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幾年前主持一個節目叫《聊一聊》。有一期話題叫「面子」,裡面有個嘉賓叫張藝源,當時覺得這個噴子太牛逼了,能和萬峰對噴的不多。今天又在頭條看到那期節目的這個片段,然後搜了搜張藝源,這個人太噴了很多評委,以咆哮和真性情自居。做在萬峰和石述思的對面,他大概的意思就是,夢想也就是他的面子,為了這個夢想許多年沒有東北老家了,和母親生活在兩地,可謂忠孝難兩全。也有很多網友認為,萬峰倚老賣老,讓人家撿垃圾,追求夢想不對嗎?其實他們沒有搞清楚萬峰說的是什麼意思,萬峰說的可以回家創業,不一定就是撿垃圾。應了早些年的一句話"父母尚在苟且,你卻在炫耀詩和遠方」,都出去多少年了,該回家陪陪老母親了吧!
母親快七十了,能等你幾年呢?別最後等一個「子欲養而親不待」,有些網友不懂,張藝源本人也不同,他說他的夢想就是為了母親生活的好,要住上李嘉誠他家的隔壁,被採訪的母親其實並不快樂,需要就是他有個穩定的工作,生活在自己的身邊就可以了。他放不下他的夢想,也許這個夢想不是藉口,但是外人聽著感覺很費解,這個人竟然偏執。他母親不能自理,得住在親戚家,看到別人一家團圓,他母親心理就不是滋味,身體也是每況愈下。
有他的母親存在,可以在節目裡製造話題,後來的綜藝節目,她的母親和他一起上過幾次感情類的節目,雖然節目他和嘉賓的不可開交,但是母親和他應該是住在一起,這個對他來說,應該算是不錯的生活方式,畢竟可以陪著母親了。
也許他就是缺少一種認同,這個認同似乎是社會上挺牛逼的標籤,好像他對易中天說,什麼是面子,去醫院,不用排隊,給你開綠燈,他要的就是這個面子。石述思評價他,這是勢利眼。不過張藝源自己不承認,他用夢想和尊嚴給以包裝,他如果承認,我就是這樣的勢利,好像宰我回答孔子所,我心安啊!這才是真性情,我很多年沒有回家,我的心很安啊!也許他這樣回答,會少了很多爭執。
他確實有著堅韌和敢打敢拼的精神。他的咆哮有他自己的性格一部分,他的話不乏真知灼見,聽著顯得那刺耳,又的有點抱怨大於努力。這些是綜藝節目的收視保證,不能說綜藝節目沒有底線,不然評委怎麼能批評他,是要反面樹立典型,你應該回家陪陪母親了。如果交換立場,評委算是功成名就,可以採菊東南下,人家不擔心高房價,或者是因為窮活的戰戰兢兢,由此評委未必理解他的焦躁,他會說,「你們就是站著說話腰不疼」,但是他把失敗歸罪於沒有伯樂,他自己要創一條血路出來。
翻翻他的百科簡歷,參加了多少綜藝節目,就是為了出名,只不過被他包裝成了夢想,他和許多參加選秀的選手一樣,不過他顯得另類,那麼有氣場,懟評委,懟嘉賓,也許是用過激偏執的言論吸引觀眾。因為出名了,才會有包裝,才會變現,才能買房。這樣的導向,讓更多的的人刻意的裝扮自己,裝扮成某個另類標籤,比如大衣哥,打工哥等等等,這樣下來,很難看到真誠的選秀節目了。
現在多少有點名氣了,儘管還不是李嘉誠的鄰居,至少比一般打工仔的物質生活好多了。想想多虧沒有聽萬峰的話,不然現在就是一個蝸居者。這個社會對於窮人來說,太需要物質了,才搞了那麼多拜金女,寶馬女,甚至是鳳姐們,為了出名無所不用其極。資源的分配,讓大多數窮人太缺錢了,加上社會也沒有價值信仰。夢想啊!孝子啊!也許就是聽著好聽,沒有錢來的實在。被人說不孝,又是沒面子的事兒,還得舉著夢想的牌子,讓虛榮和真實相得益彰,這樣讓銅臭味少了點。等有錢了,一切可以翻轉的。現在他有不少商演,還可以客串一些影視角色,事業的路子已經有了眉目。
情緒的負面都可以在綜藝裡殺出一條血路來,榜樣的力量的無窮的!鳳姐都在在國外溝通無障礙,活的也不錯。現在的張藝源也不是一般的打工仔能比的,從當時來看,評委批評他是對的,這是價值的判斷;現在的來看,他的堅持是對,這是物質的判斷。
2018-6-14