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人權博物館,一館看懂東西方人權差異

2021-02-22 思特科技

在馬尼託巴省(Manitoba)的溫尼伯(Winnipeg)市中心,坐落著加拿大人權博物館(Canadian Museum for Human Rights,CMHR),這是一座外形獨特的地標性建築,形如白鴿一樣用短小的翅膀擁抱象徵人權豐碑。加拿大人權博物館立足於人權、人性,在建築中重現了這一共同性。

這所加拿大半世紀以來首次興建的國家博物館,也是全國僅有的一所設於首都渥太華市區之外的國家博物館。參觀者能親身體驗及了解國際人權鬥爭的過程及展望,以回顧歷史的角度,解讀全世界範圍內關於抗爭與變革,或直面不公的故事。這裡的展覽讚頌著人性美好的一面,也直面了困境與壓迫時的希望與勇氣。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些有助於博物館創造一個具有吸引力的人權體驗。

參觀者通過觀看Living Tree這一大型詩意視頻投影,喚起了加拿大法律的靈活性。

Living樹建立在可擴展的軟體解決方案之上,可以更改動畫的流程和文本。 向外射擊的分支機構是法律機構的列表,最後葉子揭示了直接影響加拿大人權利的行為。

這件藝術裝置可以讓遊客知道,加拿大的法律是可以隨著當前和未來的社會需求和現實因素而發展和變化的。 

這件名為「集體行動」的藝術裝置,展示了各種各樣人權領域的故事。 整個互動展覽通過監視器上展示了8個人權主題,類似於雙聯畫。 每個雙聯畫都提出了關於獨立的人權問題,讓人們進行探索。

訪客使用點手勢來訪問內容,並且當視頻顯示在大型完整的55'屏幕上時,敘述者和訪客之間的面對面交流創造了親密和第一手的感覺。

使用相機記錄手勢,還具有「吸引」功能,旨在鼓勵遊客參與展覽。每當展覽無人看管時,屏幕上的圖像都會模糊不清。 

然而,當訪客接近展覽時,圖像會逐漸消失,直到訪客到達「熱點」,此時圖像將變得清晰,並且屏幕上會顯示指示。

這種「吸引」功能引起了對展覽的興趣,突然間訪客意識到他們的存在實際上會影響安裝。

「捍衛者展覽」突出了一些正在積極打擊侵犯人權行為的加拿大人士的卓越成就。 遊客將踏上旅程,了解每個後衛的童年,塑造他們的信仰,信仰的事件,並繼續推動他們積極參與童工,婦女權利和環境正義等各種領域。

遊客可以通過觸控螢幕訪問故事,在這輕鬆直觀地與多媒體內容進行交互。

 人們可以了解Marina Nemat在革命後的伊朗遭遇酷刑的難以置信的逃避,聽聽Buffy Sainte-Marie的反種族主義歌曲,讓她被收音機列入黑名單,或觀看Craig Kielburger 12歲時前往印度抗議在當時的加拿大總理,兒童奴隸制和後臺。

該展覽旨在激發遊客尋求進一步的信息或採取與他們認為對他們重要的問題相關的行動。

本片文章來源於上境視界,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思特優勢   Superiority

全部互動軟體產品100%自主研發 

All 100% self-developed interactive products

擁有自已的最專業的創意設計與軟體開發團隊

professional creative design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team

完善的方案策劃及互動藝術創作人員

brPerfect the project plan and interactive art creators

擁有多項互動產品專利/軟體著作權

Have many interactive products patents/software copyright

擁有全面的互動設備施工安裝工程人員

With interactive equipmen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personnel

