產,保證把在水源地灌裝的最新鮮的冰川水LIVING WATER 第一時間送到您和親友手中。一場大火,讓石油重鎮麥克默裡堡(Fort McMurray)為世界所熟知,其實麥克默裡堡不僅僅盛產石油,還是觀測極光的好地方,麥堡地理位置在北緯58度左右,由於正好處在極光帶,而被人們稱為「極光之城」。
  • 掐了30年之後,加拿大的國歌終於改詞了!從此不再重男輕女...
    根據加通社消息,經過修改之後的加拿大國歌O Canada歌詞已經正式生效。
  • 加拿大人權博物館,一館看懂東西方人權差異
    加拿大人權博物館立足於人權、人性,在建築中重現了這一共同性。這所加拿大半世紀以來首次興建的國家博物館,也是全國僅有的一所設於首都渥太華市區之外的國家博物館。參觀者能親身體驗及了解國際人權鬥爭的過程及展望,以回顧歷史的角度,解讀全世界範圍內關於抗爭與變革,或直面不公的故事。這裡的展覽讚頌著人性美好的一面,也直面了困境與壓迫時的希望與勇氣。
  • 巴黎聖母院大火:卡西莫多失去了他的鐘樓
    時間和人使這些卓絕的藝術遭受了什麼樣的摧殘?
  • 每日一句英語:我們聽聽音樂好嗎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日一句英語:我們聽聽音樂好嗎 2013-02-16 16:03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Do
  • 英語每日一句:我們聽聽音樂好嗎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英語每日一句:我們聽聽音樂好嗎 2013-02-18 15:48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Do
  • 美國森林大火席捲加州,千年紅衫古樹遭大火襲擊.
    大火燒到州立森林公園。我們最近剛去過的紅衫森林遭到大火襲擊,我不免為那些千年古樹擔憂!這片古老的紅杉林中有眾多樹木,其中一些樹齡已達2000年,是地球上最高、最古老的生物之一。是世界少有的珍稀古蹟了。我們曾多次去紅杉森林公園,在那裡遊覽、避暑、享受森林氧吧,漫步紅杉步道,目睹世界罕見的參天古樹。走進紅杉森林,如同走進千年活的歷史博物館。眾多頂天立地的古樹群,我們在它的腳下渺如螞蟻。
  • 洞悉100秒| 是什麼造成了澳洲的叢林大火?
    澳州叢林大火的範圍至今已經超過六萬平方公裡,火勢導致至少5億隻動物的生命受到威脅,1300間房屋被摧毀,以及數十人的喪生和失蹤。雖然每一年都會發生叢林大火,但這一次的野火比2009年的「黑色星期六」更可怕,是歷史上最為嚴重的一次。 野火的主要來源是循環性的雷暴、地球的溫室效應以及人為縱火。 今年澳洲的旱季比往年時間都要長,長期缺乏雨水所帶來的乾燥的天氣和土地使得叢林裡的植物變得十分易燃,因此火勢一旦爆發就會變得不可收拾。
  • 加拿大生活 這些省錢妙招一定要知
    加拿大超市的flyers,每個禮拜都會自動送上門  1. 全國性:  加拿大有哪些超市呢?下面這些是比較知名的全國性連鎖超市[3](詳見 → 加拿大超市、量販店&藥妝店介紹)。Whole Sale Club: 和Real Canadian Superstore, No Frills屬同一家企業,是量販為訴求的賣場,很多做小生意的商家會來這邊買東西回去賣,當然我們這些散客也可以零買,東西有些便宜,有的則否。 Shoppers Drug Mart: 雖然名為"藥店",但賣得東西有夠多,有些大一點的店面也有賣奶、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