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上午11點左右,王玲(化名)像往常一樣拎著專門的母乳冷存箱,從租住的小區走路十分鐘,趕到了山東省立醫院東院區新生兒科。當天,她帶來了四瓶捐奶。「孩子出生十多天以後就開始捐奶,現在已經捐了十多天了。」
一個月前,保胎21天的王玲被推進了手術室,因為重度子癇前期,醫生為她進行了剖腹產,那時她才懷孕32周+1天。王玲的孩子貝貝因為早產,體重只有2.2斤,37cm長的他渾身瘦巴巴的,一出生就被送進了新生兒重症監護室。
當時,王玲的奶水還沒下來,正發愁該怎麼餵養時,便聽母乳庫護士說寶寶可以先吃其他媽媽的捐奶。「寶寶還是吃母乳好,當時就籤字同意了。寶寶一開始只能吃一兩滴奶,後來才慢慢多起來。」吃了十天捐奶後,貝貝開始吃王玲的母乳,到滿月時一頓已經能吃三十多毫升了,體重也漲到了3.8斤。
剛開始,貝貝吃得比較少,王玲就把多餘的母乳捐了。還在月子裡的時候,她就每隔三個小時左右擠一次奶,堅持每天送奶。「每次從準備工作到吸完奶,要花費一個小時左右,乳頭清潔以後不能用毛巾擦,就用熱水燙過的溼巾擦乾。」捐奶的過程也不乏心酸,不過王玲從沒想過放棄。
「為了捐奶,見過凌晨三四點的天空。」32歲的捐奶媽媽官婧笑著說,手機上定了十幾個鬧鐘,到了晚上,鬧鐘每隔五分鐘響一次才能起得來。有一次她實在太困了,鬧鐘響了一個小時以後才醒過來,因為打亂了捐奶計劃,為此她懊惱得不行。
捐奶需要保證絕對的清潔衛生,官婧覺得自己都有點犯強迫症了。每次徹底清洗完以後,她都會拿手電筒再照一下,哪怕一絲毛毛也不能殘留在乳房上。
官婧的寶寶安安24周+4天就出生了,是山東省立醫院最小胎齡兒,出生時才0.65公斤,至今仍住在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內。「寶寶剛出生那會吃了捐奶長得很好,現在把吃不了的母乳捐出來,回報給其他寶寶,希望他們能儘快回到媽媽的懷抱。」官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