認真負責的售後服務團隊

Serious and responsible after-sales service team

相關焦點

  • 抗爭與變革---加拿大人權博物館
    經過14年漫長的籌建工作後,加拿大人權博物館(Canadian Museum For Human Rights, CMHR)將於這周六(9月20
  • 王秀梅:人權博物館漫談
    2010年在人權博物館領域發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隸屬於利物浦國家博物館的利物浦奴隸制博物館發起協調建立「國際人權博物館聯合會」。其成員主要包括:加拿大人權博物館、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美國非洲裔美國人歷史和文化國家博物館的、英國利物浦博物館、南非反對大屠殺和種族滅絕基金會等。
  • 加拿大新發行10加元紙幣,是對人權議題的一次關注
    雖然戴斯蒙德對種族隔離制度的挑戰最終因其「支付和使用的座位之間存在的 1 美分稅差」而被定罪,但它最終成為了加拿大歷史上公開反對種族歧視的開端,推動了現代民權運動的發展。為了進一步表明加拿大在促進人權方面做出的努力,紙幣的背面則印上了由美國建築師安託萬·普雷多克設計的加拿大人權博物館( Canadian Museum for Human Rights )的圖像。
  • 世界人權日
    近日,在世界人權日來臨之際,發生了一件重大的新聞事件。澳大利亞軍方公布了一份遲來的調查報告,報告中描述了一種讓人震驚的「殺人練習」,披露了澳軍特種部隊在阿富汗戰爭期間殺害無辜平民,甚至對兩名兒童進行割喉的種種罪行。這則新聞不由的讓我們腦海中響起了警鐘,讓我們不得不意識到人權對於我們的重要性。那麼大家知道為什麼設立了世界人權日嗎?以及對人權有多少了解呢?
  • 國際人權日
    國際人權日,也叫做世界人權日,時間在每年的12月10日,這是為紀念1948年12月1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世界人權宣言》而設立的紀念日。今天,小安就帶大家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人權相關的知識!人權,是指一個應享受的人身自由和各種民主權利,每個人都應該受到合乎人權的對待。
  • 【世界人權日】六項人權基本內容,你知道嗎?
    人類吸取了這慘痛的歷史經驗教訓過後,為了避免這樣的悲慘歷史重演,通過聯合國在1948年12月10日發表《世界人權宣言》。值得注意的是,《世界人權宣言》是聯合國大會在沒有任何國家反對情況下通過的。為了紀念這個重大的日子,聯合國把通過《世界人權宣言》的日子(也就是1948年12月10日)定名為"世界人權日"。
  • 「美式人權」,虛偽!
    中國人權研究會26日發表《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問題凸顯「美式人權」的虛偽》一文,揭露美國長期存在的種族歧視問題及其反映的「美式人權」的嚴重虛偽性
  • 呵,人權組織
    根據報導此事的西方媒體的說法,「大赦國際」等人權組織目前都已經譴責了日本政府處死麻原彰晃的做法,稱他的死「不會帶來正義」。大赦國際的一名日本籍成員還進一步表示:「雖然正義需要有人為惡行負責,但正義也同時會尊重每一個人的人權」。
  • 聯合國:應重視朝鮮人權議題
    人權組織一直以來持續針對2018-19年度北韓會談中並未討論人權問題表示不滿,該會談集中討論的是消除朝鮮的核武器,改善平壤與華盛頓和首爾的關係。聯合國駐首爾人權辦公室的高級專員辦事處星期二發表報告說:「人權問題迄今尚未納入這一議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人民(包括婦女)的聲音並不存在於會議之中。」
  • 法國《人權宣言》講了什麼
    1789年8月26日,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人權和公民權利宣言》(《人權宣言》)。該宣言後來被用來作1791年憲法的前言。
  • 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
