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報導此事的西方媒體的說法,「大赦國際」等人權組織目前都已經譴責了日本政府處死麻原彰晃的做法,稱他的死「不會帶來正義」。
大赦國際的一名日本籍成員還進一步表示:「雖然正義需要有人為惡行負責,但正義也同時會尊重每一個人的人權」。
但在日本國內,從日本媒體的報導和日本網民的留言來看,絕大多數日本人是支持處死他的。
這其中既有支持死刑,認為死刑才是對窮兇極惡的歹徒最有效懲罰的人;也有一些本身並不支持死刑的民眾支持處死他——他們的觀點是,麻原彰晃確實「罪無可恕」。
(翻譯:終於執行了啊。其他的共犯們也請陸續執行死刑吧。)
(翻譯:驚到了。原本以為不會執行死刑的。從一大早就受到了衝擊。)
(翻譯:終於執行了嗎。花了很長時間呢。)
(翻譯:終於有了一小步的進步呢。請將剩下的死刑犯們也趕緊執行死刑吧。)
(翻譯:我還是覺得有些遲了呢。每天都祈禱著趕緊執行死刑。)
(翻譯:雖然覺得有一些遲了,但是能夠執行死刑還是好的!)
一組2014年的官方數據也顯示,日本20歲以上的人群中有80.3%的支持死刑。雖然這一數字比2009年下降了5個百分點,這仍然是日本社會的主流聲音。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麻原彰晃的家人還曾經想以「精神有問題」為由為他免死,但被日本司法部門直接給否了。
另一方面,雖然日本國內也有一些日本人認為不該處死他,但這些人的出發點也並不是「人權」,而是他這麼一死,很多圍繞此案尚未解開的疑問又成了謎團,比如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當年被他蠱惑,而社會也無法通過解開這些謎團而更好的反思與避免這樣的問題了。
這些日本人的觀點也確實有一定道理。原來,自從被捕後,麻原彰晃就一直保持沉默,也一直不願見家人和律師,之後甚至不願離開自己的牢房,這也導致日本公眾無法從這個「始作俑者」的口中更好地剖析「奧姆真理教」這個邪教組織的成因。
總之,在對罪大惡極的歹徒執行死刑方面,日本和中國一樣,都有著強大的民意基礎,卻也都因此遭受著很多「人權組織」乃至西方一些國家的抨擊。但對於兩國政府來說,回應現實的民意和維持對惡徒的終極震懾,顯然要比早已被「異化」的「人權」要有意義得多。
(圖為用死刑震懾本國毒販,而遭到「人權組織」圍攻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