    《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是美國國會通過的一項法律,該法律主要針對犯有嚴重侵害人權或有貪腐行為的外國官員,國會授權總統及行政部門可以必要的方式對這些外國官員實施制裁
  • 耿爽說的人權「教師爺」,英語怎麼說?
    問:第74屆聯合國大會17日舉行全會,選舉出包括委內瑞拉在內的14個人權理事會新成員。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中國和俄羅斯投票將委內瑞拉送進了人權理事會,這是一場鬧劇。人權理事會成員中包括一些人權狀況很惡劣的國家,這是美國2018年退出人權理事會的原因之一。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世界人權日 | 你應該知道的事兒~
    世界人權宣言共有30條。與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和其他兩個可選協約一起包含在國際人權法案中。 (1)生命權。生命權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權,如果無法充分保障人的生命權,那麼一切其它權利都是空中樓閣。「生命權是一個人之所以被當作人類夥伴所必須享有的權利。」 (2)自由權。
  • 黑命關天基金會獲瑞典人權獎
    (法新社斯德哥爾摩29日電) 非裔人士維權運動「黑命關天」帶起國際民權風潮,黑命關天全球網絡基金會(Black Lives Matter Global Network Foundation)今天獲得瑞典歐洛夫.帕爾梅人權獎
  • 看中國丨《曉松奇談》內容涉及加拿大人權被禁 加網友:中國帶著有色眼鏡描繪一個西方國家,我很震驚
    這一期包含了和加拿大原住民首領的訪談和碰觸到了加拿大人權問題記錄。這只是中國第一次在人權問題上面的報復。加拿大旅遊的這集有很大篇幅關於原住民人權?他們停播是對的。這聽起來像中國政府的宣傳策略不如一個「獨立的」中國製片人的策略。
  • 人權宣言:一份寫給全人類的情書 | 讀本書
    人權宣言歷史上有過很多份,宣言嘛,既能留名又不需要負責任,多一些是難免的,就像「我愛你」一樣。不過,說總比不說要好,說「我愛你」總比說「我殺了你吧」要好,說多了大家就不得不當真了。人權序言,就像一份寫給全人類的情書。其中最出名的兩份,一是聯合國的《世界人權宣言》,二是法國大革命期間通過的《人權宣言》(《人權和公民權宣言》)。
  • 低收入家庭住房困境 人權狀況堪憂
    華頁援引Stuff消息 華頁小小編 編譯人權監督機構告訴新政府,私人房屋租賃市場迫使低收入紐西蘭人過於頻繁搬遷。人權委員會(HRC)在向即將上任的司法部長安德魯(AndrewLittle)通報情況時指出,住房是一個嚴重的人權問題,可能會影響紐西蘭履行其維護人權的國際義務。 他們建議增加更多安全的社會保障住房,以應對紐西蘭高於同等西方國家的「住宅流動率」。每年有近五分之一的紐西蘭人頻繁變換住宅。這是西方國家中流動率最高,接近於英國的兩倍。
  • 中國享受國慶長假之際又被扣上"侵犯人權"帽子,那些西方國家毫無羞恥感了嗎?
    德國駐聯合國大使霍伊斯根6日代表39國在人權問題、特別是新疆和香港問題上攻擊中國,但在同一個場合,45個國家和55個國家分別在新疆問題和香港問題上支持中國
  • 梅姨:廢除《人權法案》?2018年以後再說吧!
    英國企圖廢除歐洲人權法案的舉動是由Theresa May首先提出的,當時她還是英國的內政部長。英國的保守黨在2015年的大選中把廢除歐洲《人權法案》作為自己的政見之一。在2016年5月份出臺的《2016年移民法案》中,英國前首相卡梅隆確認英國將廢除歐洲《人權法案》,並用英國自己獨特的、更加狹隘的《人權法案》取而代之。
  • 撣邦人權組織發文指責軍方
    ,軍方在與南撣邦軍RCSS的戰事中,涉嫌違反了多起侵犯人權的事件。此外,人權組織還指責軍方在戰事中,不斷往戰區附近的居民區發射重武器炮彈。在此次聲明中,人權組織公布了9月30日~10月10日之間的戰事情況,詳細的公布雙方駐紮的前線基地情況、傷亡人數、避難難民數量。人權組織還列舉了多個軍方違反人權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